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利用有规可循《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发布

保护利用有规可循《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发布

“北京中轴线”北起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天安门广场、正阳门,至永定门,贯穿北京老城南北,全长约7.8公里,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标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北京中轴线自元大都建都七百五十余年来,一直统领着城市功能与空间格局,是中国传统文化活的载体,东方文明古都规划建设的最高成就,在历代城市建设者的不断保护传承下,北京形成了气势恢宏、纲维有序的城市特色风貌。


2022年是中轴线申遗的第十个年头。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十年后的2022年5月25日,《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已由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的标志性成果,为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法治保障。


保护利用有规可循《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发布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通过制定条例来确定和规范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管理体制、保护措施、传承利用等内容,有利于提升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的层次和水平。加强对“北京中轴线”立法保护是申报世界遗产的基本要求和必要环节。条例的颁布无疑是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的“加分项”。


据悉,条例共五章三十一条,分为总则、保护规划和保护措施、传承利用和公众参与、法律责任、附则。《条例》的立法思路,一是对标国际公约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依法保障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完整性、真实性。二是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妥善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三是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解决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四是做好与城乡规划、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


保护利用有规可循《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发布


正如梁思成先生在《我们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中写的那样:“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城市有这样大的气魄,能够这样从容地掌握这样的一种空间概念。”“北京中轴线”是我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和城市建设的有机统一,是我国几千年来古都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缩影。“北京中轴线”及周边建筑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独具魅力的古都城市营造体系,蕴含着深厚的民族传统及历史文化,承载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



保护利用有规可循《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发布

图片由申遗办提供

作者 | 杨逸尘

编辑 杨逸尘

审核 王 超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保护利用有规可循《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发布

保护利用有规可循《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国家文物局   钟鼓楼   天安门广场   北京   文化遗产   古都   条例   年来   城市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