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四大金刚”之熟地,多用是否易生痰,在我看来未必

中药材有上千种,其中有四味药材较为突出,因为它们在补气、滋补、温阳、泄下这几个方面具有首屈一指、独占鳌头的作用及地位,有着中药材“四大金刚”之美誉。

它们四个就是:补气第一的人参、滋补第一的熟地、温阳第一的附子、泻下第一的大黄;

中药“四大金刚”之熟地,多用是否易生痰,在我看来未必

可是在实际运用当中,因为真正的好人参,大补且大贵,常人不易使用;

附子因有一定的毒性,没有一定的中医造诣,不敢大量使用;

大黄更是处于“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命无功”的尴尬境地;

只有地黄在滋补养生热潮愈演愈烈的今天,地位水涨船高,备受追捧,今天就让我们好好的了解一下“滋补第一的熟地”

中药“四大金刚”之熟地,多用是否易生痰,在我看来未必

之所以称之为熟地,因为中药地黄有生、熟之别。地黄主产于河南怀庆(当今焦作一带),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玄参科植物,成熟后的地黄,无论是新鲜的或干燥的,都称之为生地,俗称“怀地黄”。使用时,仅需清洗干净泥土,烘焙至八成干,然后切片即可。

中药“四大金刚”之熟地,多用是否易生痰,在我看来未必

而熟地黄则是需要将干地黄置于蒸锅中,用黄酒进行蒸制,使得地黄充分吸收黄酒,再进行晒干。以黄酒蒸,太阳晒的过程反复进行,俗称“九蒸九晒”,使得本来性味甘寒的生地吸收黄酒、阳光的精华,药性摇身一变,变成甘温,得到“黑如漆甘如饴”滋补作用强的熟地。

中药“四大金刚”之熟地,多用是否易生痰,在我看来未必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建立在阴阳五行之上的,而地黄从产地而言,产自于中原土旺之地,得土气之最厚;从色泽而言其色黄,是土之色;从味道而言其味甘,属于土之味。所以熟地入土,我们人体的五脏,脾属土,所以中医认为生地是补益脾胃之良药。

中药“四大金刚”之熟地,多用是否易生痰,在我看来未必

事实上,在临床运用当中,熟地黄的确在滋阴养血,补真阴,治疗诸劳虚损,阴虚阳虚方面效果很好。

但是也有许多医家认为熟地太过滋腻,有碍脾胃的运化,多用反而生痰;

清代大医傅青主却不认可,傅青主认为熟地不但不生痰,反而还能消痰,不但不滞气,还善行气,就看医者如何去配伍了。

“痰有五脏之异,痰出脾肺者,用熟地则助其湿,用之似乎不宜。倘痰出于心、肝、肾者,舍熟地又何以逐之耶?”

并举例:有人吐痰像清水一样,医生用二陈汤以及其它消痰化痰之药,不能取效,后服八味肾气汤,却立马显效,这就证明了,熟地可消心、肝、肾之痰。

中药“四大金刚”之熟地,多用是否易生痰,在我看来未必

历代医家,最擅长使用熟地的莫过于明代的张景岳,因此张景岳还有个俗称“张熟地”,张景岳认为:

“阴虚而神散者,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阴虚而火升者,非熟地之重,不足以降之;阴虚而躁动者,非熟地之静,不足以镇之;阴虚而刚急者,非熟地之甘,不足以缓之”。

包括民国大医张锡纯对熟地也是情有独钟,张锡纯曾说:“熟地少用则作闷,多用则不闷”,他认为用熟地不必拘泥于量大碍胃之说。

并举例说清代大医叶天士治咳嗽、纳呆、痢疾诸病,外邪未退而用熟地,无所顾虑,令人叹服。他用熟地的指征是:肾虚阴亏,只要有这个前提,其余标病皆可姑置勿论,其谓“存体为要,勿汲汲于论病”

我是比较认同上面三位的说法,所以在临床上我也比较喜欢多用熟地。

中药“四大金刚”之熟地,多用是否易生痰,在我看来未必

只要病属阴虚而水邪泛滥,或真气将散者,或精血俱损者,皆重用熟地,临床疗效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且熟地能厚肠胃,最适合于脂薄阴损者。

我认为,对于现代人常见的上热下寒及急危重症,只有大剂量用之,使阴血充足,阳气才能下潜,才能有所依附,才不至于脱陷。

只要对证,即可放胆用之。我临床经常用熟地至50 90克,甚至最大量用到500g,尚未见有碍胃之弊。

比如我曾一例失眠二十多年的病人,精神亢奋,焦虑,口干,完全无睡意,服安眠药无效,伴便秘十几年,舌尖红。我处方:熟地,肉桂,黄连,水煎服,药后当晚即能安眠数小时。此为水亏于下而火浮于上,当引火归元。但水浅不能养龙,故重用熟地以滋养肾水;小量肉桂以潜浮阳,引火归元;黄连降心火,不使其炎上。此方虽三味,但正对其证候,寒热并用,服用后可得水火既济,诸症皆消。

#中医来了# #中药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熟地   熟地黄   附子   生地   地黄   大黄   黄酒   人参   俗称   中药   中医   金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