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国门,俄罗斯游记1——寻寻觅觅看房子

  俄罗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国度,已经被无数人走过、拍过、写过、读过、唱过,还能表达出什么新意?

走出国门,俄罗斯游记1——寻寻觅觅看房子


  这次我试图用照相机镜头的“第三只”眼睛,去解读那里既丰富又复杂的“像素”,选取一些典型的画面,呈现“俄罗斯方块”的多种视角和信息,请你参与组合、玩转、品味。

走出国门,俄罗斯游记1——寻寻觅觅看房子


  再往外行走,张望一下不同地方的房子,是一种见识和乐趣。我愿意欣赏各种豪宅,也会关注有意思的民居,以及它们当下的状态。  

  这就是普京官邸,路人是可以在这里旁若无人地秀恩爱的。这座建筑属于叶卡捷琳娜女皇时期的古典主义风格,曾经是俄罗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的所在,十月革命后成了苏维埃人民政府大楼。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徐徐降下,俄罗斯联邦国旗缓缓升起。

走出国门,俄罗斯游记1——寻寻觅觅看房子

  莫斯科国家历史博物馆,周边花团锦簇。博物馆是一座红墙白顶的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建于1872年,馆内的藏品多达450万件,不仅涵盖了俄罗斯的千年历史,还展示了从旧石器时代至今的东北欧亚的文明演进。主体建筑物的两侧各有一座高耸对称的塔楼,有装饰性的尖塔、三角檐与圆拱型窗户。博物馆自1883年正式开馆以来,从未因任何原因关闭过,即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莫斯科被德军包围期间,也坚持持续开馆。

走出国门,俄罗斯游记1——寻寻觅觅看房子

  莫斯科大剧院是一座乳白色的古典主义建筑,门前竖立着8根高15米的古希腊爱奥尼克式圆柱,巨大的柱廊式正门雄伟壮丽。正门上方三角形门顶上的4驾青铜马车,由阿波罗神驾驭,气势磅薄,造型优美,是莫斯科的标志之一。大剧院内部设备非常完善,具有极佳的音响效果。该剧院拥有世界一流的歌剧团、芭蕾舞团、管弦乐团和合唱团,是最具代表性的俄国大剧院。

走出国门,俄罗斯游记1——寻寻觅觅看房子

  俄罗斯外交部大楼,“七姐妹”之一。“七姐妹”是莫斯科建造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系列斯大林式建筑,结合了巴洛克式城堡塔、中世纪欧洲哥德式与美国1930年代摩天楼的特色。这座大楼经历了风雨沧桑,前苏联的国徽依然高高在上,但现在只是一个历史文化符号。

走出国门,俄罗斯游记1——寻寻觅觅看房子

  “七姐妹”之一的劳动模范公寓(艺术家公寓),前苏联人民艺术家居住的地方。主塔有32层,高176米,常规钢架结构,带有一个六角形的裙楼,展示了磅礴奢华的“对称美学”,五层的收敛结构使得整个建筑显得非常雄伟稳重。著名的芭蕾舞演员乌兰诺娃就曾住在这里,她的公寓现在被当作博物馆。

  另外五姐妹是莫斯科大学、列宁格勒饭店、重工业部大楼五、乌克兰饭店、文化人公寓。对俄罗斯来说,其中一个人名已经远去,一个地名已经不属于他们,一个机构已经改名,文化人公寓里面住的大多也不是文化人。唯有毛泽东当年访问苏联时,在莫斯科大学鼓励青年学生的一段话还如在耳边:“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走出国门,俄罗斯游记1——寻寻觅觅看房子

  红场对面南北纵列的古姆商场,米黄色的墙壁,欧式的风格如同宫殿,低调中透露着奢华,朴素中沉浸着典雅。欧洲古典风格的建筑与旁边色彩瑰丽的教堂,和谐地组成红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建于1893年的“古姆”,现在已成为世界知名的十大百货商店之一,即使经历了经济萧条,也坚韧地挺了下来。

走出国门,俄罗斯游记1——寻寻觅觅看房子

  雅罗斯拉的火车站之一。这座门楼造型酷似一顶俄罗斯传统的护耳帽,成为莫斯科纪念性建筑物之一。火车站的塔楼使人想起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奢华的建筑和俄罗斯北方教堂的严谨的风格。大厅入口上面的山墙上设置了莫斯科--阿尔汉格尔斯克--亚拉斯拉夫的罗斯的三个城市的城徽,彩色乌釉陶瓷板上绘出了国家北方的自然世界的风景。这里的列车主要开往雅罗斯拉夫尔、俄罗斯北部地区、乌拉尔地区、西伯利亚地区以及中国、蒙古、朝鲜的列车,也是西伯利亚大铁路(莫斯科---海参崴)的起点。

