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雨之夏须防寒湿!简易自测寒湿学起来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查冠琳

夏日湿热盛行,然而今年入夏以来,岭南多场大雨。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闫玉红提醒,这种天气状况下,除了要注意湿热,还要慎防寒湿入体。同时,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足的时候,寒湿体质人群也应掌握适时养生方法,此时趁机排寒湿。

多雨之夏须防寒湿!简易自测寒湿学起来

观察舌象,自测寒湿

俗话说“湿气在,百病害。”最近感冒的人增多,也有些人脾胃出问题,容易拉肚子,往往就是受到寒湿的影响。寒湿之邪易损阳气,使人的体质变差,还会阻遏气机运行,对全身带来影响。

如何及时、简易地判断自己是否寒湿?闫玉红表示,可以学着观察舌象。寒湿的舌相特点,是舌质淡暗甚至发紫,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有些人呈白腻苔。

此外,一年四季都怕冷、手脚冰冷,容易腹痛、腹泻,大便清稀、不成型、黏腻,这些也是寒湿的特征。

寒湿入体,五个等级

寒湿入体也分轻重,闫玉红提醒,应重视身体不断发出的警告信号,尽早调理祛除寒湿。

一级寒湿:在腠理

夏季最容易遇到的寒湿入体,就是淋雨后受凉感冒。此类除了畏寒怕冷外,还容易出现头痛、头身困重的情况,这就是寒湿的表现。

夏季也是皮肤问题高发的季节,皮肤瘙痒、湿疹、痘疹等皮肤问题往往在感受寒邪或湿气后会明显加重,而且挠破后会有较多渗液,这些都是寒湿邪气郁积在体表的表现。

二级寒湿:在肌肉

如果寒湿入里郁积在四肢肌肉处,会以酸困累乏、腰酸乏力、关节酸重等为主要表现。

寒湿内困,容易引起脾虚,无力运化水湿,而脾主肌肉,所以脾虚的人这个季节更容易出现肌肉、腰膝等酸困无力的症状。

除了四肢困重之外,有些人还会出现面色萎黄、精神疲惫、体倦乏力、食少乏味或食后胀气、四肢欠温、气短怕冷、形体肥胖等表现,这同样也是脾虚湿困、受到寒湿影响的表现。

三级寒湿:在骨骼

寒湿之邪进一步入里,留在关节骨骼等处,就表现为骨骼关节处疼痛不适,且遇寒湿天气或季节交替时,不适会加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寒腿”。此外,肩周炎、颈椎病、腰痛、关节炎等也常与寒湿滞留骨骼有关。

四级寒湿:在脏腑

如果寒湿直中了脏腑,困住了脾胃或子宫,那就容易出现畏寒肢冷、腹痛腹泻、周身浮肿、月经不调、痛经、带下淋漓等表现。此外,慢性鼻炎、爱打喷嚏等情况在受寒和吹空调的时候也容易加重。

五级寒湿:全身受累

如果体内寒湿积蓄了很久都没有调理,成为痰瘀互结之证。因此到了寒湿瘀堵留聚成痰阶段,还容易出现结节、囊肿、息肉、肿瘤等疾病。

及时祛寒湿,健脾别忽视

如何利用夏天及时祛寒湿?闫玉红给出三点建议:

首先,夏天不可贪凉饮冷。避免饮食过于生冷,空调、风扇要避免直吹头部、肚脐、背部,以免寒湿入体。

其次,夏季适当运动很必要,尤其是已有寒湿体质的朋友,运动可促进气血循环,加速湿气排出体外。但要注意运动出汗后,不可马上吹空调、风扇,也不要马上洗澡,以免令内湿外湿相合,反而加重寒湿。

此外,祛湿要健脾。体内易生寒湿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胃的运化功能不足。因此平时可多吃山药、茯苓、薏米、陈皮、扁豆、赤小豆等健脾祛湿的食材。也可把这些食材组合起来,那就是一款经典的健脾祛湿食疗方——四神汤。

了解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多雨   脏腑   阳气   湿气   脾胃   湿热   骨骼   体质   关节   简易   肌肉   夏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