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借条是怎么涨起来的


一张借条是怎么涨起来的


随着可转债市场的火热,很多弃股从债的朋友,发现了一片新市场,他们惊异于面值原本100的可转债,平均价格已经高达141元,平均溢价率高达57%。甚至某些新上市转债曾出现一天内涨幅300%的奇观,这可转债究竟是怎么涨起来的呢?

其实,可转债的本质首先是债权,也就是借条。一张借条怎么会涨起来的呢?如果你对这个问题产生了质疑和思索,那么,恭喜你,你在洞察金融事物的本质上又进了一步。对此问题的探讨,也有利于让你快速掌握可转债交易市场的核心实质。

通常如果你借钱给别人,一般只可能有两个后果:一,别人还了钱付了利息,二,别人没还钱跑路了。借钱似乎总是一个高风险的事,没有足够的利息,不值得赌人品而借钱。

但如果有身价过亿的大款向身价过万的你借了钱,并约定明确的还钱期限和利息,并且给你打了一个无记名借条(还钱时认条不认人),那么这张借条本身就有了相当的信用价值。如果此大款从未有过违约的记录,并且信誉良好,而且家大业大,常周转需要钱但又并不差钱,那么这张借条的成色就比较好,基本等同于借款加利息的价值。如果你急需钱,也可以把这张借条转让给另外的买家,随时兑换现金。

借钱的大款往往干的是大买卖,向一个人借钱,借不了多少,所以就要向市场公众借钱,批发式打借条。这样市场上就有了很多来借钱的大款和很多批无记名借条,这个市场就起来了。市场必须由公权力维持秩序,有人不守规矩,会被抄家处斩。这样,市场就能持续经营起来,市场会从借贷资金里抽取佣金作为保护费,以维持市场管理成本。

大款要借钱,所以不可能没有抵押物,抵押物就是大款家产的股权。而每个大款的家产除以股数,就折算成单张股权价格。每个大款身价不尽相同,所以股价千差万别。

市场为了管理方便标准,规定:借条的面值是一百元。以此为基准,每个大款,按照家产折算的股价,可把借条转成对应家产股价。大款与市场商定一个转股价,也就是借条借款可以对应抵多少大款的家产。如果转股价是10元,则面值100的借条,其与约定股价对应的比例就是10。

如果大款经营有方,家产增值,股价涨了,那么按照原定的兑换比例,借条对应的股价就涨了。比如说,借款后,实际股价涨到12元,则原来100元的借条对应的家产股权就变成120元,一张借条的价值就涨了20%。但市场是瞬息万变的,12元只是瞬时股价,第二天,也许大款家的生意突然出现问题,股价又跌到7元,那借条按转股价对应的家产股权就变成了70元,一张借条的价值就跌了30%。

但此时借款人不会慌张,更不会傻到把借条按70元亏本卖掉。因为借条有市场大哥强势公权力作保,不管股价如何波动,到期大款必须按照之前的转股价10元,按约定六年后按借条100元加利息还给借款人。所以,哪怕股价跌到3元钱,也不用害怕。大款就算赔了生意,当了裤子,也要把借款人的钱还了,否则后果很严重。有多严重呢?至今,还没有出现赖账跑路的大款,一例也没有(当然不能说永远没有)。

一张借条是怎么涨起来的

由于这个市场的借条,从来都是高于面值后,被大款们到期兑付或中间高价转让给他人的,所以名声越来越好。借款人的钱有保障,就会越来越积极的借钱给大款。

由于借条价格理论上多数情况只会从面值向上波动,而基本不会长期向下波动,所以这种上涨和下跌的不对称性和收益的相对确定性,就比那些大款家那些一会暴涨一会暴跌的股权更有吸引力。

市场开办初期,这些借条的价格是比较稳定的,随对应的股价起伏波动,十分的随和。但越来越多的钱涌入到这个市场后。那些家产优质,财大气粗的大款们的借条,在买家抢购下,钱多票少,固定数量的借条就会涨起来。这个涨幅就和股价没有直接关系了,而是借条本身的涨幅。这个涨幅相对于转股价的那部分外溢,也就是所谓的溢价率。

由于一些大款很会编故事或者很会做生意,让股价经常涨,借条也就经常涨,为了及时把握机遇,就有人提前买入还没有涨起来的借条,而越来越多人持续购买,就会使这个大款家的借条持续涨起来,即形成较为稳定的溢价。

