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中国人,就得这么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

每天最头疼的问题:吃什么?怎么吃?


时隔六年,今天(4月26日)终于等到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发布。如果你想学习营养学的基本知识,调整自己的饮食,那么我极其建议你买一本《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食栗派整理了指南的重点内容、新变化,以及营养师对指南的解读,一起来看看吧。



咱中国人,就得这么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

新版膳食指南8大准则


咱中国人,就得这么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


咱中国人,就得这么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


咱中国人,就得这么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


咱中国人,就得这么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


咱中国人,就得这么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


咱中国人,就得这么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


咱中国人,就得这么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


咱中国人,就得这么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



咱中国人,就得这么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

有什么变化?


给大家画重点来了:


变化一:从“推荐”到“准则”,加大了力度


从2016版本的膳食指南,讲的是“6条核心推荐”;2022版,升级为"8条准则”。


数量增加了,而且从“推荐”到“准则”,力度加强了,也暗示着膳食指南的可信度增加了,背后的证据支撑更强了。


吃饭的问题,要重视啊!


变化二:食物种类、数量推荐上的变化


咱中国人,就得这么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


1. 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就像衣服、房子都要讲究设计,饮食对健康如此重要,更加需要、也值得你花心思精心的规划。


主食一定要吃;除了主食之外,一餐饭还要有富含蛋白质的豆、鱼、肉、蛋,还有蔬菜,合理搭配。


2. 强调每周至少吃2次鱼


“每周至少吃2次鱼”的建议延续了上一般的推荐并在宝塔上单独列出来了。


中国人吃猪肉多,吃鱼等水产少,而相比猪肉,鱼是更健康的吃肉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较低脂肪,还有不饱和脂肪酸,对减肥人士、心血管疾病患者都友好。


3.鼓励吃全谷物


2022版膳食指南,把鼓励全谷类摄入写入了8条准则,建议每天吃50-150g全谷物和杂豆。


杂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营养比精制米面更全,但很多人都吃不够。


其实,把这些食物加入饮食很简单,小栗子给大家举几个栗子:



咱中国人,就得这么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


4.奶类:每天300毫升以上


牛奶是最理想的补钙来源,2022版本推荐每天相当于300~500g奶;喝的比较多,一天超过500g,建议选择低脂奶、脱脂奶。


鲜奶、常温奶、酸奶、奶酪、奶粉都可以。


5. 增加了针对“老老人”的饮食指导


想必大家都有体会,身边长寿的老年人越来越多。针对这种情况,2022版的膳食指南及时增加了针对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指南内容。


年轻人,要注意“别多吃”,而对于80+的老年人,建议“能吃多少你吃多少”,尤其是优质蛋白的摄入。


对于“老老人”来说,最重要的是预防营养不良和衰弱。老年人自身和家属要注意定期称体重,如果BMI 20,则需要找营养专业人士和医生评估营养状态,及时发现有无营养不足的问题。


更多关于老年营养的内容,请点击

老年人营养指导1

老年人营养指导2


6. 盐


2022版膳食宝塔提高了“限盐”的目标,从原来的每天 6g盐到现在的每天 5g盐,和世卫组织(WHO)的推荐保持一致,达标的中国人不到20%,大家平均吃盐量在10g左右,确实要控制一下。


除了少吃加工食品、腌制食品,购买加工食品是注意看标签,选择钠(盐)少的产品之外,在家做饭也要注意。


盐、味精、酱油、各种酱等都含盐,别重复加;可以选低盐调料,比如低盐酱油;多用葱姜蒜、辣椒、胡椒、罗勒等香辛料给食物调味。


变化三:新增健康饮食方面的内容


咱中国人,就得这么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


2022版膳食指南,一共给了8条准则,相比2016版增加了2条,力度增加了。


新增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健康饮食、行为习惯方面的,具体来说有这几条:


1. 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2016版指南也有关于喝水的内容,但2022版把“足量喝水”提到了准则上来了,足见喝水的重要性。


男性每天1700毫升,女性每天1500毫升,你喝够了吗?判断你是否缺水的最简单的指标:排尿量和尿液颜色,尿液的颜色越深,表示体内缺水越多。


咱中国人,就得这么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


规律进餐的比例正在逐年下降,所以新指南也把这一点提出来强调了。你还把“按时吃饭”当小事吗?进餐不规律容易导致胆结石、血糖不稳定;食物不足,还容易引起慢性肠炎和便秘


2.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有多少人靠着外卖“过活”?2018 年的调查显示,中国在外点餐率占全世界第一,重油重盐的食物更受人们的青睐,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外面的食物不健康,那就试试自己做。


会烹饪并不是说你要成为一个超级大厨,而是希望你能更好地规划一日三餐:认识食物,尽量选择新鲜的、营养密度高的食物;购买预包装食物时,别紧盯着生产日期和价格,看一下营养标签吧。 营养素参考值的看法,养生girl必备技能


3. 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新冠肺炎推动了公筷以及分餐制;但其实,除了减少COVID-19传播风险之外,公筷还能对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甲肝传染


而且,用固定大小的餐盘分餐有助于控制能量,控制体重。#非常有帮助的一招#


“不变”背后的这个变化

需要你重点关注


8条准则中的第2条——吃动平衡,健康体重,继续延续了2016年版的推荐,因为中国的肥胖率真的太高了。


虽然中国人能量摄入平均水平是下降的(降低了100kcal),但肥胖率却在不断增加,主要原因就是身体活动、运动量下降更多,和二十年前相比,男性日均能量消耗大约减少了80kcal,女性大约减少了65kcal


咱中国人,就得这么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



大家还是要注意吃动平衡。一方面吃的要适量,避免吃太多;同时要增加身体活动,勤快一点,最好能增加主动运动。这4种运动人人都要做,少一种都亏


咱中国人,就得这么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



咱中国人,就得这么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

今日互动



看完《膳食指南》之后

你有哪些想吐槽的地方?

来评论区聊聊吧~



编辑 | 小西瓜

设计 | 柚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膳食   周至   中国   指南   老年人   准则   居民   食物   营养   中国人   建议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