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孩子身高不达标,警惕“矮小症”!

“医生,我家淇淇为什么会比同龄小朋友矮呢?我和孩子爸爸身高也不矮呀!”淇淇妈介绍,孩子今年5岁4个月,但由于身高原因,频繁地被外人认为只有4岁,遂来到怀化市中医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

通过医生的测量和检查,淇淇身高约为101cm,骨龄处于4岁左右水平,被诊断为矮小症。儿科付晓珍主任介绍,矮小症是指在相似环境下,身高较正常的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的人群平均身高低2个标准差以上或低于第3百分位以下。

健康科普|孩子身高不达标,警惕“矮小症”!

引起矮小症的病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①内分泌性矮小:此类疾病主要是内分泌激素分泌异常所致,包括垂体生长激素分泌过少、甲状腺功能低下、性早熟、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等。

②骨疾病性矮小:骨发育不良引起矮小,包括软骨营养不良症、骨形成不全等。

③营养、代谢性障碍矮小:个体患有慢性疾病、营养障碍、尿崩症、糖尿病等。

④精神社会性矮小:专家指出,精神障碍可影响身高。

⑤与染色体缺陷有关的矮小症:伴有染色体异常常可表现为矮小,如先天愚型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等。

⑥其他原因矮小:包括家族性矮小、体质性青春期延迟症等。

针对“矮小症”的治疗,可以借助常规的辅助治疗或替代治疗,这对大部分非病理性矮小儿童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①营养干预: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微量元素以钙、铁、锌等缺乏较为常见,因此在儿童生长发育阶段应及时补充微量元素。

②运动干预:应鼓励儿童多进行跑、跳、蹦、跃等运动,鼓励青少年参加全身性的体育活动如:游泳、球类、体操、舞蹈等,着重进行促进脊柱拉伸的运动如后仰、展臂、悬垂、摸高等锻炼。

③心理干预:身材矮小及发育迟缓的儿童因为外表的缺陷往往使他们信心受损,从而产生悲观、抑郁、孤独、社交缺失等心理问题,可以对患儿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疏导。

④睡眠干预:生长激素在夜里10时和凌晨2时分泌最多,因此要求儿童养成晚9时入睡的习惯,在晚10时之前达到深睡眠。

⑤中医治疗: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辨证用药,不能盲目使用一些所谓的中成药,否则,药不对证,往往适得其反。在中医治疗中,小儿推拿、耳穴贴压等能取得不错的辅助作用。

专家介绍,矮小症多数是可以防治的,包括无明显原因而身材偏矮者。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加强和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补充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基础,还需补充鱼肝油、钙剂、常晒太阳及补充维生素D等,另外,要积极防治慢性病,纠正内分泌激素异常情况,并对孩子身高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

(杨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矮小   身高   孩子   生长激素   染色体   生长发育   内分泌   异常   营养   儿童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