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吸出来的淤血,是体内毒素?公布真相,看完涨知识了

拔火罐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养生项目,通常利用罐为工具,随后用燃火抽气的方法产生压力,将其附着在皮肤表面,形成局部的淤血,达到养生的功效。

拔火罐已经是很古老的一种养生方法,并且拔火罐的养生方法非常的普遍,但是在拔火罐时的注意事项,大家是否观察过呢?

拔火罐吸出来的淤血,是体内毒素?公布真相,看完涨知识了

拔火罐:

拔火罐已经有上千年的灵石追溯到先秦时代,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拔火罐称之为"拔罐疗法",通过拔火罐的方法将身体淤血排出体外。

拔火罐分为4种手法:走罐、闪罐、和刺络拔罐,这些都是采用拔罐的方式,达到拔罐的目的。

通常所用方法是将95%的浓度酒精点燃,然后放入玻璃罐中,随后拿出玻璃罐扣在皮肤表层,空气及时抽出,附着在皮肤的表层。

拔火罐吸出来的淤血,是体内毒素?公布真相,看完涨知识了

走罐的方式是将75%的浓度酒精棉擦拭到皮肤表层,随后涂抹上润滑药物,再将95%浓度的酒精点燃,放在玻璃罐当中,随机取出,顺着经络皮肤来回走动。

01

拔火罐对身体的好处?

1、调和气血

中医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内溉脏腑,外濡腠理",是经络、脏腑、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基础,人体的一切组织都需要气血的供养和调节才能发挥功能。

若气血失和,则皮肉筋骨、五脏六腑将失去濡养,以致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发生异常,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拔罐疗法具有调和气血,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

刺络拔罐疗法能够通络止痛、活血祛瘀。

拔火罐吸出来的淤血,是体内毒素?公布真相,看完涨知识了

2、去除体内的湿气

拔火罐可以将身体的湿气拔出体外,体内如果有湿气,易汗多,疲劳,而且特别喜欢吃冷饮等。

所以拔个火罐效果是非常不错的,消肿止痛,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能使局部的浅层组织发生被动充血,局部血管扩张,加速新陈代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可迅速带走局部堆积的炎性渗出物及致痛物质,从而消除肿胀和疼痛。

拔火罐吸出来的淤血,是体内毒素?公布真相,看完涨知识了

3、提高免疫力

拔火罐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

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拔火罐吸出来的淤血,是体内毒素?公布真相,看完涨知识了

4、帮助体内废弃物的排出

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使体内的毒素、废物加速排出。

02

拔罐后,吸出来的淤血是什么?

拔火罐利用负压的原理,吸附在皮肤表层的毛细血管破裂出现淤血,并不是身体的毒素,为什么有的人颜色比较浅,有的人颜色比较深,甚至会出现的水泡?

其实这种情况和身体的神经、血流变化与血管有密切的关联。

其实出现这种原因是因为个人体质状况不同所引起。

拔火罐吸出来的淤血,是体内毒素?公布真相,看完涨知识了

在拔火罐的过程当中,因为罐中的吸力和皮肤状态以及拔罐的时间有一定的区别,所以会使颜色出现深浅不一的表现,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并不是身体拔出来的毒素。

03

拔罐需要注意的事项

1、拔罐之后不能着凉

拔火罐的主要目的是祛除身体的湿气,所以在拔完火罐以后最好不能着凉,所以不要开空调,做好保暖、防寒的准备,否则拔火罐的作用就没有了,甚至会导致寒气入侵,对身体的带来伤害,尽量在拔火罐的时候穿暖一些,最好将全身包裹起来,回家以后切记不能开空调。

拔火罐吸出来的淤血,是体内毒素?公布真相,看完涨知识了

2、不在同一部位拔火罐

拔火罐以后的积血没有消退,切记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拔火罐,会对皮肤带来二次的伤害,皮肤修复会更加的困难,拔火罐以后,身体的严寒消除,身体会比较疲劳,拔火罐以后需要注意休息。

3、不要立刻洗澡

拔完火罐以后,可以好好休息,但不能立即洗澡,因为洗澡的话水是热的,拔完火罐以后,身体拔的部位没有完全恢复好,容易使湿气进入身体,如果立即洗澡,很容易给身体带来湿气,这样就会得不偿失了。

拔火罐吸出来的淤血,是体内毒素?公布真相,看完涨知识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淤血   火罐   脏腑   湿气   表层   气血   毒素   局部   体内   真相   皮肤   身体   组织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