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戈兰高地

戈兰高地(Golan Heights),位于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和约旦之间的边界,它的名字来源于戈兰古城(ancient city of Golan)。戈兰高地,最高海拔2724米,平均海拔1000米。在戈兰高地上,从高处往下看,黎巴嫩、叙利亚和约旦边界尽收眼底。戈兰高地,千百年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以色列与叙利亚的火药桶,也是阿拉伯与以色列最敏感之地。

探访戈兰高地

戈兰高地

戈兰高地南北长71公里,中部最宽部分约43公里,面积1800平方公里,以色列控制着1200平方公里,占戈兰高地的三分之二。戈兰高地,不仅仅是一个战略军事区,在淡水资源极其稀缺的中东,戈兰高地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戈兰高地又被称为“中东水塔”。戈兰高地的水源哺育了约旦河和加利利湖。加利利湖(Galilee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供给地,加利利湖水的三分之一来自戈兰高地。

探访戈兰高地

戈兰高地本塔尔山军事防御工事

加利利湖位于以色列北部,镶嵌在加利利山和戈兰高地之间的谷地中,是一条南北20公里、东西12公里的淡水湖,旧约圣经中叫做“金奈黎得之海”,在希伯来文中是竖琴之意。加利利湖被誉为“生命之水”。加利利湖风光旖旎,湖水清澈,最大深度48米,海拔低于海平面213米,是地球上海拔最低的淡水湖。《圣经》里面关于耶稣在加利利湖的故事,给加利利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里每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探访戈兰高地

加利利湖

探访戈兰高地

本文作者在加利利湖

探访戈兰高地

本文作者在加利利湖

在加利利湖码头,我们登上了当地人按照《圣经》的记载,参照当年打捞上来的远古木船,仿造出耶稣在加利利湖上传经所乘的木船——“耶稣船”游览加利利湖,在木船缓缓开启时,一名船员拿出了一面五星红旗,伴随着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上了桅杆,这一刻我为以色列人民对中国的友好而感动。

探访戈兰高地

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加利利湖上空冉冉升起

我们游览完加利利湖,乘车前往巴戈兰高地本塔尔山(Mount Bental),沿途是一片片的草地、一群群的牛羊、一座座的村庄,清静的戈兰高地上已经没有了战争的硝烟,路两旁不远处不时出现犹太人定居点、军营、工事、坦克、铁丝围栏等;此外,我还看到了印着UN字样的联合国维和车辆。大约1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戈兰高地的本塔尔山。

探访戈兰高地

军营

探访戈兰高地

坦克

探访戈兰高地

废弃的军营

探访戈兰高地

印着UN字样的联合国维和车辆

探访戈兰高地

与联合国维和车辆合张影

本塔尔山(Mount Bental)位于戈兰高地战场的制高点,以色列和叙利亚边界前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本塔尔山,东边可遥望叙利亚,北边可见黑门山(Mount Hermon)。山下便是以、叙边境和眼泪谷。眼泪谷(Valley of Tears)曾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主战场。

探访戈兰高地

本塔尔山——戈兰高地战场制高点

探访戈兰高地

军事工事

探访戈兰高地

碉堡

戈兰高地本塔尔山的山顶,那里有一片小小的开阔地,山头用岩石修建的掩体碉堡,周边是一些昔日战争留下来的战壕,依然保存完好。战壕里有一些站着或蹲着举枪射击的假人,其中有举枪待射的战士、也有举着望远镜的军官,给本塔尔山的这座山峰营造出了一种战场的氛围。这里坦克轰鸣已经消失、枪林炮雨已经不再,眼泪谷此时是那样的平静。然而,本塔尔山山顶有联合国停火观察员的哨所,联合国停火观察员依旧坚守在这里。

探访戈兰高地

联合国停火观察员的哨所

探访戈兰高地

本文作者与联合国观察员的合影

戈兰高地本塔尔山周边有很多的军事设施,道路两侧很多地方都拉着铁丝网,挂着警示牌,里面还有战争时期留下的地雷没有完全排除。许多地方还有战争遗留的痕迹,如战壕、掩体以及废弃的坦克等。山顶的沟壕及防空洞现在仍在使用,一旦两军交火这些都是军事阵地,这一切提醒着我们已经身处在军事控制区。

探访戈兰高地

军事工事

探访戈兰高地

铁丝网随处可见,下面的山谷就是“眼泪谷”

