不打了!秦晋之好就是大家一起赚钱

不打了!秦晋之好就是大家一起赚钱

7月6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拟将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等12家旅游景区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值得关注的是,与其他11个景区不同,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的括号里还备注着,(陕西省延安市·山西省临汾市)。

明争暗斗这么多年,终于一起申请5A,秦晋之好,大家一起赚钱了!


“壶口瀑布,到底是陕西的还是山西的?”

这个夹在陕西、山西两省中间中国最壮观的瀑布,一直以来有无数有意思的比较和争论……

陕西壶口瀑布导游:“我们这边天然观景台,能感受到水流向下倾泻的震撼……”

山西壶口瀑布导游:“那边是侧面,我们这边是正面,视野上更开阔、更……”

听完两边导游的介绍,我迷茫了,选择哪一侧?“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全都要”,可能并不适用黄河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发源自唐古拉山的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忽地收束而形成瀑布,因收束口的形状很像壶口而得名。

从冲击力来讲,它最壮观。

不打了!秦晋之好就是大家一起赚钱

但在关于这一景点的游记、评论中,游玩体验中总少不了比较哪一侧景色更好。因为壶口瀑布在相隔10分钟路程的地方有两个同名景区,且都名列国家级4A级景区名单上——这恐怕是中国景点中极罕见的例外。期间的明争暗斗,也是极有意思。

因分属于陕西和山西两省,究竟从哪一侧看更壮观?从天涯论坛一路争论到知乎豆瓣,话题度“经久不衰”,原因无它,两个景区意味着要想看两边的景观就必须买两次票。

壶口瀑布为什么要建两个景区?究竟从哪一侧看更壮观?本文今天就从两边开发历史、观测点、旅游线路作一对比。

1

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香港明星柯受良为纪念这一盛事,决定驾车飞越黄河,飞越点就选在闻名遐迩的黄河壶口瀑布。或许没有一个地方比这里更能代表华夏血脉的连接。


不打了!秦晋之好就是大家一起赚钱

黄河“几”字笔画向下拐时,陕西和山西以此为界,也让壶口瀑布河西属陕西省宜川县,河东属山西省吉县。

壮观的瀑布景观虽然是共享的,景区收入可是自己的,于是开始各自开发。

早在1983年,陕西宜川就开始重视对壶口景区的开发,当时就提出“以旅游业为龙头,加快第二三产业发展,带动宜川经济振兴”。放在当时,这个理念非常先进。可惜的是,这个闪亮的想法只是陕西宜川开发壶口瀑布历史上的惊鸿一瞥,此后10多年再无大的、新的进展。

直到1998年,宜川县黄河壶口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这一主管壶口瀑布旅游开发的部门正式成立,陕西对壶口瀑布的开发才进入正轨。

按说遇到陕西宜川这样的对手,对岸的山西吉县要是适时抓住机会,完全可以逆袭。可惜,都是喝黄河水长大的,脑筋差不多。

在陕西重视开发壶口瀑布后,1987年山西吉县也发文确定壶口瀑布为山西省第一批风景区,并在1991年成立山西吉县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开始大规模基础设施与景观服务设施的建设。

你以为山西走在了陕西前面?并没有。

当时山西在壶口的基建,大多只针对景区内部,景区附近相应的住宿、餐饮却没有大规模投建,甚至太原至壶口瀑布之间都没有便捷的交通。

随后的20年里,尽管两省都在壶口瀑布的开发上下了力气,甚至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名单上“并驾齐驱”——山西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陕西宜川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

但实际上,两岸在旅游体验、服务方面得到的评价差不多。

2 谁占据最佳观测点?

“壶口瀑布最佳观测点在陕西一侧,还是山西一侧?”

陕西导游回答我:“当然是陕西一侧看更壮观,游客可以更直接感受到水流倾泻带来的震撼。”


山西导游也不逞多让,直言:“陕西那边是个侧面,看不全,山西这边是从正面看,能看到瀑布全貌,有一种视野上的宽阔。”


我在知乎、豆瓣、蚂蜂窝旅游网看网友讨论和对比,他们说的都没错。山西一侧在黄河拐弯处的外侧,视野相对宽阔,部分角度还可以仰视瀑布,而陕西一侧则拥有一个天然观景台,给游客画了个极佳的观测点。

但网友们有个总结是导游没有提及的,“上午从山西看,下午从陕西看,两个加起来才是壶口瀑布最震撼的。”

够牛逼的想法!如果能合作,一起讲故事,可以赚两拨游客的钱。

不打了!秦晋之好就是大家一起赚钱

山西在东侧,无论是站在远处看全貌,还是站在近处仰视,上午的阳光照射在水流上,“混浊而闪亮,极壮观。”而陕西在西侧,下午的光线停留在瀑布上时,“经常会出现彩虹一样的光晕,震撼人心,让人产生迷恋。”

在最佳观测点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上,因时而变,没有答案。我咨询中,两边的多个导游都在不停的强调“壶口瀑布是我们这边的”。那么普通游客中,对于壶口瀑布的归属是怎么认为的呢?

