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不重,需要看哪些方面?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常常听到“湿气”这个词,但什么是“湿气”,怎么看湿气重不重?如果湿气重又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湿气”重不重,需要看哪些方面?

根据《说文解字》中的介绍,“湿”表示水多的意思。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提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意思是人的出现和变化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环境和气候时刻在影响着我们。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人群也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如高寒地区由于天气寒冷,饮食偏向牛羊肉,体格硕大、毛发旺盛,而江南水乡梅雨季节多、空气湿气大,地区人群体型娇小,毛发稀疏,汗腺发育也更加旺盛。外界长时间的湿润就容易让我们感染湿邪,导致脾胃运化不及、正气不足而出现胃肠道等问题。


那么哪些表现在提醒我们体内“湿气”过重?


湿邪典型的特点是重、浊,可感染到全身各处。


如果是肩胸及以上感染湿气,可能会有头晕、嗜睡、面色发黄、面部出油过多、痤疮、脱发、肩颈酸痛、失眠多梦。


如果是腹臀部位置,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胃胀、腹型肥胖、大便不成型、腰酸、湿疹、水泡等。女性甚至还可能出现白带增多、异味等情况。


“湿气”也被称作阴邪,可伤阳气,出现精神不振、困倦懒动、手足冰冷。


从口腔表现中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判断湿气是否严重,如舌体胖大、舌苔厚腻、口腔异味、粘膜溃疡等。

“湿气”重不重,需要看哪些方面?

从西医角度上讲,“湿气”是体内新陈代谢废物淤积过多,经久不愈可导致肥胖、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痛风等。


湿气过重如何才能改善?

日常生活中,可以增加运动量,如跑步、羽毛球、乒乓球等。避免居住环境过于潮湿、戒烟戒酒,减少冰冷食物及冷饮的摄入,根据自己的喜好适当增加养生的食材,如山药、绿豆、薏米等。如果自觉身体不适较为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请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湿气   黄帝内经   毛发   异味   肥胖   旺盛   口腔   体内   冰冷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