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见证露营从小众成为顶流,“风格露营”不只是一门生意

从一位资深露营玩家,到“风格露营”的组织者,太格有物创始人徐虎见证了露营在中国从“小众”晋升“顶流”的过程。

现代露营文化的历史并不长。1908年,热衷自行车旅行、会亲手制作帐篷的英国裁缝托马斯写了一本《露营者手册》,分享了自己多年积累的露营技巧和经验。在那个汽车还没普及的年代,露营爱好者只能用自行车、独木舟、小艇、马拉大篷车或者步行的方式携带装备,用帆布在不同的地形上支起山脊帐篷。

十多年前,徐虎开始了传统露营、户外运动和复古骑行,他喜欢的事物,多少跟“现代露营之父”托马斯有些重叠。积累了经验之后,他想要组建一个平台,把全国各地的露营爱好者挖掘出来,让大家从孤独的状态聚合在一起,交流分享。

2012年,他离开互联网行业,创立太格有物APP。太格曾以自行车生活媒体的形式组织起500多人,进行北京复古骑行。那次庞大的活动吸引了上百家媒体关注。那之后,太格的社群平台逐步扩大,围绕露营文化,凝聚起一个稳固而多元的新生活方式群体。

他见证露营从小众成为顶流,“风格露营”不只是一门生意

这几年,徐虎组织了四场大规模的“太格露营”,参与者包括来自全国各地的露营玩家多达上万名。在“太格露营”现场,设计师、艺术家、咖啡师、花艺师、美食美酒达人等不同领域的玩家贡献出各自才能,形成了一个“生活风格市集”,从露营帐篷装备、户外家具、Vintage家具、复古杂货、时髦穿搭到美酒咖啡,无一不包。

这帮会玩又愿意分享的人,在一个聚集了同样爱好者的圈子里,将“风格露营”塑造成一种全新的户外露营生活方式,更像是“露营”主题下一场沉浸于自然的生活节。

尽管露营火了,但中国的“风格露营”还处于起步阶段,能将“风格露营”做成品牌的,国内仅有太格、天开等寥寥几家而已。

所谓“风格露营”,在徐虎的解释里,比传统露营的概念更广泛,它囊括了露营、穿搭、美食、徒步、登山、钓鱼、独木舟、摄影、音乐以及手作等众多活动,既包含了“精致露营”和“搬家式露营”,也是一种与户外和精致审美相关的生活方式。

“露营的火爆在我们的预料之中,但人群增长到如此巨大的规模,还是在意料之外。”徐虎告诉第一财经,露营在这几年迅速破圈,不同年龄层和职业群体玩家涌入,人们争相购置时髦的露营装备拍照晒到朋友圈,露营的相关消费也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一环。

露营火爆,资本入场,给从业者带来很多机会,也让徐虎有了更多反思,“风格露营大众化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大家去正确认知和体验这一文化,而不是在新鲜感过后,又去追逐新的流行文化,最后变成露营生意(而已)。”

【对话】徐虎:安全是体验露营的重中之重

第一财经:早在2016年,“太格周末”就发起过Cool Camping等线下活动,那时候国内的“风格露营”是什么状态?

徐虎:那时候还在启蒙阶段。大家对于露营装备的学习,始于国外的网站和杂志,然后在国内进行不断尝试,结合国情去融入和探索。

当时入驻国内的户外品牌不多,能买到的装备也比较少。代购也有一些困难,只能一点点收集。在真实体验的过程中,也要根据不同的露营环境,去创造玩法,解决户外复杂的问题。

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不断犯错中去总结和分享经验,制定规则,避免后来的玩家犯同样的错误,同时和我们一起遵守规则。

第一财经:2019年开始招募露营玩家,你看到了什么趋势?来的玩家都是什么样的人群?

