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们不得不提防的“隐形糖”

糖友们不得不提防的“隐形糖”

比起那些尝起来甜甜的食物,生活中那些不易感知的“隐形糖”更容易让人糖摄入量超标。糖友们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防“隐形糖”,莫让糖超标。

一、烘焙食品(面包、饼干、糕点等)

很多人吃烘焙食物时感觉并不是很甜,甚至还感觉比较咸。这只是因为烘焙食物在制作过程中不仅加了糖,还加入了食用盐。蛋糕、面包等糕点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添加大量糖,以此来保证产品的松软和口感,含糖量一般在15% 20%,即100克面包就含有15克 20克糖。一些家庭选择自制糕点,虽然控制了糖的添加量,但其实含糖量也并不低,因为面包本身的淀粉含量就不低。而很多糖友们认为自制的糕点不含糖或含糖量低,就会毫无忌讳地吃,这大大加重了糖友们的负担。

糖友们不得不提防的“隐形糖”

糖友们在买烘焙类食物的时候,一定要先看配料表,配料表中的成分是按照含量高低排列的,如果配料中的白砂糖、麦芽糖等排名比较靠前,就一定要慎重选择!

二、含糖饮料(碳酸饮料、果汁、乳制饮料等)

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隐形糖。大多数糖友在喝碳酸饮料时没有明显感觉到有甜味,但大多数的饮料都含有甜味剂,里面添加了各种色素、香精、食品添加剂,若大量饮用,会摄入大量隐形糖。当然,含糖饮料不仅仅是指碳酸饮料,还包括果汁,咖啡,茶,牛奶等,日常生活中,很多饮料喝起来并不甜,但是含糖量却非常高。我们喝一瓶含糖饮料摄入的含糖量,远远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日糖摄入量,还有一些看起来似乎健康的乳酸菌饮料、蜂蜜柚子茶等,其实也添加了大量的糖来调和口感。一般乳酸菌饮料的含糖量可以达到15克/100毫升 20克/100毫升,这实际上就是如假包换的糖水。

糖友们不得不提防的“隐形糖”

三、酱汁调料(蚝油、辣椒酱、沙拉酱、老干妈等)

做饭时放入各种各样的调味料会让食物更加美味,但糖友们这类食物最好少量食用。因为调味料当中也会含有隐形糖,只是酱的本身掩盖了糖的甜味,所以我们吃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感觉。无论是中式的辣椒酱还是西式的意大利面酱,为了口感好都会添加白砂糖提味,例如老干妈每100g约含糖量5.6g;隐藏得更深的是蚝油,含糖最高的蚝油,每100g中约有26.2g糖

糖友们不得不提防的“隐形糖”

四、加工麦片(水果燕麦等)

燕麦营养丰富,饱腹感强,升糖指数比较低,是一种很好的粗粮,但是有些商家为了燕麦的口味,在加工制作过程中选择精加工方式。这种制作方式不仅降低纯燕麦的原始度,膳食纤维含量明显下降,而且有的还会加入大量糖果干等,增加含糖量。还有些商家,在包装袋上写着“无蔗糖”,但是在加工的时候会添加一些麦芽糖,本质上都是糖。

建议糖友们在购买燕麦的时候,一定要看一下配料表,营养成分中,膳食纤维含量保持在50%左右,尽量选择最原始的麦片。

糖友们不得不提防的“隐形糖”

五、“无糖”和“低糖”食品

市场上常见的宣称无蔗糖的产品,和“无糖”并不是一回事。无蔗糖只是没有添加蔗糖,但糖类家族里还有很多其他形形色色的糖类成员。另外,宣称“无糖”的产品,也并不一定真正无糖,只是每100克食品中的糖含量小于0.5克。“低糖”食品是指每100克食品中的糖含量小于5克。实际上,为了追求口感,很多商家选择使用人工甜味剂,虽然用量小、热量低,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长期大量摄入人工甜味剂同样可以引发健康问题

糖友们不得不提防的“隐形糖”

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想要获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

资料来源:转自文糖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调味料   蚝油   蔗糖   糕点   碳酸   口感   含量   饮料   食物   含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