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动不动就哭?做到这3点,比说“别哭了”有效1万倍

要说,人类幼崽最拿手的事情是啥?

绝对是“哭”无疑了!

对于孩子而言,一根弦碰不对,都有可能打开他们眼泪的阀门;

孩子总是动不动就哭?做到这3点,比说“别哭了”有效1万倍

但是,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孩子动不动就哭,难免让我们觉得有点烦躁。

关键是,哄也好,劝也好,安慰也罢,任你十八般武艺全上阵,人家就是不买账。

让人不得不怀疑,这孩子简直就是上天派来折磨人的小妖精。

最后,还得使出我们的杀手锏:脸一沉,

不许哭;

别哭了,再哭就不要你了;

你自己哭吧,我不管你了……

孩子总是动不动就哭?做到这3点,比说“别哭了”有效1万倍

孩子哭的时候,着实让人头大,但是,C妈还是想说,千万别在孩子哭得最伤心的时候勒令他安静、不许哭、憋回去……

孩子还小,他们还不知道怎么宣泄自己的情绪,哭,于他们而言,就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情绪出口!

而且,很多时候,哭不一定是坏事呀!

One

孩子爱哭的好处

1、爱哭的孩子更有同理心

何炅——高情商业内公认的高情商!却动不动就哭上热搜:

比如:

《向往的生活》第三季里,14年前的超级女声重聚,轮流唱歌时,黄雅莉的一首旧歌《蝴蝶泉边》,何炅听着听着就哭了。

孩子总是动不动就哭?做到这3点,比说“别哭了”有效1万倍

因为他懂那歌声里的心酸与倔强。

再比如:

《舞者风暴》里,何炅数度落泪,为舞者的不易与坚持,也为父母们的爱与付出。

何炅是出了名的爱哭鬼,他曾自嘲是“被主持耽误的哭包”,好友黄磊称他有自己哭、陪着哭好几款……

孩子总是动不动就哭?做到这3点,比说“别哭了”有效1万倍

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专业素质,实际上,每一次落泪的背后,都是何炅感同身受的共情,是“懂你”的表现。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苏珊在《情绪敏感力》一书中提出:“一个人的情商低,究其根本是由于他的情绪感知力不足。”

而是否被允许哭,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感知力。

何炅的高情商和爱哭不无关系。

简单来讲,情商高的人不一定爱哭,但爱哭的人大多数情商都高。

丹麦心理治疗师伊尔斯·桑德在书《高敏感是种天赋》中说过:“爱哭,是因为拥有高敏感特质。”

孩子总是动不动就哭?做到这3点,比说“别哭了”有效1万倍

没错,高敏感特质的人,往往共情力更强,更容易理解别人,理解各种问题,更加善良、豁达。

比如何炅,他能够很敏锐地捕捉到别人的情绪变化,并且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懂得如何处理和面对,这也正是他人缘好、被信任、让人感觉相处起来很舒服的原因。

2、爱哭的孩子情绪管理的能力更好

哭是孩子面对困难、面对冲突的时候,在他的世界里能找到的,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最快的方法。

不是有这么一个形象的比喻吗:“夏天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作为比喻句中的“本体”,可见孩子变脸速度之快。

所以,很多时候,孩子虽然在哭闹的时候情绪很激烈,但是,情绪发泄之后,很快就会变得非常平静,好像刚刚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孩子总是动不动就哭?做到这3点,比说“别哭了”有效1万倍

因为,孩子哭闹的时候本质上和我们经常说的“断舍离”类似。把不好的情绪都发泄掉,孩子才有可能更好地收拾自己的情绪。

所以,当孩子有不好的情绪的时候,我们要允许孩子哭,允许孩子发泄。

因为,站在岸边看的人是永远没办法学会游泳的。

就像蒙台梭利那句超经典的话:“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

孩子只有体验过负面情绪之后,才能逐渐学会管理情绪。

3、爱哭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更好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Riehardson”,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心理弹性”。

孩子总是动不动就哭?做到这3点,比说“别哭了”有效1万倍

“心理弹性”的定义是:

“主体对外界变化了的环境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反应状态。该状态是一种动态形式,有其伸缩空间,它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并在变化中达到对环境的动态调控和适应。”

用通俗的话来解释也很容易:

我们可以把定义中的“主体”比作弹簧。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承受压力。

但是判断弹簧的好坏也不是看它承受压力的时候是否变形,而是,看压力解除之后它是否能快速回复原样。

用在孩子身上就是同样的道理:太多的负面情绪涌在孩子的心头,孩子心理的那根弹簧难免有点变形,但这也是正常的现象。

哭的过程就是,发泄负面情绪的过程,也就是为弹簧减负的过程。

孩子在一次一次的体验负面情绪,一次一次地释放负面情绪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学会,让心里的这根“弹簧”收放自如。

发挥它最大的承受力!