徐虎:第一次来参与的玩家还是以创意界人士居多。让我们意外的是,第二次现场就来了2500多人。这些玩家来自各行各业,有和朋友来的、有带父母和孩子来的,有带爱人来的,大部分人对“风格露营”没有很深的了解,就是想去尝试、了解和体验露营文化。

他们来了现场也不需要引导,像是无师自通,不管装备如何,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活动结束后,很多人来咨询下一次活动什么时候举办,这个现象让我很坚定地相信,“风格露营”这种文化一定会变得火热。

第一财经:以前我们说到露营,总是具有男性、户外的调性,但今天我们再谈论露营,想到的是社交网络,比如露营场景在小红书、朋友圈的爆火。你怎么看露营在中国变得大众化之后的特征?

徐虎:之前有朋友分享过一个观点,任何文化或者当下火热的运动,假如十年之后他依然在体验,甚至可以很轻松地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那说明他是真的喜欢,而不是跟风。

“风格露营”本身就具备很强的社交属性,很多人在体验露营之后,跟我们分享了很多故事——因为一次露营,父子间的亲情更浓了,男生对女生表达了爱意,父母带着孩子露营改变了教育方式,邻帐的陌生人因为分享美食而成为朋友。

我相信,这些故事依然在不断发生。但是回归到线上社交平台之后,露营的“社交”属性又变成了另外一种方式:有人分享装备,有人分享露营知识经验,有人展示户外生活的美好,也有人把露营当作一种流量密码甚至商业工具。

他见证露营从小众成为顶流,“风格露营”不只是一门生意

第一财经:美国的露营历史是伴随着汽车普及开始的,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也达到了露营人数的巅峰,日本的精致露营风靡于2015年前后。相比之下,你对中国露营的历史和过程有什么观察?

徐虎:“风格露营”本身就是一种舶来文化,国内更多是在欧美和日本发展成熟之后,汲取他们的经验和文化,衍生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一套露营经验体系。

这几年,“风格露营”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是摸索阶段,我们每周都在尝试不同的玩法和装备,实验哪个更适合自己。

其次,大家经历了重装“搬家式露营”的阶段,那时候是场景怎么精致就怎么搭建。接下来又进入玩法探索时期,我们把穿搭、音乐、独木舟、飞盘、瑜伽、骑行、Bushcraft等非常多的玩法和文化融入了进来。

那些最资深的玩家开始进入了“轻露营”的状态,比如只携带少量精致的装备去户外,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大自然,享受自然。对于大众来说,则是刚刚入场。

从商业创意层面来说,这里面有一个独立的支线在一直发展。比如国内的户外露营装备店铺,无论线上线下都越来越多。其次,国内自主的露营装备和服饰品牌、包括专业营地数量都越来越多。

他见证露营从小众成为顶流,“风格露营”不只是一门生意

第一财经:上海与北京的露营市场相比有什么差异?

徐虎:如果拿性格来比喻的话,北京和上海有很大不同。对待同一种文化,北京人更喜欢钻研,简单说就是认准之后死磕到底。上海人的性格更喜欢追求新的,比如有一个文化正在流行,他会喜欢一段时间,但假如有新的文化诞生,他会接触追求更新的。

这两个城市各有优势,上海的地貌丰富程度不如北京,但是从植被环境和水域资源来说更为怡人。上海更多还是以露营营地的体验为主,或者去到周边的杭州和苏州。

第一财经:当露营被大众、资本关注,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对露营在中国的未来发展,你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徐虎:有两个问题是绝对需要重视的:第一是安全问题,这是体验露营的重中之重。但因为不涉及任何利益和金钱,且反消费主义,所以真正去持续分享安全问题的媒体、商家、企业、个人,相对还是较少。露营的安全问题是需要时刻去普及的。

第二就是环保问题,如何做到“无痕露营”。今年“五一”之后,很多新闻报道都涉及了垃圾乱扔、破坏当地环境和草地的问题。今天我们开始进入全民露营的时代,每个人对环保的认知不一样,难免会带来很多环保问题。对大众来说,加强“无痕露营”概念很有必要。任何文化想要健康发展下去,都要满足可持续性,我们在露营时遵守自然法则、保护环境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尊重和善待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4-09-06

标签:风格   小众   玩法   中国   见证   户外   生意   装备   玩家   经验   国内   财经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