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健康饮食“二三事”

食物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基石”,然而由于老年人进食欲望减退、咀嚼功能下降、消化不良等特点,使老年人成为营养不良的高发人群。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的动态调查研究共纳入我国18个城市共34家医院的住院患者6638例,结果显示50%以上的老年患者入院时存在营养风险,其中30%以上存在中重度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将导致老年人抵抗下降、感染发生风险增加、并且加重原有疾病,最终导致死亡率增加,所以选择合理合适的膳食营养方式尤为重要。所以,老年该怎么吃?吃什么?下面让我们一一解答。

老年人健康饮食“二三事”


饮食四大方针

Four guidelines for healthy eating

1. 少量多餐细软,预防营养缺乏

每餐食量适宜,不过饱,适当增加每日餐次:推荐老年人采用正餐+加餐的进食方式,一种是三餐两点制:即除外早、中、晚三餐正餐外,在上午9:00即下午3:00左右各进行一次加餐;另一种为三餐三点制,即在三餐两点制的基础上,在晚上10:00左右增加一次宵夜。加餐的食物可选择水果、酸奶、点心、口服营养补充剂等简单方便、易消化的食物。

改进烹饪方法,制作细软、易于消化的食物,对有吞咽障碍的老年人,选择软食、半流质或糊状食物。

预防营养缺乏、进行合理营养补充,巧妙地搭配食材,不仅可以制作出风味独特的食物,还能更全面的摄入营养素。比如水果,杂粮“糊状化”:将质地偏硬的水果蔬菜可打成糊,五谷杂粮类用搅拌机打成粉,制作成米糊,或者与面粉一起做成杂粮面;食物之间“强强联手”:制作食物时多种类混合,如牛奶蒸蛋可进一步增加蛋白质含量,粥中加入蔬菜、肉沫这样一餐便可同时摄入碳水化合物、纤维素、蛋白质。

老年人健康饮食“二三事”

老年人健康饮食“二三事”


健康

饮食

2. 主动足量饮水,积极户外活动

主动足量饮水,及时地补充水分:老年人推荐每日饮水量至少1500-1700ml,以白开水或淡茶水为主,少量多次饮水,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在夏季和运动前后多喝水。而对于心脏、肾脏功能不全的老年人,饮水需结合具体情况而定。

尽量减少静坐时间,积极到户外活动,建议每天步行6000-10000步,或者每周至少有5天进行安全的中等强度运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10分钟,每周活动时间累计150分钟以上,运动方式可选择慢跑、游泳、体操、跳舞、骑自行车、网球、羽毛球、乒乓球、门球、保龄球、高尔夫球、太极拳等。


3. 延缓肌肉衰减,维持适宜体重

肌肉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延缓肌肉的衰减对维持老年人活动能力和健康状况极为重要。综合应用营养与运动结合的方式延缓肌肉的衰减:1)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动物性食物(鱼、虾、禽肉、猪牛羊肉等)、奶制品、豆制品都属于优质蛋白质,建议每天吃畜肉类50g,鱼虾、禽类50-100g,或者每天饮用300g鲜牛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或者每日摄入15g豆类约等于35g豆腐干/220g豆浆。2)多吃海鱼、海藻等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3)适当增加动物肝脏、蛋黄等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食物的摄入。4)增加深色蔬菜和水果以及豆类等富含抗氧化营养素食物的摄入。

老年人健康饮食“二三事”

体重是健康的晴雨表,老年人的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在理想体重的10%范围内属于正常体重,超出理想体重10%或20%以上为过重或肥胖,低于理想体重10%或20%以上则为消瘦及严重消瘦,体重不足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骨折、伤口愈合缓慢、易疲劳,而且对寒冷抵抗力下降;体重过重,也会导致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等)。消瘦的老年人可通过增加餐次(每日增加2-3次加餐)、适当吃点零食、适量运动来增重,而肥胖的老年人则需控制摄取的总能量、减少脂肪摄入、少喝含酒精饮料、坚持天天运动来达到减重的目的。对于超重和轻度肥胖的老年人不鼓励过度减重,对于肥胖的老年人也不能采取剧烈的方式在短期内降低体重。


4. 摄入充足食物,鼓励陪伴进餐

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和各种环境因素变化,满足老年人对能量、宏量和微量营养素的需求,保证供给足量和多种类的食物。

通过让老年人在温馨环境中用餐,与家人共同用餐、集体用餐、陪伴用餐,或自己制作食物、变换食物品种与烹饪方式等形式来愉悦用餐,以增强食欲,促进消化吸收,从而保障营养需求。


老年人健康饮食“二三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老年人   营养素   肥胖   蛋白质   饮水   三餐   体重   食物   营养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