在我征集的信息中,北方人知道壶口瀑布在陕西山西两省交界的较多,而南方人更多倾向在陕西境内,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在一套古早陕西风景的明信片中,壶口瀑布和钟楼、大雁塔站在一起,被列为陕西“著名风景”,很多人对陕西的第一印象都来自那套明信片,自然也就将壶口瀑布归于陕西。


二,另一原因则是中学时代歌唱比赛少不了的《黄河大合唱》、陕北革命文化两大红色链条共同将壶口瀑布指向了陕西。


这一局,陕西沾了历史的光。(可有趣的是,在《黄河大合唱》的介绍中,语言栏显示的是中文、山西方言。)

3 谁的旅游线路更经济适用?

对普通游客来说,如何用较短的时间、花最少的钱、玩尽可能多的地方——是旅游的一大诉求。

既然同一个景点有两个景区,那花费的比较必然会进入游客的考量。山西侧景区门票价格为100元/人次,但今年下半年山西为鼓励消费、提振旅游市场,施行国有A级以上景区工作日对全国游客免首道门票,壶口瀑布也包含其中。

而陕西侧景区门票为90元/人次。单从价格来看,山西出台免门票政策后,逆转了价格上的局势。

据说不少陕西的导游会拉着游客过大桥,去山西那边看壶口瀑布,就是因为陕西这边的门票贵。


壶口瀑布山西景区2018年全年接待游客135万人次,实现收入近8000万元。但同样在2018年,陕西的壶口瀑布景区实现参观人数超过200万,以其90元/人次的门票定价,收入也近2亿元。在收入上,陕西胜出。

不打了!秦晋之好就是大家一起赚钱

拿距离来说,壶口瀑布距离西安315公里,而距太原375公里,陕西其实更有优势。

虽然西安比太原距离壶口更近,在陕西侧距离壶口136公里,还有延安这座红色旅游大市。虽然山西侧也有平遥古城这样的旅游景点,但其相距280公里,距离上比延安远1倍多不说,从旅游本身来说,也没有延安的红色旅游更加声名远扬。

从蚂蜂窝旅游网游记、豆瓣小组中游记等也可以看出,选择陕西侧的游客,大多走西安-延安-壶口瀑布的旅游路线,而选择山西侧的游客多选择一日游。

综合来看,哪边更经济适用,似乎要建立在是单日游还是多日游上。

4“秦晋之好” 在这能结起吗?

实际上,壶口瀑布已经在吃“分别开发”的亏了。

首先是壶口瀑布形象方面。仅在市场宣传这一点上,山西吉县的“中国第二大瀑布”和陕西宜川的“世界最大的黄色瀑布”就一直未能达成一致。虽然很多报告中将这两个宣传口号并列为壶口瀑布的特点,但这种长期不一致的宣传口号,非常不利于壶口瀑布建立一个鲜明的景区整体形象,你看“天空之境”之于茶卡盐湖,记忆点明确,不混乱,没有争议。

其次是景区开发不足。“中国黄河50景”之一、“千里黄河一壶收”、国家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噱头足到快要溢出来了,然而壶口瀑布的两个景区都还只是4A级景区。

很多人遗憾,壶口瀑布还不是5A级景区!

陕西和山西都曾几次推进壶口瀑布景区升级工作,但成效微弱。这从携程、大众点评等平台上也可以看出端倪,景区基础设施不健全让游客诟病,总结起来就是核心景区动线规划不合理、台阶湿滑围栏存在安全隐患、停车场出入口管理混乱等。游客震撼于瀑布的壮观,和对抱怨景区几乎成正比。

不打了!秦晋之好就是大家一起赚钱

此外,除了观看瀑布本身以外,两个景区内都几乎没有其他体验性景观和项目,“瀑布很震撼,但是纯看瀑布感觉不值这个价。”

这一点上,两个景区倒是惊人的相似,真不愧“同饮一江水”。

陕西有中国最多的地下文物,而山西的地上文物居全国之冠,而旅游是这两个省的一盘大棋,重要支撑产业,那在壶口瀑布上,有无合作开发的可能性呢?

若是两省合作运营,可以建立整体完整的景区形象、统一规划和开发,既能避免浪费,也可以打破门户之见区域之见,串联山西和陕西的旅游城市——太原-平遥-壶口-延安-西安一条旅游线路,会不会成为一条国内知名的旅游路线呢?

我们注意到,2016年时,在宜川举行的中国黄河旅游带首场“诸葛会”上,曾传出消息称“山西与陕西今后可能将共同推进黄河壶口瀑布景区5A创建工作”,但此后再无下文。

“秦晋之好”或许在壶口瀑布的开发上,真的不易结起。

澎湃新闻报道中,黄河壶口瀑布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曾透露,山西方面考虑过与陕西侧景区实现门票互通,但后来又不了了之,给出的理由是“担心黄牛钻空子”。

当然,提到合作开发也不免让人生疑,从目前两景区的开发来看,单独开发都做不好的两个省,真的能合作开发?

如今成为一个5A级景区,大家想想秦晋之好,一起赚钱吧!

后续更多陕西深度原创内容

敬请关注「可靠执行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宜川   秦晋之好   吉县   延安   黄河   山西   陕西   景区   瀑布   导游   游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