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猜测:太阳系诞生早期,可能有两颗恒星,另一个在哪里?

当人类走出地球之后,我们看到了另一个更加广阔的家园,那就是太阳系。太阳系给了地球稳定的生存环境,是人类另一个意义上的家园,对于这个家园,我们现在真正了解吗?

事实上,人类对于太阳系的了解并不多,虽然我们身处于太阳系,可以用天文望远镜或者探测器观测太阳系的情况,但是受限于科技,我们能够探索了解的范围非常有限,太阳系的边缘情况我们了解得很少,尤其是柯伊伯带的外围是什么样子?目前基本不知道。

曾经的科学家认为,太阳系的范围就是在柯伊伯带,走出柯伊伯带就走出了太阳系,可是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提升,科学家发现柯伊伯带之外,似乎还笼罩着一个更加神秘的区域,我们称之为奥尔特云。

科学家猜测:太阳系诞生早期,可能有两颗恒星,另一个在哪里?


科学家的观点认为,奥尔特云的半径范围达到了一光年,里面有着数不尽的各类天体,进入太阳系的彗星有可能就是来自于这里。当然,对于奥尔特云是否存在,目前也没有确定的证据,毕竟从太阳系内观测,很难真正看清太阳系的真面貌,正如我们站在地球上,永远也不可能知道地球长什么样,只有真正走出地球,从太空中才能够直观地看清地球的样子。

我们想要看清太阳系的真面貌,或许也只有等到哪一天走出太阳系,从太阳系外的星际空间就可以看清太阳系。不管太阳系的真实面目是什么样,它依然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要了解它,不断揭开太阳系的历史,尤其是早期太阳系的真实情况。

科学家猜测:太阳系诞生早期,可能有两颗恒星,另一个在哪里?


根据目前的研究认为,太阳系的前身是一个太阳星云,大约50亿年前,太阳星云的中心诞生了太阳,后来又一步步演化,诞生了众多的行星。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认为,早期的太阳系可不是只有八个行星,而是多达上百个,后来在不断地碰撞过程中,只留下了八个,也就是目前的八大行星。

在我们的认知里,太阳系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只有太阳这一颗恒星,可是根据科学家对宇宙的大量观测发现,类似于太阳系这样的单星系统在宇宙中反而是非常少见的,一半以上的恒星系统都属于双星系统,还有少量的三星系统。

科学家猜测:太阳系诞生早期,可能有两颗恒星,另一个在哪里?


太阳系的邻居比邻星系就是一个三星系统,由三颗恒星共同管理,难道我们的太阳系如此特殊?来自美国哈弗大学的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太阳系诞生的早期,有可能也存在着二颗恒星,是一个双星系统,一个是我们的太阳,另一个则是一个质量比较小的红矮星。

后来随着太阳系的不断演化,这个红矮星不如所踪,太阳系也变成了单星系统。如果曾经的太阳系真的是一个双星系统,那么另一颗恒星去了哪里?恒星不可能无故消失,它的质量也让自身处于绝对的优势,不会被行星碰撞而毁灭。

如果太阳系曾经有两颗恒星,另一颗的去向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离开了太阳系,另一种则是隐藏在太阳系边缘的某个地带,到底是哪一种可能?还需要我们更多地探索研究。

科学家猜测:太阳系诞生早期,可能有两颗恒星,另一个在哪里?


如果消失的恒星还在太阳系,那么它会位于哪里?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前几年的时候,科学界提出一个猜测:在太阳系的边缘有可能还存在着一个大天体,它的质量不亚于木星。

科学家之所以提出这样的猜测,并不是没有丝毫的根据,而是通过太阳系边缘一些天体异常的运行轨道得出的一个结论。我们都知道,虽然宇宙浩瀚广阔,不知道范围有多大,但是整个宇宙的运行是非常有规则的,尤其是天体的运行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按照某种运行规律有序地运动。

科学家猜测:太阳系诞生早期,可能有两颗恒星,另一个在哪里?


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天体运行系统,根据这个运行规律,就可以探索寻找恒星,行星等天体,每一个行星的运行轨道都是可以天体运行理论算出的,如果这个天体的运行轨道跟算出来的不一样,那说明在它的附近还有另外一个大的天体影响了它的运行轨道。

根据天体运行规律,科学家在土星之外先后发现了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伴随着冥王星的现身,我们对太阳系边缘的天体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通过研究计算冥王星的轨道,科学家惊奇地发现,它的运行轨道同样跟算出来的不一样,这说明在它的外围应该还有一个更大的天体存在。

科学家猜测:太阳系诞生早期,可能有两颗恒星,另一个在哪里?


事实上,太阳系边缘轨道异常的天体并不只有一个冥王星,根据多年的观测,科学家发现在柯伊伯带有多颗天体存在运行异常的情况,种种的迹象都表明,在太阳系的外围是存在一个质量特别大的天体,正是它的存在,影响了多个天体的运行轨迹。

科学界普遍认可这个巨大质量天体的存在,一直在努力寻找它,那么它的真身会是什么?最初的时候,科学家认为这应该是一个质量比木星还要大很多的气态巨行星,后来又有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它有可能是一个原初黑洞。

科学家猜测:太阳系诞生早期,可能有两颗恒星,另一个在哪里?


随着对这个大质量天体的研究探索,来自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的科学家们也提出了完全不同于以上两个观点的结论,认为这颗未知的大质量天体,有可能是一颗发育不完全的恒星,也就是褐矮星。

褐矮星的质量介于行星和恒星之间,被科学家称之为演化失败的恒星,它的内部同样进行着核聚变,只不过强度比较弱,从而导致褐矮星发出的光是非常暗淡的,并不容易被我们发现。

可能有朋友会说了,银河系范围内的褐矮星也是不少的,我们通过天文望远镜也观测发现了一些,为什么离我们如此近的一个褐矮星,反而发现不了?其实这跟我们目前的观测方法有关,我们现在要观测发现某颗恒星或者行星,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凌日法,也就是恒星发现的光能够到达我们的观测设备境头里。

科学家猜测:太阳系诞生早期,可能有两颗恒星,另一个在哪里?

如果恒星发出的光被尘埃或者其他的天体安全挡住了,没有一丝光能够反射到天文望远镜的镜头,那目前区域就是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太阳系的外围区域是奥尔特云,这里不仅有大量的小天体存在,而且还有大量的宇宙尘埃。

褐矮星如果在这里,它被尘埃和小天体遮挡,再加上本身发出的光非常微弱,让它本身完全处于黑暗之中,我们的观测设备就会失效,无法找到它的踪迹。

科学家猜测:太阳系诞生早期,可能有两颗恒星,另一个在哪里?


当然,对于太阳系外围存在一个未知的巨大天体,目前也只是一种推测,是否真实存在,还需要真正的观测数据。而以目前人类的天文望远镜水平,很明显是极难发现它的,或许只有等待更为强大的天文望远镜出现,才有可能观测到这个未知天体,那个时候我们就会知道它到底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三星   太阳系   恒星   双星   科学家   天文望远镜   天体   行星   轨道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