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花了16年写成的历史小说,看到的不仅是故事,更是坚持

文|弥小木

最近收了一套很厚的书,关于历史的。这是一套关于秦朝历史的书籍:《大秦帝国》。厚厚的5本,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

因为平时有陪着孩子看童书,其中也有历史方面的书。给孩子的书,当然是图文并茂。哪怕是讲历史的童书。童书中,讲秦朝历史,是短短的几页纸。《大秦帝国》讲秦朝,厚厚的5本。看几页纸的秦朝,和厚厚5本的秦朝,感受很不同。

看这部花了16年写成的历史小说,看到的不仅是故事,更是坚持

《大秦帝国》是中国文明史领域的重要理论家孙皓晖,花了16年时间完成的一部秦朝历史小说。

每个人看历史,会有不同的感受。分享两点,我看这套书最大的感受。

看到了坚持的力量

作者孙皓晖,写这套《大秦帝国》,花的时间:16年。

16年,是什么概念?如果是一个孩子出生,就是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变成了一个少年。当父母的都知道养育一个孩子,花费16年的心力。哪怕不是做父母的,看看自己的成长,从婴儿变成少年,那也是很漫长的一个岁月。漫长到,可以发生很多的事情。

而孙皓晖,却把很宝贵的16年,花在了写一部书上。这份坚持,令人动容。尤其是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有人愿意花16年的时间,做成一件事。这份坚持,令人佩服。

静下心做好一件事,似乎是在少数人身上才能看到的品质。

一位医生分享过,现在学习中医,比以前方便很多。可是,现在面临的一个困境是,学习的资源太多,一个人很难再沉下心去学习、体会知识,这其中少了最宝贵的思考。少了思考,离真正学成也就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孙皓晖花16年写一部作品,除了对秦朝的热爱,更离不开自身的努力,而努力是一种天赋。

“努力是一种天赋”这个观点,是在阅读孙圈圈的《请停止无效努力》时看到的。对照成事的人,会发觉,确实如此。

从孙皓晖身上,看到了“努力的天赋”。一个人的天赋,包括了两个层面,一是能力,二是意愿。

孙皓晖有写作的能力,也有写《大秦帝国》的意愿。这份意愿是强烈的,强烈到他为了写成这部书,愿意花上16年的时间。

孙皓晖的这份意愿与行动,是“努力”的最好展示。

有一天,孩子和我聊,觉得自己身上需要提高的地方,是做事的坚持。聊完后,发出了“为什么坚持这么难呢?”的感慨。

连孩子都发现了坚持的难。做一件事,坚持一两天容易,坚持一两年或许也容易,但坚持一二十年却是难的。

说再多“坚持如何如何好”的道理,不如看孙皓晖用实际行动,花费的真实时间,写成的这套《大秦帝国》,来得有说服力。

能力有,意愿有,但愿意为了一件事而坚持,却不是人人都有的。看《大秦帝国》,似乎是在看历史,看故事,其实,更是在看一份“坚持”。

看到了不同的观点

对于秦朝的历史,孙皓晖有一份独有的感受。在《大秦帝国》里,他是这样说的:
感谢大秦帝国——我们那伟大的原生文明的创造者。感谢这种原生文明所蕴含的奋争精神与生命张力。这是我在写作《大秦帝国》的过程中经常涌动的骄傲与激情。

徐文兵在《黄帝内经说什么》中提到秦朝,形容秦朝的色调是以黑色为主。对于秦朝的制度,徐文兵老师说是不太认同的。

一个朝代,每个人会有每个人的感受。有自己的想法,也看看他人的观点,也是挺好的一件事。

看到一位医生分享,自己在看诊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位患者。明明来看中医,分析病情时,患者却在一一反驳。既然完全不信,又为什么要来看?这不是给自己、给医生添堵吗?或许这位患者,恰恰是因为他大脑中固化的知识储备,阻碍了他的新认知,这也是佛法中提到的“所知障”。

对事情,有自己的观点是必要的,但也可以听听他人的意见。

《大秦帝国》是一部关于秦朝的历史小说,阅读这套《大秦帝国》,看到作者孙皓晖的努力,也看到不同的情怀。

阅读是很私人的一件事,愿你的阅读,有所得。

大秦帝国 167.4 购买

我是弥小木,一位真诚的阅读分享者。欢迎关注,共同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秦朝   帝国   意愿   天赋   历史小说   患者   观点   努力   孩子   时间   故事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