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科技普惠?威马M7欲抢占自动驾驶新高地

近日,威马汽车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或将成为蔚来、小鹏、理想之后,第四家上市的造车新势力。招股书显示,2021 年威马汽车一共售出44152辆新车,较2020年翻了一倍多。

官方透露,即将于2022年下半年启动交付工作的威马M7,不仅实现了威马在智能驾驶场景的延伸,也推进了其在车型上的发展进程,实现“SUV+轿车”战略。在这个时间节点,南方+记者专访了威马汽车董事长兼CEO沈晖。

实现科技普惠?威马M7欲抢占自动驾驶新高地

抢夺自动驾驶技术高地

威马在创立初期,便自主开发、正向研发,在智能科技领域建立了一定的技术储备。

2018年,威马推出EX5,成为将L2级别高级辅助驾驶应用到15万-25万元主流市场产品的车企。威马汽车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威马EX5的累计销量已超7万辆。

在去年的上海车展中,威马汽车推出了国内首款无人驾驶量产车威马W6。随着威马W6的上市,威马汽车也同步完成了在L3、L4等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布局,实现了AVP无人自主泊车技术的首次落地。

毫无疑问,谁能在智能化等新的方向建立起优势,谁就能够抢占市场高地,从而获得话语权。如今,造车新势力们已经在自动驾驶领域展开了一场新的竞赛。

自动驾驶的技术路线向来存在两大争议路线,一是以马斯克特斯拉为代表的纯视觉派,而另外一个方向是多传感器冗余的车载激光雷达派。2022年,可谓是激光雷达上车的元年,蔚来的NT2.0的平台标配了激光雷达;沃尔沃、非凡、理想、小鹏等车型都装载了激光雷达,搭载的激光雷达数量也从1颗发展为3颗甚至4颗。

行业普遍认为,实现L3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离不开激光雷达。

沈晖透露,今年搭载3颗自主变焦高精超视固态激光雷达和4颗Orin-X芯片,最高算力达到1016TOPS的威马M7将按计划启动交付。M7的到来不仅填补了威马在轿车产品线上的空白,还看出来威马未来要继续在自动驾驶领域“分一杯羹”。

值得关注的是,M7搭配的是3颗激光雷达。为什么是3颗?沈晖分析称,3颗已经可以满足L3级自动驾驶的硬件需求,并且做到一定的冗余。“一个在头顶上,两颗在旁边,可以覆盖330度视角。另外,这样的放置方案也最大程度避免了行车中剐蹭激光雷达,如此昂贵的零部件,如果剐蹭,维修成本是很高的。”

实现科技普惠?威马M7欲抢占自动驾驶新高地

强调“科技普惠”,继续聚焦主流市场

在步入市场之初,威马汽车就坚定地瞄准了15万-25万价格领域。

沈晖分享说,从整个市场来看,新能源汽车正处于高速增长期,3月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已经突破30%。从细分领域来看,受制于高端车型前瞻科技成本无法下探,以及A00级小车价格诱惑的稀释,高端及低端市场在快速增长后,已趋于饱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日渐成熟,“哑铃型”的市场结构必将向“纺锤型”市场结构转型。“纺锤型”市场意味着市场的主力车型由微型电动车型和高端智能电动车型向两者中间转移。定价在15万-25万元区间的市场,将来会迎来快速增长期。

参考2021年各大新能源汽车品牌公布的销量成绩,明显威马在销量上和“蔚小理”还有一定差距。

威马“科技普惠”的标签如今来看还不够“性感”但在沈晖看来,面向主流消费圈层,威马更强调“用得爽和用得起”,沈晖以小米手机为例,分析称“科技普惠”标签日后将会在汽车市场逐渐显露出更大的优势。

加速布局线下新零售网点

银灰色为主色调的外墙,挂着醒目的白色“威马汽车”大字和品牌LOGO。在广州番禺的威马用户中心,南方+记者体验到了新零售指导下威马汽车的全新城市展厅。

据悉,威马汽车有4种不同类型的网点,威马体验馆是为用户展示威马的产品,并提供来自威马粉丝联盟的优质服务。威马用户中心是为用户提供试乘试驾、交付、维修、出行、充电等全方位服务。威马服务之家为用户提供充电、保养、维修、应急救援等售后相关服务。威马E站为用户提供洗车、美容、日常养护等便捷服务。

目前,威马正在加速布局“千城千店”计划,威马的线下新零售网点已覆盖全国200+座城市,一线及新一线城市覆盖率100%,在城市副中心拓展更轻量化、更密集、更精准的用户触点建设;其他省会城市及二三线城市不断下沉拓展。

此外,威马品牌成立以来,始终以“科技普惠”为理念,塑造“智能汽车头号实力派”的品牌形象。为了满足互联网用户在线看车的需求,威马通过抖音、视频号、知乎、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云看车”,并持续通过一系列的新车上市整合营销、品牌营销等,强化威马“高颜值、高科技”的差异化产品价值。

当记者问及智能化程度对于威马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影响力时,沈晖表示,“过去大家认为智能汽车就是‘代步+导航’的概念,高阶智能体验只是少数‘尝鲜派’愿意买单,但近年来在科技快速迭代及市场教育的加持下,消费者用车价值转向已改变。”

在德勤2021的调查报告中显示,相对国外用户,如今中国用户在车联网、语音互动、自动驾驶、多元化动力总成等智能化技术上,最舍得付费。这说明智能汽车将进入普及阶段,未来产品智能化程度的影响力一定有超越满分的存在。

【记者】黄晓韵

【作者】 黄晓韵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科技   高地   新能源   车型   激光   领域   智能   用户   城市   汽车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