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邢台丨广阳山

#头条带你乐享河北# #河北文旅看图识景# #我是大美河北推荐官#

云游邢台丨广阳山

广阳山,俗称老君台,位于沙河市区西30公里处的渡口村北,山形玲珑,群峰奇秀,主峰秦王寨海拔718米。古志书上对广阳山有“左依罗汉洞,右伴漆泉寺,山前渡水蜿蜒,山后温泉氤氲。云封洞口,雾锁玄门,山峻而水秀,泉甘而土肥,太行之极山也”的描写。因一日间东、南、西三面均可得见阳光而得名广阳山,是中国北方道教名山。

云游邢台丨广阳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广阳山以其与老子和明末清初“畿南三才子”(申涵光、张盖、殷岳)以及当今词坛泰斗乔羽等众多名人的不解之缘而名声远扬,山上现存有明清时期的碑崖石刻大小十几块,其中能辨清字体的有五块。

云游邢台丨广阳山

道教史上老子在函谷关写下《道德经》后,飘然而去,六年间(公元前477-471年)杳无音信。老子出关后六年间的去向,成为道教史上的一桩迷案,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说、演绎。鲁迅先生也对此产生过兴趣,还专门创作了故事新编《老子出关》。《老子传》的作者刘升元先生以及中国老子学会的王朗斋等专家经多次来沙河实地考察论证,认定广阳山就是老子出关后隐居修改《道德经》、修行传道六年最有说服力的地方,是老子的第二故乡,这一力证使得广阳山“道教名山”的地位无可替代。

云游邢台丨广阳山

明末清初,杨圣思、申涵光、张盖、殷岳殷渊兄弟皆当时名士,其中的申涵光、张盖、殷岳并称“畿南三才子”。他们在广阳山顶结茅耕田,诗文唱和,于患难之时结下生死之交,不仅留下了一段可圈可点的佳话,亦为广阳山平添诸多文采。我国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曾三次到广阳山所在地渡口村体验生活六年之久,写下《沙河谣》《思念》《红孩子》《上甘岭》等脍炙人口的歌词,并为广阳山题词“老聃修行处”。


必看亮点

01.三教堂

此处元代有一尼姑庵,明代扩建为三教堂,儒、释、道三教存亦称三清宫、太清宫。明、清时期一直庙堂齐整,香火旺盛,后渐衰落。2005年,经政府宗教主管部门批准,重新修复大殿。新建的仿古形式大殿建筑面积750平方米,主庙五间,出檐翘脊,琉璃瓦罩顶,梁雕画栋,气势恢宏,内有老子、孔子及释迦牟尼等塑像。


02.老君洞

从山下沿青石台阶拾级而上,穿过山门,便能看到一天然石窟,这就是传说中数千年前老子修行传道的处所—老君洞。老君洞亦称老君石窟、老君堂、圣人室。坐北朝南,洞深7.6米、宽3.4米、高2.9米。该石窟在2008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窟下方有一平台,大元元统年间(1334),曾在平台上建有广阳庵,庵内供奉神像为道教尊神道德天尊(老子)。明正德元年(1506)重修广阳庵时,把老君神像移至山上的石窟内,老君洞由此得名。传说老子修行时住的山洞,古县志上叫老君洞,也叫圣人室。在他的身边卧着一头青牛,两只牛角中有一只是活动的,人说是者君放牛时,不小心吃了邻村八里庙的庄稼,被八里庙人打的。


03.草帽洞

在半山腰处有一天然石窟,顶似草帽,壁如螺旋,洞口小,里面却别有天地。传说老子的徒弟徐甲心灵手巧会编草帽,他耕田之余给师兄弟们编草帽,后来编的多了就藏在山洞里,天长日久草帽成了化石,就有了现在的草帽洞。游人进入洞中转动身体,石壁好像也转动起来,大有飘然欲仙之感。据说凡是在这里头能转上三圈的人,就会时来运转、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04.霜洞

位于广阳山老君台以西,洞穴阴爽,四季如春。


05.罗汉洞

位于老君洞东行另一座山的山腰处。洞深十数米,洞壁两侧有摩崖石雕十八罗汉像。“文革”期间已被毁。


云游邢台丨广阳山


06.布道台

老君洞前有块平地叫老君台,传说老君曾于此传经布道,过去曾有石碾、石磨,为老君所用。


07.通天桥

通往老君洞的必经之路有一座石拱桥,当地人称通天桥。这桥后边山崖上有像指印一样的小石坑,传说是老君担水时手攀山石留下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阳山   老君   道德经   沙河   名山   道教   邢台   草帽   石窟   河北   老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