本塔尔山顶的空地上,设立的路标指示牌,立着一个3米多高的方向标。标顶写着不同地名和里程的指示牌,指往不同方向。地名中,有耶路撒冷、提比里亚、特拉维夫、海法、安曼、巴格达、大马士革等。距耶路撒冷240公里,提比里亚50公里,海法85公里,巴格达800公里,大马士革60公里……

探访戈兰高地

路标指示牌

探访戈兰高地

瞭望哨

探访戈兰高地

地堡通道指示牌

从本塔尔山顶向东俯瞰,绿色以东的地方则是叙利亚境内的平地,远处的山峰背后就是叙利亚的首都大马士革,仅有60公里的路程。出乎我的意料,在这里竟然有一座建筑式样别致的咖啡馆——安南咖啡馆(Coffee Anan)。

探访戈兰高地

咖啡馆

探访戈兰高地

咖啡馆内景

探访戈兰高地

军事工事和咖啡馆

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以色列派出全部空军,向埃及、叙利亚、约旦、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发动大规模突然袭击。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占领戈兰高地大部分地区。

探访戈兰高地

本塔尔山顶军事工事

探访戈兰高地

眼泪谷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因10月6日是犹太教中的“赎罪日”,所以又称“赎罪日战争”。之所以选在犹太人的假日赎罪日这天发动战争,是因为以色列在这天处于全国放假状态。赎罪日是犹太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在这天犹太教徒都会实行禁食,同时也会避免使用武器等。许多士兵在这天离开岗位返家过节,以色列正处于一年中战备最脆弱的状态,尤其难以进行全国军人的紧急动员。

探访戈兰高地

联合国停火观察员

探访戈兰高地

联合国停火观察员

埃及于叙利亚选择了“赎罪日”这一天对以色列进行了突袭两线夹击,埃及进攻西奈半岛,叙利亚在戈兰高地进攻。埃及10万大军在6日下午渡河,带着1100辆坦克兵分两路杀来。在前线的以军第190装甲营对埃军发起死亡反击,最后几乎全军覆没。叙利亚军队在10月6日下午两点发起进攻,600门大炮密集轰炸了以色列在戈兰高地的前沿阵地,叙利亚出动5万人、1200辆坦克和装甲车,在战斗机空中掩护下大举进攻。以色列在戈兰高地驻扎着第7装甲旅和第188装甲旅奋起反击,但是在叙军数量优势下败下阵来,以军防线迅速崩溃。

探访戈兰高地

以色列士兵

阿拉伯世界听到埃及和叙利亚打得很顺利,约旦、伊拉克、阿尔及利亚、突尼斯都宣布参战,围剿以色列,数百辆坦克和战机来到前线,以色列在建国25年后第二次到了灭国的边缘。然而,就在这一刻埃叙联军首战告捷后攻击突然停滞了下来。也许是他们打得太顺利了,唯恐以军有埋伏,不敢贸然长驱直入。色列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在全国动员了20多万后备兵员迅速投入战场发起绝地反击,全体将士将人类的意志力发挥到极限,最后赢得了战斗的胜利。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和苏联双方也开始不断给战争双方输送补给。苏联站在阿拉伯人一边,全力输送武器,美国则出动一切力量帮忙,很快让以色列占据了上风。

探访戈兰高地

以色列士兵

据说,在第四次中东战争那次坦克大战中,以军投入100辆坦克,叙军拥有500辆坦克和装甲车。战争初期,埃叙联盟占上风,叙军发动多次攻势,一度突破以军防线。最后,以军在空军支援下,成功逆转战况,但却付出了惨痛代价。以军只剩下9辆坦克,叙方的坦克和装甲车也几乎全部被摧毁。据说,叙利亚军队的坦克在通过以色列防坦克壕的时候,都卡在壕沟里了,然后以军士兵像打靶一样击毁了那些坦克。后来,戈兰高地的坦克大战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

探访戈兰高地

本文作者在戈兰高地本塔尔山(2016年)

探访戈兰高地

眼泪谷——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叙双方坦克大战的主战场

戈兰高地本塔尔山和另外几座小山之间,有一块长2公里、宽1.2公里的狭小谷地,就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叙双方进行惊心动魄的坦克大战的主战场。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这里的山谷叫做“眼泪谷”,如今这里的战争硝烟不在弥漫。

孙克勤撰文和摄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戈兰高地   约旦   叙利亚   以色列   埃及   联合国   中东   观察员   坦克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