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中风?一味中药要常吃,两个穴位一定要常按

大家好,今天来说下中风如何预防的问题。

说起中风,实在太常见了!据统计,在中国,中风的死亡率在所有疾病中排第 2 位,每 16 秒就有一个中国人死于中风。有人将其称为危害健康的“第一杀手”!轻则会导致瘫痪,重则会失去生命!

怕中风?一味中药要常吃,两个穴位一定要常按

中风高发于中老年群体。夏日炎炎,室内外温差大,容易引发高血压、中风、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家里有老人的千万要提高警惕了!

脑梗死、脑出血都属于中医学“中风病”范畴,多发于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劳逸失度、情志不遂、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等触发,引起阴阳失调,血随气逆,肝阳暴亢,内风旋动,夹痰夹火,横窜经脉,蒙蔽神窍而发病。中医学博大精深,历来强调“治未病”的理念,主张结合病人辨证虚实寒热,例如肝阳上亢的病人往往出现头面红赤,就应该滋阴潜阳,此时主要矛盾是在滋阴以潜阳,等阳潜后可以考虑在辩证基础上使用滋补肝肾之品长期调理。

怕中风?一味中药要常吃,两个穴位一定要常按

中风能防能治,今天推荐的小方法特别适合那些肝阳上亢的朋友!

一、防治中风的奇药,天麻

人体阴阳、气血不平衡导致气血逆于上,引起中风发作。天麻可以平抑肝阳,让上亢的阳气得以控制。同时,阳亢容易生风,天麻还有熄风止痉的作用。

怕中风?一味中药要常吃,两个穴位一定要常按

天麻可以入药防治中风,需找专业医师具体辩证后服用;日常的话推荐的家庭食疗方,天麻鱼汤,鲜天麻配合鲜美的鲤鱼做成美味的鱼汤,爱发脾气的朋友们可以试一试。


二、防治中风的奇招,按摩穴位

用砭石按摩锥按压太冲穴、太溪穴可以起到防治中风的作用。

太冲穴、太溪穴分别是肝经原穴和肾经原穴。原穴是精气输送和留止的地方,脏腑功能的失调造成原穴处疼痛。按摩原穴可以防治肝阳上亢引起的中风危机。

怕中风?一味中药要常吃,两个穴位一定要常按

太冲穴:在足部第一跖骨和第二跖骨结合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砭石按摩锥按压5到10分钟,双脚都要按压,力度以舒适为度。一天3次,如果脾气大,可以多加几次哦~按压此穴位有平肝潜阳、疏肝的作用。

怕中风?一味中药要常吃,两个穴位一定要常按

太溪穴:内踝尖和跟腱中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砭石按摩锥按压5到10分钟,一天3次,双脚都要按压,力度以舒适为度。太溪穴是肾经上的穴位,有滋肾阴的作用。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所以在滋肾的同时也能滋肝。

提醒:导致中风的原因不止肝阳上亢,还有其它原因,比如瘀滞,具体还请就医辩证调理和预防。

怕中风?一味中药要常吃,两个穴位一定要常按

除了以上几点妙招,日常预防就是常运动、控血压、不吸烟、不喝酒。当然如果能把其他的方面也做到更好,如果做不到,退而求其次,也一定要做到以上 4 点。

重视中风先兆,可有效地预防中风发生

在中风发生前的数日或数月内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先兆症状。因此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如果出现下列先兆,如单眼一过性发黑、频繁打哈欠、眩晕、手足麻木等。此时因为元气不足于内,营卫之气也必然虚弱,头部和四肢的血液得不到强有力的气的推动,必然流动缓慢而容易导致气血不足的征象。及时服中药、针灸可以有效地预防中风的发生。

最后,愿看到本文的所有人都运动起来,预防中风,保持健康的身体!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吧,若有相关问题都可在评论区留言,会一一回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穴位   太溪   砭石   跖骨   太冲   天麻   鱼汤   先兆   气血   中药   作用   两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