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发小去旅游

我发小叫王继平,他不但是我发小,我俩还是亲戚关系,他亲姑是我亲嫂子,也可能有了这层关系,我俩从小走得特别近,放学后一起割猪草,一起拾柴火,星期天一起到山上捡蘑菇,小时候有点形影不离。

他年龄比我大两岁,比我早一年入学,我上小学一年级时,他应该读二年级。不知为什么?我读一年级时,他又回来陪我读一年级,后来才知道这叫“蹲级”。

我和发小去旅游

(在旅游途中大巴车上,右为继平,左为作者)

旅游途中我和继平开玩笑,有意问他,你上学比我早一年,应该是我读一年级,你应该读二年级才是。他笑嘻嘻地告诉我说:“我不是看着咱俩关系好,才回来陪你的吗”。

记得上小学时继平可调皮了,下课铃声一响,他第一个窜出教室,看着我还在埋头做作业,都要在我头皮上弹一下再出去。

还听他讲,后来他读到小学三年级时,老师就劝他退学了。我问为什么?他说老师和他讲,他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别看继平读书不行,除了读书外干啥啥行。

最早是跟着父亲学木匠手艺,他父亲的木工手艺在我们村方圆几十里是出了名的。几年功夫下来,继平的木工手艺超过了他父亲,尤其擅长木工雕刻,他雕刻的各种花草禽兽图案,看上去栩栩如生,很有灵气。

等我上完高中,他已经是乡里很有名气的小木匠了。在我生活在贫困线上时,他已过上了殷实的生活,在村里第一个买了自行车和缝纫机,别提那时多羡慕了。

再后来,我参军到了部队,我俩很少联系。有次回家探亲才知道,继平在外面做生意“发”了。

我和发小去旅游

(埃及金字塔合影,左为继平,右为作者)

改革开放后,他是村里第一个弃农经商的人,做起了煤碳生意。他做生意最大的成功,靠的是诚信经营,从来不搞坑蒙拐骗那一套,生意做得风起云涌,赚得金盆满钵,成为乡里最先富起来的那批人。

那时村里还没通公路,他是在外做生意第一个开着轿车进村的人。富裕起来后、他好善乐施,捐款建起了村里的小学,逢年过节回到村里时买来很多东西看望孤寡老人。还有他先富不忘带动后富,把村里一批年轻人带到城里和自己共同做生意发家致富,在村里享有很高的威信,赢得了乡亲尊重。我听到他的事迹后,发自内心为他高兴。

我退休后,听说继平也早从生意场上退了下来。有天我给继平打去电话,动员他一起出国旅游,开始他有点不同意,认为好不容易挣来的钱,花在玩上不值的。用他的话讲,出去旅游的钱还不如去资助一名贫困大学生。我告诉他这是两码事,辛苦一辈子了,趁能走的动,到国外走走开阔一下视野,长长见识,免得以后后悔。我反复做工作,他这才同意。

我们第一站去的是朝鲜,我发现邀请继平一起旅游,本身就超出了旅游的乐趣,真可谓两个老头半台戏。那天我们从烟台乘飞机到达丹东,来机场接我们的是承接我们旅行社的一位小伙子。一路上谈笑风声也没感觉出什么,到达酒店门口下车时,继平突然冒出一句话:“丹东是哪个省的”。小伙子一听乐了,认为两个土老帽,肯定是第一次出门,就反复交待我们,住进酒店后,就不要外出了,免得出去回来时找不到酒店。

我和发小去旅游

(南非合影,左为继平,右为作者)

到了平壤,继平显得异常兴奋,在瞻仰万景台时,继平突然问了我一句:“金日成主席现在还健不健在”。这句话把同团的旅友也逗乐了,本来瞻仰万景台是要肃静的,旅友一下没忍住,笑出了声,朝鲜导游还是很友好地提醒了我们,要我们保持肃敬。

别看继平文化知识有点空缺,社会经验比我丰富多了,从朝鲜返回丹东的列车上,同我俩一起乘坐在一个包厢的一对中年男女游客自称是两口子,快到丹东时我发现好像不像,就问继平看出来了没有?谁知他讲,刚开始见到他(她)俩时就看出来了。在社会知识方面继平看上去比我老道多了,我还真得好好向他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金日成   丹东   朝鲜   旅游   木匠   乡里   木工   手艺   村里   生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