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访云盖寺

听朋友说,秦岭北麓老君顶脚下的云盖寺云遮雾罩,林木葱茂,溪水清澈,渊源流长,颇值一游。

假日里,好友相约去山中寻访。一大早,我们乘车来到川陕公路二十八公里青石崖附近的山脚下,抬望眼,满山碧绿,云雾环绕山尖,顿感心旷神怡,顺着山间的羊肠小道开始攀登,等我们兴致勃勃的登上山顶,一棵酷似黄山“迎客松”的松树,早已伸出了手臂,挺立在鸡头石旁迎接我们。极目远眺,云海滔滔,九曲的盘山公路忽隐忽现。一缕缕轻雾袭面而来,沁人心腑,滋润心田,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雾访云盖寺


翻过这道山梁,一条山涧欢快地和我们相逢,吮一捧泉水,甘甜清冽,掬一把溪水,洗去清尘。顺着潺潺的流水走进云淡雾薄的山谷。这里山花烂漫,美不胜收。草木的绿叶也绿的各不相同,从淡绿,油绿到墨绿,春意盎然。林中的布谷鸟儿在“布谷”“布谷”地欢歌,一种不知名的鸟儿叫声似人语“干啥嘞?”“干啥嘞?"我们赶忙应诺“看你呗!"“看你呗!"愉悦之情油然而生。这里我们邂逅一位采药老人,听口音是川陕交界一带的人,得知山中药材种类繁多,不仅有普通的,而且一些少有的像天麻,何首乌一类的也常能采到。

穿过山谷来到一片茂密的山林,云雾在葱郁的树叶上舒聚成“珍珠”,噼啪噼啪落下来。一尊石磨斑驳沧桑地坐落在林中,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曾几何时,这里是否也是一个“世外桃源”?

顺着山路爬上半坡,猛然抬头,只见一片芦花朵朵的芦苇摇电在迷雾之中,好似一群沐浴着的少女婀娜多姿,妩媚娇艳。芦苇的尽头便是云盖寺了,云在这里徘徊,雾在这里驻足,仿佛大自然对这座古寺情有独钟,送它一顶别具一格的“云冠”,寺名的由来也许因于此吧。寺前的石碑告诉我们,此寺始建千周泰,烟火旺盛干唐,清嘉庆年间曾有众人慕捐返修。当得知晚唐诗人贾岛曾在此隐居,其“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被人们传诵的《寻隐者不遇》就写成于此时,一种对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意油然而生,直透胸臆。

雾访云盖寺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遥想当年,一个风清月高的夜晚,诗人写下《题李凝幽居》,在长安城的官道上反复琢磨诗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推门”还是“敲门”撞到韩愈的仪仗队,韩愈得知后曰“敲”,两人结下了友谊,文坛传出了佳话,推敲从此也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行坐寝食都不忘作诗,苦吟实际上是用一番苦心在炼意、炼句、炼字,贾岛的作品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同样煞费苦心。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意境。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别具一格的这首《剑客》,诗人以剑客的口吻着力刻画“剑”和“剑客”的形象,托物言志书写自己心情。

与云盖寺比邻的老君顶,山顶有一山洞,云盖寺观菩池就孕生其中,洞中泉水清凉甘甜,顶上松柏苍劲,登高远眺,群峰尽收眼底,一览众山小。

带着花香,携着绿意,我们踏上归途。

如今正值盛夏,推荐朋友们来此消夏游玩。同时,品读诗奴贾岛的名篇名句。不亦乐乎?



雾访云盖寺


雾访云盖寺




雾访云盖寺

(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老君   月下   布谷   油然而生   芦苇   甘甜   溪水   林中   剑客   诗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