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对孩子有没有副作用?

当孩子的行为或者语言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是否需要用惩罚手段?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理智的父母会选择把惩罚放在最后使用,即已经考虑实施了其他实用而不令孩子讨厌的干预策略后,仍然不能有效的减少/解决问题时,才有使用惩罚的必要,因为惩罚本身具有很多副作用,使用时应多加考虑。

惩罚,对孩子有没有副作用?

惩罚是施加给孩子的厌恶刺激,只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孩子需要疏散心中的不快才能恢复正常的心态,因此,每个孩子疏散心情排压的方式都不一样,有时候可能还会出现一些不健康的状态,这需要每个家长的密切关注。

胆子小性格内向的孩子,往往在受到惩罚后会以哭泣等自我封闭的方式排泄压力,对于不良反应要密切关注,不可让孩子泛化为恐慌和畏惧的心理。

自尊心强烈的孩子往往被惩罚后,攻击性会增倍产生,会将怒气发泄到人或物上,而且不会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作为家长,一定要防止孩子发泄时伤到自己或别人的安全。

惩罚,对孩子有没有副作用?

一些聪明的孩子可能会因为逃避惩罚而去用谎言保护自己,这时,就需要家长善于识别了,但是要注意尺度,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惩罚的副作用我们要避免一定要谨记:适可而止,既往不咎。

可见,“打是亲,骂是爱”骗了太多的人。很多人长大后回忆过去,都觉得小时候被父母严厉管教是件特别幸福的事情,严厉教育下的自己才有如今美好的人生。虽然孩子时期很难理解父母的教育方式,长大了、成功了,就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爱。

对于孩子的严厉教育,这仅限于成年人理解的方式,超越了小孩子的年龄特点。理解这种情感表达方式需要成熟的逆向思维,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是太难了,无法去理解。

惩罚,对孩子有没有副作用?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孩子的具体形象思维发达,抽象逻辑思维还未成熟,在他们的思维活动中,打骂就是打骂,把打骂理解成爱是不可思议的。经研究表明:长期生活在批评惩罚环境中的孩子容易形成两种性格,一种是自卑与退缩,另一种是攻击与暴力。

相信很多父母都明白这些道理,可是遇到了愤怒的事情时,处理方法往往是自己最不想要的。我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父母和准爸爸准妈妈们,能做到遇事冷静对待,对孩子正面引导,不要对孩子造成心理负担和情感上的伤害。

编辑:最美洋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副作用   儿童心理学   洋县   孩子   自尊心   严厉   家长   父母   方式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