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数字藏品市场的“老鼠屎”

数字藏品市场繁荣与混乱的当下,人们对于该领域的评价逐渐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或无限吹捧、或一棍子打死,如果剥去表层、理性分析,会发现该市场本身是无辜的前景无限的,但如今却正在被一颗“老鼠屎”毁掉!

我想对于每个关注这一领域的人们来说,都不希望看到数藏这锅“汤”被毁掉,但当下的状况着实不容乐观。

这一切还要从数字藏品自身说起~

警惕数字藏品市场的“老鼠屎”

一锅好汤

首先,数藏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简单来说,数字藏品就是依托区块链技术对特定作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也可以简单的将其理解为“阉割版”的NFT。

无论是一张图片,一段音频、视频,还是未来的更多凭证等,都可以通过数字藏品的形式上链铸造,每一份数字藏品都有其永久唯一的链上代码标识。

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藏品信息无法被轻易篡改,因此拥有极强的安全性,区块链的透明化也使得藏品拥有极强的可追溯性。

警惕数字藏品市场的“老鼠屎”

同时,藏品的数字化特征也十分便于其交易、流转,可以说每一件藏品的归属、流转历史都一目了然。

种种特征都明示着数字藏品在确权、鉴别真伪、交易等方面拥有着无可比拟的绝对优势,对于保护所有者权益、数字内容资产化等益处颇多。

也正是因为这些优势,让数字藏品在数字经济、虚拟经济中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在一些新兴概念,如元宇宙、Web3中将扮演基础设施的重要角色。

另外,当下中国经济正从工业化向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的创新对于实体经济摆脱限制,扩大市场拥有潜在价值。

当然,其对于未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也能够起到润滑剂作用。

所以总体来看,数字藏品的价值和前景是毋庸置疑的。

一颗老鼠屎

但不幸的是,在这个数字藏品市场崛起的节点,混乱也如期而至。

当我们搜索“NFT”、“数字藏品”等字眼时,出现的评价往往是负面的,“炒作”、“泡沫”、“诈骗”、“风险”等等字眼频繁出现。

为何数字藏品的价值和口碑如此相悖呢?这当然和引起当下混乱状况的“老鼠屎”脱不开干系。

据时代周报报道,某数字藏品平台有大量俊男美女生活照、艺术照类藏品,其中还有些性感照片,作品价格从十几元到万元不等。

警惕数字藏品市场的“老鼠屎”

不同藏品有不同权益,比如:加入创作者粉丝群、与创作者私信、获得联系方式、签名照、私人物品等。

另外,平台还举办活动吸引用户注册、购买,并根据GMV(商品交易总额)对作者和用户进行排名,前10名的用户有机会与作者开展线下派对。

这样的藏品这样的营销手段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了解市场的朋友也知道,入局数字藏品的门槛并不高,IP资源甚至都不是刚需,就像前边提到的平台,俊年靓女的照片都可以作为数藏发布。

在技术上同样毫无阻碍,在百度搜索“数字藏品 铸造”就会得到大量的广告信息,费用数万元不等就可以上链发布。

警惕数字藏品市场的“老鼠屎”

除了以上问题外,价格严重脱离价值的炒作行为更是十分盛行。

我们截取了某藏品的10次交易记录,可以看到价格大起大落,最低点9.9元,最高点29999元,相差近3000倍。

警惕数字藏品市场的“老鼠屎”

此类状况不胜枚举,无须赘述,数字藏品货币化、证券化、金融化的问题同样值得警惕。

所以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这颗粗制滥造、无底线营销拉新、恶意炒作的“老鼠屎”确实存在,并且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结语

我们不能因为部分乱象的存在就否认数藏市场的价值,同时更要认识到,只有将这些乱象剔除才能迎来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厘清精华与糟粕,势在必行!

否则“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将再次重演,这也是每个关注该领域的人不愿意看到的!

(注:以上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藏品   老鼠   数字   区块   市场   创作者   毋庸置疑   混乱   价值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