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3个指标,远离糖尿病

抓住糖尿病的这个逆转黄金期!


掌握这3个指标,远离糖尿病

图片来源:摄图网


来源 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

特约撰稿人 张泰胜


临床工作中,「三高」一直都是民众口中的常谈话题,养生问题也必然会牵扯到三项指标。


其中,血糖高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看着这逐年上升的比例,大家须对糖尿病的发生重视起来。


笔者在日常体检或针对性检查中发现,患者血糖升高,但却没有达到糖尿病的标准。那么下一步基层医生需要做什么?如何去解释这个现象?这暗示着什么?


不妨就透过这几个小小的问题,引入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糖尿病前期」。


01

糖尿病前期也需要重视


任何疾病的发展,其实都是遵从一个非常简单的规律,即高危人群 亚健康或者前期 逐渐加重,形成慢性疾病。


糖尿病自然也不例外:高危人群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 糖尿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可长可短,持续时间不等,而且「隐匿性」极高,包括:


空腹血糖受损(IFG) 、糖耐量受损(IGT) 以及两者的混合状态(IFG+IGT),这两种状态其实就是在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高血糖状态。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定义百姓口中所说的血糖高这个含义:究竟是「糖尿病」,还是「糖尿病前期」?


对于一般的患者来说,他们所理解的血糖高可能就是糖尿病,但实际情况可能是糖尿病前期。


掌握这3个指标,远离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分类表


02

糖尿病前期高危人群,如何筛查?


上述我们提到糖尿病前期存在一定「隐匿性」,那么哪些人群需要进行筛查?和糖尿病一样,糖尿病前期高危人群如下:


掌握这3个指标,远离糖尿病

掌握这3个指标,远离糖尿病


注:BMI计算公式:体重(kg) 身高2(m) 单位:kg/m2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尿病前期患者几乎无「三多一少」症状,仅仅只是在筛查中发现。


因此,基层医生在日常的询问病史过程中一定要积极,比如基层医院或者社区具备「静脉血浆血糖」检测的条件,常规检查可有助于发现糖尿病前期的患者。


与此同时,检测血糖不仅仅局限在空腹血糖,可考虑随机或餐后2小时血糖,部分人群因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正常从而导致漏诊,发现血糖异常可考虑进行干预。


03

如何干预和逆转?


糖尿病前期是一个可被逆转的状态,因此糖尿病前期的患者面临3个结局:发展至糖尿病、维持此状态以或治愈。


糖尿病前期的干预和糖尿病患者并无太大冲突,围绕的核心主要还是:制造热量缺口和减少热量过剩,详情见下表:


掌握这3个指标,远离糖尿病

不同消耗量人群主食摄入量表


对于不同人群所对应的运动强度不同,大可不必短时间内加大运动量,造成不必要的运动外伤。持之以恒、规律的运动,才是我们所推崇的运动方式,


对于超重(BMI 24kg/m2及以上)的人群,运动更多的意义在于消耗热量,减少体重,减少内脏和皮下脂肪。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有助于降低血糖。


建议3-6个月内使初始体重至少下降5%,并长期维持在健康水平,每日 30 分钟中至高强度的体育运动。更提倡无氧+有氧方式的结合来持续进行。


运动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相应的关节,避免关节外伤或者肌肉拉伤,肥胖人士(BMI 30kg/m2)不建议以跑步、竞走、跳绳等这样需要过多膝关节支撑的运动去减肥,以骑行、游泳为主,待体重稳定下降至健康体重后可考虑更换运动方式。


掌握这3个指标,远离糖尿病

运动表格


参考文献:

[1]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2020年版) [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0.36(5):371-380.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中国 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 315-40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糖尿病   糖尿   血糖   热量   基层   体重   患者   人群   指标   状态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