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古今研究:芭蕉

芭蕉:为芭蕉科植物芭蕉(《中药大辞典》)


中药古今研究:芭蕉

一、典籍摘要

1.《本草再新》:“芭蕉叶味甘苦,性大寒,无毒。入心、肝二经。治心火作烧,肝热生风,除烦解暑。”

2.《中药大辞典》:“芭蕉叶甘淡,寒清热,利尿,解毒。治热病,中暑,脚气,痈肿热毒,烫伤。”

“芭蕉花甘谈微辛,凉。化痰软坚,平肝,和瘀,通经。治胸膈饱胀,脘腹痞疼,吞酸反胃,呕吐痰涎,头目昏眩,心痛怔忡,妇女经行不畅。”

“芭蕉子子生食:大寒;仁:性寒。子生食,止渴润肺。蒸熟暴之令口开,春取仁,食之,通血脉,填骨髓。”

“芭蕉根清热,止渴,利尿,解毒。治天行热病,烦闷,消渴,黄疸,水肿,脚气,血淋,血崩,痈肿,疔疮,丹毒。”

“芭蕉油清热,止渴,解毒。治热病烦渴,惊风,癫痫,高血压头痛,疔疮痈疽,汤火伤。”

3.《现代实用中药》:“芭蕉叶利尿。治脚气,外用消痈肿。”“芭蕉根利尿。治水肿脚气。”

4.《中国药植图鉴》:“芭蕉叶皮及叶:敷蜂、虻刺伤处,可止痛,并有止血作用。”

5.《中华本草》:“芭蕉叶味甘;淡;性寒.归心;肝经.清热;利尿;解毒。主热病;中暑;水肿;脚气;痈肿;烫伤。”

“芭蕉花味甘;微辛;性凉。归心;肝;胃;大肠经。化痰消痞;散瘀;止痛。主胸膈饱胀;脘腹痞疼;吞酸反胃;呕吐痰涎;头目昏眩;心痛;怔忡;风湿疼痛。”

“芭蕉子归肺;心;肾经。止渴润肺;通血脉;填骨髓。”

“芭蕉根味甘;性寒。归胃;脾;肝经。清热解毒;止渴;利尿。主热病;烦闷消渴;痈肿疔毒;丹毒;崩漏;淋浊;水肿;脚气。”

“芭蕉油味甘;性寒。心;肝;胃经。清热,止渴,解毒。治热病烦渴,惊风,癫痫,高血压头痛,疔疮痈疽,汤火伤。”

6. “芭蕉油冷,无毒。治头风热并女人发落,止烦渴及汤火疮。”

7.《滇南本草》:“芭蕉花暖胃,散痰,软坚。治寒痰停胃,呕吐恶心,吞酸吐酸。”

“芭蕉花味酸、咸,性温。主治寒痰停胃,呕吐恶心,吞酸吐酸,反胃吐呃,饮食饱胀,呕吐酸痰,胸膈胀满饱闷,胃口肚腹疼痛,暖胃散痰。”

8.《分类草药性》:“芭蕉花治头眩昏,气痛,散血。”

中药古今研究:芭蕉

9.《岭南采药录》:“芭蕉花治红白痢,能通经。”“芭蕉油外涂痈疽,结核热。”

10.《食疗本草》:“芭蕉子(生食)止渴润肺,(蒸熟取仁)通血脉,填骨髓。”“芭蕉根主黄疸。”

11.《本草图经》:“治暗风痫病,涎作晕闷欲倒者,饮之得吐便瘥。”

12.《贵州民间方药集》:“芭蕉根通便秘。”“芭蕉油治中耳炎。”

13.《四川中药志》:“芭蕉油内服一小碗治红丝疔疮;外擦脑顶,治高血压头痛。”

14.《日华子本草》:“芭蕉花治心痹痛。”“芭蕉根治天行热狂,烦闷,消渴;患痈毒并金石发、热闷口干人,并绞汁服;肿毒游风,风疹,头痛,并研罯敷。”

15.《本草从新》:“芭蕉根甘大寒泻热解毒。治一切肿毒,发背欲死,亦游风疹,风热头痛,产后血胀,消渴饮水,天行热狂,血淋涩痛,疮口不合。”

16.《得配本草》:“芭蕉根多服动冷气。胃弱脾弱,肿毒系阴分者禁用。

17.《本草备要》“芭蕉根味甘大寒。治天行热狂,烦闷消渴,产后血胀(并捣汁服),涂痈肿结热。”

18.《本草撮要》:“”芭蕉根味甘大寒。入足太阴厥阴经。功专治一切肿毒发背欲死、赤游风热头痛,捣烂涂之。产后血胀,捣汁温服二三合。渴热发狂,生捣汁,时饮一二合。得旱莲草治血淋涩痛,又方以汁涂疮口即结疤。

19.《药性切用》芭蕉根味甘大寒,泻热解毒,宽胀消痈。捣汁用。

二、现代研究

1.成分:根茎含水分14.86%、灰分1.82%、1%盐酸可溶物11.01%、粗蛋白质1.19%、粗纤维素49.69%。

中药古今研究:芭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芭蕉   惊风   本草   痈疽   大寒   热病   脚气   高血压   烦闷   古今   头痛   中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