走出国门,俄罗斯游记1——寻寻觅觅看房子

  彼得保罗要塞,与圣彼得堡同龄,坐落在圣彼得堡市中心涅瓦河右岸,是一座六面体的城堡。1703年5月27日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奠基,要塞最初的建设目的是为了防卫,后来改成了关押政治犯的监狱,这里曾经囚禁过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高尔基。随后又用来监控涅瓦河上往来的船只。要塞中有彼得保罗大教堂、钟楼、圣彼得门、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币厂、兵工厂、克龙维尔克炮楼、十二月革命党人纪念碑等建筑物。

走出国门,俄罗斯游记1——寻寻觅觅看房子

  冬宫,始建于1711年。这座圣彼得堡最大的、最有特色的巴洛克风格建筑物,绿墙白柱饰以金色浮雕的华丽大宫殿,一列展开,富丽堂皇而不失沉稳。其完整性与华丽程度都令人印象深刻,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雄伟壮观。窗上饰框及浮雕装饰给人以力量,墙表面由白色、绿色相间配合,使得体量巨大的建筑,即使在阴沉的天气里也能生动起来。冬宫的宫殿内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镶嵌,以包金、镀铜装潢,以各种质地的雕塑、壁画、绣帷装饰,色彩缤纷,气派堂皇。

走出国门,俄罗斯游记1——寻寻觅觅看房子

  涅瓦河畔的司芬克斯雕像,对面坐着一栋三层高的米黄色楼房: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是俄罗斯绘画、雕塑与建筑三种艺术门类最大的教学基地,也是世界著名的四大美术学院之一。大楼正门上方四根巨大的希腊式廊柱间,矗立着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和百花与青春女神芙罗拉的大理石塑像。门楣上镌刻着一行简短的题词:“献给自由的艺术—1765年”。这座建筑被人们誉为圣·彼得堡建筑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走出国门,俄罗斯游记1——寻寻觅觅看房子

  涅瓦大街28号,是圣彼得堡最大的书店。这座现代派风格的建筑墙壁上装饰着各种雕刻,玻璃的圆顶上闪亮着地球仪。它是俄罗斯第一个使用铁框架的建筑,也是俄罗斯颜值最高的书店。

走出国门,俄罗斯游记1——寻寻觅觅看房子

  涅瓦大街被称为世界最美的街道之一,今天看起来既古典又时尚。1776年以后从沼泽地发展成商业大街,鳞次栉比地建造了巴洛克式、洛可可式、拜占庭式、古典主义式等风格的豪华建筑。柴可夫斯基、莱蒙托夫、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众多文化名人在此留下了足迹,不禁会想起果戈里的《涅瓦大街》,精准刻画了19世纪圣彼得堡的市井人生。当年普希金在街上的咖啡店与情敌喝了一杯咖啡,走上决斗场。

走出国门,俄罗斯游记1——寻寻觅觅看房子

  莫斯科中心城区里,古朴的建筑与平淡的现代楼宇同框,定格了两个时代的印迹,也同时满足了当下的不同需求。

走出国门,俄罗斯游记1——寻寻觅觅看房子

  然而俄罗斯建筑的本源,却是来自于这样的木屋。苏兹达尔有一处木制建筑博物馆,将周边村庄里古老的木屋陆续迁移过来,包括教堂、房舍、畜栏、谷仓、水井及风车磨坊等,再现了俄罗斯18世纪以前的农村生活,还让人们从中比较各类建筑的特色,引发思古之幽情。

走出国门,俄罗斯游记1——寻寻觅觅看房子

  莫斯科郊外一处废弃的工人住宅区,背后新的住宅楼已经崛起。画面跟我们东北的一些场景高度相似。经历了这段变化的人们的感受,我们也不难体会。

走出国门,俄罗斯游记1——寻寻觅觅看房子

  这也是一种“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人们期待着,明天的太阳也能照暖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俄罗斯   彼得堡   巴洛克   罗斯   莫斯科   古典主义   寻寻觅觅   国门   宫殿   大楼   游记   风格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