Two

孩子哭时不被推荐的做法

虽然,我们允许孩子哭,但是,却不能在他们哭的时候什么都不做,任由他们一直哭下去。

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不被关注的,是不被爱的,时间长了会透支孩子的安全感。

除了这种不被推荐的做法之外,还有一种不被推荐的做法也很常见。

比如:

“别哭了,你不哭了,妈妈给一块糖。”

孩子总是动不动就哭?做到这3点,比说“别哭了”有效1万倍

这样的话术是不是很熟悉?!

你想转移注意力没有错,但是却不是这么个转法。

我们总是觉得孩子还小,甭管遇到什么事情,糊弄糊弄很快就过去了。

是不是以为这种做法很机智?!

错!

这是赤裸裸的懒!

因为,这种做法,仅仅是得到了一个孩子不哭的结局,而没有去了解孩子的情绪为什么崩溃的原因,治标不治本!

的确,孩子大哭的时候他肯定是不舒服的,落在我们的眼里也是又着急、又心疼、又烦躁,所以,我们的第一反应总是想快速地让孩子停止哭闹,却忘了去找孩子那个情绪的“引爆点”。

经常这样简单粗暴地转移注意力,带给孩子的同样是一种被忽视的感觉,会让孩子调节情绪的能力下降。

甚至长大之后,遇到问题,还是会有极端的情绪或者采用逃避的方式,而不是想办法解决困难。

Three

孩子哭时要怎么做

既不能不管,也不能胡乱转移注意力,那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办呢?

1、教孩子认识情绪

孩子的年龄还小,任你怎么详细,贴切的描述情绪,多半的情况下他可能都是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

所以,教孩子认识情绪的最好的时机,就是在他情绪波动比较大的时候。

孩子总是动不动就哭?做到这3点,比说“别哭了”有效1万倍

比如:

孩子认识的情绪足够多,才能学会表达,才能在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再用大哭来发泄情绪。

2、沟通时分开情绪和行为

当孩子遇到问题,崩溃大哭的时候,我们先不要着急评价:“这样做是不对的。”

任你语气再温和,但那也是对孩子的全盘否定,任谁听到这样的否定,都不会开心的!

真想要让孩子尽快平静,我们一定要把情绪和行为分开。可以否定行为,但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绪。

比如:

出去玩的时候,DD和一个比他大一点的小男孩一起玩水枪。

可能是孩子们玩得太开心,那个小男孩一个没控制住,把DD的衣服弄湿了。

DD瞬间炸毛: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一边哭一边使劲踩小水坑里的水,溅别人一身……

我赶紧把他抱离人群,抱着他,让他哭一会。

等他快好了的时候,我就开始跟他复盘这件事。

“刚才那个小朋友,喷你一身水,把你的衣服都弄湿了,你很生气,是不是?”

“嗯。”DD委屈地点头道。

你可以生气,但是不能在人群中踩水,知道吗?

这样你把别人的衣服也弄湿了,别人就会和你一样生气的!

孩子再小,他也能知道自己是被接纳的,一旦他觉察到自己被包容被接纳,“理智脑”也会回归。

3、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孩子肯定是因为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情绪才会失控,所以,最重要的一步,我们要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本质上就是一个复盘。

还是上面那件事,我是这样和DD说的:

“他把你衣服弄湿了,你生气了很正常,但是你可以和妈妈一起想想,除了大哭和踩水,还有没有别的解决办法吗?”

这样,给孩子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等下次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往解决的方向上考虑,而不是只会发脾气,哭哭啼啼了。

C妈说:

我一直认为,带孩子的过程中,教他们处理情绪的问题是最难的一个版块。方法说得再多,也不可能一次就见效。所以,我们要对孩子多点耐心,在一次次的失控中用正确的方法,反复练习和引导。同时,父母还要做好孩子的榜样。让孩子从和大人的互动中体验、观察大人的脸色、品味大人的语气、模仿大人的处事方式中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感觉到被理解,他才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学着用同样的方式去理解和关爱别人。

CD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三甲医院医生;C妈-报社育儿主编,《家长好脾气 才有好教育》作者。

养育CC&DD两姐弟,公益普及婴幼儿喂养、睡眠、疾病、心理知识,让更多父母加入科学养育的大队伍,一起少走弯路,一起做“中国好父母”!原创公众号“CD爸妈”( ID:cdbama)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孩子   弹簧   负面   情商   爱哭   大人   做法   情绪   父母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