有一些游手好闲的富豪,发现了这个简单的游戏规律:一个大款的借条数量是固定的,只要有足够的钱去买,哪怕那些家产股权就是一堆牛粪,借条也会涨起来,而借条涨起来后只要有人接盘,就赚大发了。这个游戏的两个关键是:这个大款的借条数量要少,这样资金不断买入,才能迅速涨起来;另外就是要有人高位接盘,否则就会成为自娱自乐。在富豪的操控下,总有大批听信消息或被洗脑的人去高位接盘,交纳智商税。这些人的损失将是撕心裂肺和悲痛万分地。

批发借条的大款越来越多,有些像贾会计的大款特别会编故事或者也有些大款信用一直良好,声名远播,所以听到他们要借钱了,就有许多出借的人,提前预约借条。形成要对外借钱的人比借条还多的局面,这样,借条还没有上市,就天然形成了溢价率。

大款们也就顺坡下驴,使借条发行时就自带高溢价率。由于借条溢价率较高,股价需要上涨很高,才能带动借条上涨。导致借条上涨的空间,已经被提前透支了。上市后一有风吹草动,这些借条就呈现一个动作,跌、跌、跌。

这样的教训越来越多后,大家便不再捧臭脚,所以这类借条就长期处于不死不活的状态。还有一些借条被大款们包装过度,上市后,故事讲完了,伴奏停止了,股价却没有如预期持续上涨,原先购买借条的人也就越来越少,借条价格自然也就越跌越低,直到跌到接近面值附近,由于还有利息,借条就不再下跌,而在面值附近稳定下来,从此波澜不惊,形同僵尸。

对于大款来说,借了钱,六年后再按极低的利息归还借款,在通胀率大于7%的今天,本来已经是赚了。但大款们的胃口远比人们想象的更大,大款们更希望玩的是另外一种游戏,怎么能让持借条的人,心甘情愿地把借条换成股权,而借款人把借条换成股权,就成了股东,股价是由市场决定的,生死由天,不再与大款有一毛钱的关系。这样之前的债务就消失了,钱也就不用还了。既借了钱,又不用还钱,世上竟还有如此完美的美事。

而让持借条的人主动把借条换成股权,大款们主要有三招:

第一招是借助股价上涨时机,当股价超过转股价30%,并持续一段时间,大款就有权力强赎借条,所谓强赎就是把涨起来的借条再强制以发行价面值收回来,而不用支付额外的费用,对于财大气粗股价高企的大款来说,这是划算的。

然而很多大款觉得这样还钱也亏得慌,因为为了强赎把股价涨上去,也要耗费不少银子。所以他们往往会采取第二招,就是调整当初的转股价,比如股价长期上不去,那就干脆把转股价调下来,这样一调,借条相对应的股权价就上涨了,股价再超过转股价就容易多了,当达到强赎条件时,一样可以强行以发行价面值提前把借条收回来,而且不用再支付多年的利息。

还有一些大款,生意本身就一般,衣兜到处是窟窿,实在是不想还钱,但市场大哥威严在上,又不能不还,就采取第三招,拖字诀。只要在低位维持股价,让借条价格长期仅仅略高于到期的本息,就可以让大多数借款人失去耐性,无奈放弃借条而转股卖钱,使大款们的大部分债务消失。毕竟,又有多少借款人能为那一点利息熬六年呢,略高一点也比只拿本息划算。

如上种种,一张借条就是这样涨起来的。最初,虽然大款们都出于一个卑鄙的目的,只想借钱不想还钱,而走到了市场。但是在市场大哥的强力制度管治下,最终却呈现出一个共赢的局面:大款们以极低的成本融到钱,壮大了生意;借款人获得了高于本息的出借收益,赚到了钱,而且只要不高位接盘,不忘记规避强赎,出借的钱血本无归的风险就很低;市场管理者,靠旺盛的借债交易赚到了佣金,可谓是皆大欢喜。

一张借条是怎么涨起来的

特别声明:以上所述为本人转债物理投资分析策略或闲聊故事,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勿照此投资,否则亏损自负。文章所引数据可能有错漏,仅供参考,请以证券交易平台发布数据及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可关注本公众号 转债物理,微信扫一扫本文末二维码,在百度网盘上免费下载分享当日趋势表。请仅做转债趋势研究,不得转发商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借条   借款人   溢价   面值   家产   大款   利息   股价   股权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