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以下宝宝的6大敏感期,爸妈这样陪玩,宝宝更聪明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在一些时期表示出特殊的感应能力,这使得他们对周围的环境或者事物十分敏感,从而表现出高注意力、有耐心。


比如孩子喜欢把任何物品甚至双手放到嘴巴、到处扔东西等,这种反复实践行为,其实就是宝宝的敏感期,也就是学习的爆发期。


既然是学习期,如果家长做好正确的引导,能更好地帮助宝宝发展学习能力。


今天就来聊聊,宝宝3岁以前经历的6个敏感期,家长这样做,对宝宝更有益。



一、光敏感期(0-3)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颜色单一,出生后对世界的多姿多彩并不适应,视力发育不完善。


在这个阶段的宝宝,视力是模糊的,看不清人和物的样子,但他们对光线却是敏感的。


他们对光和黑暗有着特别的感知,明暗交接的地方可以给他们很大的刺激。


3岁以下宝宝的6大敏感期,爸妈这样陪玩,宝宝更聪明


因此在这阶段帮助宝宝辨别白天和黑夜非常重要。


建议

宝宝白天睡觉时,建议遮挡强烈的光线,晚上要熄灭所有的灯光,保证宝宝入睡环境的黑暗和安静。

更多育儿知识可关注【多妈育儿情报局】


二、味觉敏感期(4-7月)


这个阶段的宝宝常常表现为不喝奶时喜欢吧唧嘴巴,且大人在吃东西时,他们还喜欢盯着大人的嘴和食物,喜欢尝试不同的味道。


因此,宝宝在6个月左右,就需要给他们添加辅食,其中的原因是宝宝处于味觉敏感期。


建议

给宝宝添加辅食后,多改变辅食的口味,单一的口味容易让宝宝挑食。



三、口腔敏感期(4-12月)


味觉敏感伴随着出现口腔敏感期,宝宝喜欢用嘴巴来探索事物,不仅对大人口中的食物感兴趣,对自己的手和他们能够触碰到东西也很感兴趣,喜欢吃手、咬人。


3岁以下宝宝的6大敏感期,爸妈这样陪玩,宝宝更聪明


且随着抓握能力的提高,孩子能够碰到的东西,如玩具、脚丫等,他们都喜欢往嘴里送。


建议

宝宝这个阶段,是正常的觅食反射和吸吮反射,妈妈不用过多干涉,确保宝宝入口食物干净,同时清洁宝宝的手脚,让宝宝探索食物,提高认知能力。


且给宝宝添加辅食时,也要根据宝宝的月龄从稀到稠、从细到粗添加,逐渐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四、手臂发育敏感期(6-12月)


宝宝从口腔对事物的探索后,渐渐扩大到手,手相应的抓握能力提高后,喜欢将手中的东西一次次扔掉,甚至打人。


这其实是宝宝手臂发育敏感期的表现,宝宝通过扔东西来锻炼手臂肌肉的发育,同时通过观察物体被扔出的动作,锻炼手眼的协调能力。


建议

家长在确保宝宝安全的前提下,将危险物品和贵重物品放至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尽可能满足宝宝“扔”的需求。

更多育儿知识可关注【多妈育儿情报局】


五、语言发育敏感期(1.5岁-2.5岁)


宝宝进入语言发育敏感期后,会表现得非常地想要说话、表达,不仅喜欢模仿大人说的简短语句,还会用简单的姿势表示自己的意愿,如摇头、摆手等,而不再是只能听得懂大人的一些简单指令。


3岁以下宝宝的6大敏感期,爸妈这样陪玩,宝宝更聪明


建议

抓住宝宝语言敏感期,引导孩子学会发音说话。


平时在陪孩子多说话时,语速放缓,且应尽量说完整的句子和词语,少用叠词代替词语,如狗狗、手手等。



六、自我意识敏感期(1.5岁-3岁)


宝宝进入自我意识敏感期,会对物权意识特别的敏感,特别强调东西的自主权,能区分物品是“我的”还是“你的”。


常常表现自己的物品不希望被别人碰,经常使用“这是我的”来拒绝和他人分享自己的玩具、食物等。


建议

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对自物品的控制欲,不要强迫孩子分享自己的物品,也不要过分批评孩子的这种行为。


当孩子对物品的控制欲得到保护时,孩子成长之后的控制欲便会少一些,也慢慢会喜欢分享。


你家神兽到哪个级别的学习阶段了?评论区和大家分享吧~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5

标签:敏感   宝宝   食物   阶段   物品   能力   东西   建议   孩子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