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身体健康

在《关于走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些设想》中讲到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身体健康,有的朋友可能会有疑惑,传统文化怎么和健康扯上关系了,在这里详细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与身体健康有哪些联系呢?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先明确一下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范畴。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范畴比较广阔,主要包括医学典籍、传统文学、宗教哲学、伦理学、地质地理典籍等,在此我主要分享三类经典著作:第一类是诸如《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之类的医学典籍;第二类是包含了先秦两汉文学、魏晋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名著;第三类是古典哲学著作,包含例如儒家的四书五经、《传习录》,道家的《道德经》,佛家的《金刚经》、《楞严经》等著作。接下来分类阐述一下三类文化典籍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说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身体健康

第一类各家经典著作中,与身体健康有直接关系的,那便是《黄帝内经》,它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也是蕴藏着无比深刻的养生智慧、养生理念。它以天人合一的观念和阴阳五行的理论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改善自我体质、调整体内阴阳平衡、维护健康的养生方法。在此,分享一下书中对养生之道的描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忠其天年,度百岁而去”,“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收,病安从来”。意思是,上古时代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效法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用保养精气的方法来调和养生,饮食有所节制,按照规律进行作息,精神和身体不要过度劳累,所以能够形体和精神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活到百岁才离开人世。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得了病再去治疗,就好像渴了才去钻井取水,要打仗了才去锻造兵器,已经迟了;最好的治病方式是不治已病治未病,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在身体发出不健康信号的时候就关注它,把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相信这种思想在当代对于指导我们保持身体的健康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此我只是摘抄了两句概括性句子,笔者本人也只能窥其一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详读一下《黄帝内经》,想必一定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对养生之道的理解。。

第二类是古典文学名著。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为历代儒客文人研习与推崇。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以及词、赋、神话传说故事等多种表现形式,在各种文体中,又有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使中国古典文学呈现出多姿多彩、壮丽辉煌的图景。传统文学涉及广泛,鉴于今天我要论证的是传统文学与健康的关系,今天我就先以唐诗为例,洞察一下唐诗与健康究竟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第一首诗是《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记得上学时课本里在古诗词下面都会备注一下作者的境遇,联想到作者当时流放后被大赦的境遇,虽然寥寥数语,但精妙的用词加上有节奏感的押韵,我们仿佛能够看到一叶扁舟穿梭在绿水青山之间的美丽画面,字里行间我们还能感受到作者对过往的释怀及现时的愉悦之情。

为什么说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身体健康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一首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是一首抒情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既描写了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将来聚首之时的幸福快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在一起,仿佛让我们感受到了时空的变幻。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有力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之情。

传统文学有时在记录美与乐,有时也在记录愁与忧,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他们都是在记录心灵的生活。记得《觉醒年代》里辜鸿铭这样说过,“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真正的中国人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过着心灵生活的人。中国人的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中国人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的心灵和理智的完美和谐”。中国的传统文学便是承担起了丰富中国人心灵生活的这一重任,他以精妙的文字记录了中华大地几千年来千千万万颗赤子之心,虽时过境迁,我们仍可以神交古人,在古典文学里把心打磨的晶莹剔透,让我们的精神永葆青春。

为什么说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身体健康

第三类是哲学著作。哲学是对基本和普遍问题研究的一门学科,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它囊括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对人类命运的关怀,致力于探索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可持续发展。健康应该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让我们看看是否能够在古典哲学书籍中能找到保持健康的方法

《大学》里面讲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做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止“我觉得可以理解为要对自己的能力和目标要有明晰的边界感,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想要什么、什么不能做、什么不能要,然后我们才能定下神来,安静的去思考,安静的去做很多时候感到心浮气躁,其中一个重大原因就是这也想要,那也想要,对自己的能力和目标没有清晰得认识。心能安静下来,我们的身体才能处于平衡的状态,中医养生理论告诉我们,平衡是金,身体处于平衡的状态,才能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

《道德经》第七章,“天地长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说天地长生久寿,因为其安静,施不求报,圣人也是如此。

再看《传习录》中<徐爱录>有这样一段,”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意思是一般人都会有私心,所以就要用格物致知的方式,克服私心、恢复天理。心体的良知再也没有什么障碍,充满心田,人的经络便畅通了,才能自如的工作生活。人的器官为什么会病变,从中医角度有两大原因,第一是气血不足,第二是经络不通。我们可以看到,“致良知”也就是保持善良有助于经络畅通,自然有助于身体健康了。

为什么说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身体健康

再说佛学,它是一门解脱的学问,它的内容浩瀚无边、包罗万象。笔者不是佛教徒,也只是读过《心经》、《金刚经》、《楞严经》《地藏经》几本经书,当然据说这几本也是最经典的经书了。个人认为,佛学是修心之学,偶尔读一下确实能够帮助我们找回一颗赤子之心、如如不动之心。《金刚经》有云,“不住相布施,福德不可思量“,我的理解是,一个人如果不图回报、不拘泥于形式的为社会做贡献,福气多到无法衡量。看样要想有福气,还是要多学雷锋、做好事、当好人。中国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德高望重,一生致力于弘扬佛法、利济群生,119岁圆寂。当然,选择诵读佛教经典,更多的是领略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当一个人能够参透了世间万物,自然能够养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从而笑看人生的种种得失。而这恰恰是高僧往往能够长寿的秘诀。

无论是儒学、道学、佛学,都是外界问题向内心寻求答案的学问,让我们心中装着他人,心里充满爱,并且不断的修正和打磨自己的内心,找回自己的赤子之心、天地灵性。记得听过道家这样一个观点,经络不通从根本上讲,其实就是心里有障碍了,心里有一处不通,身体就会有一处经络堵塞,体内的阳气就不能正常的传递到对应的器官,人就会容易得病。那什么东西会堵塞我们的心呢?怨恨恼怒烦、贪嗔痴慢疑,这些就是堵塞我们清净内心的罪魁祸首。所以,我们要解除身体的疾病,首先就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清净之心

传统文化有助于身体健康,但在我看来这只是传统文化能带给我们福祉的很小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能够增加我们的智慧,让我们对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内心之间的关系有着更加深刻、更加清晰的认识和定位,指导我们如何面对自我、面对他人、面对社会,从而致力于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黄帝内经   传统文化   经典著作   赤子之心   经络   典籍   身体   精神   健康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