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6日焦点图

2022年4月6日焦点图

灵川县大境瑶族乡松江村倘竹坪屯,瑶族同胞们身穿节日盛装,开展跳竹竿、对山歌等活动,欢度“壮族三月三”。石玲 龚炳旭 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2022年4月6日焦点图

4月3日,贵港市“壮族三月三”活动现场的舞狮表演。记者 唐正芳 通讯员 张庆杰 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2022年4月6日焦点图

“壮族三月三”期间,河池市宜州区各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引导孩子们了解壮族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图为宜州区第三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唱山歌。记者 廖庆凌 通讯员 蒙园春 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2022年4月6日焦点图

连日来,百色市右江区各中小学和幼儿园纷纷开展“壮族三月三”欢庆活动,营造浓浓的节日氛围。图为右江区逸夫小学的同学在对山歌。蓝庆侃 张文彬 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2022年4月6日焦点图

4月5日,游客在南宁龙门水都景区樱花园游览赏花。“壮族三月三”假期间,该景区举办第二届·醉美樱花节,一场粉色浪漫的樱花视觉盛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踏春赏景,享受假日时光。记者 何运斌 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2022年4月6日焦点图

4月2日,罗城仫佬族剪纸技艺非遗传承人在指导孩子们学习剪纸技艺。连日来,该县积极利用开展“壮族三月三”系列活动的契机,推广仫佬族传统技艺,让民族文化代代相传。记者 廖庆凌 通讯员 韦如代 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2022年4月6日焦点图

4月3日,防城港市防城中学通过组织师生制作五色糯米饭、参加三人板鞋竞走和旱地龙舟竞速等活动,欢庆“壮族三月三”。 记者 苑长军 通讯员 陈强棠 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2022年4月6日焦点图

4月5日清明节,全区公墓、殡仪馆迎来了近期最高的一波祭扫高峰。自治区民政厅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当天下午2时,全区68个祭扫观测点(其中11个暂停现场祭扫)共接待祭扫人数33万余人次。今年清明节期间,现场祭扫人数比去年减少约七成。图为菊花寄哀思。 记者 何定坚 摄(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2022年4月6日焦点图

4月5日清明节,全区公墓、殡仪馆迎来了近期最高的一波祭扫高峰。自治区民政厅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当天下午2时,全区68个祭扫观测点(其中11个暂停现场祭扫)共接待祭扫人数33万余人次。今年清明节期间,现场祭扫人数比去年减少约七成。图为4月5日,在南宁市青龙岗长安墓园,市民用鲜花祭拜亲人。记者 何定坚 何学俏 摄(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2022年4月6日焦点图

4月5日清明节,在南宁市人民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不少市民前来祭奠革命先烈,表达对他们的崇高敬意。记者 何学俏 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2022年4月6日焦点图

阳春三月,从空中俯瞰,柳城县沙埔镇境内的沙埔河犹如一条玉带。近年来,该县抓好沙埔河沿线生态乡村建设,打造休闲旅游景点。目前,沙埔河景区每年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动力。通讯员 邓克轶 罗红高 摄(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

2022年4月6日焦点图

千年文化,灼灼其华。近年来,合浦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文物保护,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文物、历史和文化展示成效喜人。被誉为千年古郡、海丝明珠的合浦,通过创建汉代海丝文化特色博物馆,打造海丝遗址公园以及加快海丝申遗步伐等系列举措,深度研究和传承璀璨海丝文明,让千年汉文化“活”了起来。图为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记者 彭庆 摄(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2022年4月6日焦点图

千年文化,灼灼其华。近年来,合浦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文物保护,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文物、历史和文化展示成效喜人。被誉为千年古郡、海丝明珠的合浦,通过创建汉代海丝文化特色博物馆,打造海丝遗址公园以及加快海丝申遗步伐等系列举措,深度研究和传承璀璨海丝文明,让千年汉文化“活”了起来。图为合浦文昌塔。记者 彭庆 摄(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2022年4月6日焦点图

千年文化,灼灼其华。近年来,合浦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文物保护,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文物、历史和文化展示成效喜人。被誉为千年古郡、海丝明珠的合浦,通过创建汉代海丝文化特色博物馆,打造海丝遗址公园以及加快海丝申遗步伐等系列举措,深度研究和传承璀璨海丝文明,让千年汉文化“活”了起来。图为珍藏于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的西汉铜马。记者 彭庆 摄(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2022年4月6日焦点图

4月4日,在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和睦镇的古顶电厂,运维人员在清洗光伏组件。近年来,古顶电厂在年均发电量2.25亿千瓦时的基础上,利用周围闲置用地,建设年发电量1893.46万千瓦时的光伏电站,打造了广西首个大型“水光互补”新能源基地,助力乡村振兴。通讯员 龙林智 摄(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

2022年4月6日焦点图

挑选合适的竹子、安装芦笙的簧片、校准音阶……数十道工序后,一根根普通的竹子在徐维笙的手中慢慢蜕变成一把音质圆润、做工精湛的芦笙。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芦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维笙虽然是名95后小伙,但在改良和创新瑶族芦笙制作技艺上,早已成为圈中有口皆碑的“老师傅”。他让古老的民族乐器更适应现代人的视听需求,吹奏出更动听的旋律。图为徐维笙吹奏芦笙。 记者 邹财麟 摄(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每日焦点图由广西新闻网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合浦县   瑶族   壮族   芦笙   广西   通讯员   千年   记者   焦点   新闻网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