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年龄越大,越容易缺钙?如何才能合理补回?一文详细告知您

一提起钙,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骨骼健康,但是,其实钙在我们身体中不仅仅关乎骨骼的健康,它还在人体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中老年人,大多数的中老年人都普遍体内缺少钙含量,并且中老年人对钙的需求也更大。

一、钙对人体健康的价值不可估量!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它参与了人体中很多重要的生命过程,例如:骨骼形成、肌肉收缩、心脏跳动、免疫力、以及到大脑的思维活动等。

就拿心脏来说,大家知道它为什么长在身体左边吗?其实心脏的位置就是被钙离子“决定”的

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报告,其中提到钙离子是协助胚胎区分左右的一种关键信号,在区分过程中将决定心脏、肝脏等不对称器官的位置。

为何年龄越大,越容易缺钙?如何才能合理补回?一文详细告知您

与此同时,钙还是人们心脏的一大守护神,它可以通过降低血压与清除胆固醇等方式来实施其保护作用。

以血压为例,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跟踪调查了一组男性,时间长达18年之久。研究人员发现摄钙量最高(钙 1100 /天)者,罹患高血压的几率比摄钙量最低(钙 110 /天)者降低了20%左右

并且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钙还可以逆转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大与心力衰竭等心脏损害。研究资料显示,如果人们每天服用大约1000毫克碳酸钙并且连续8周的话,肥大的心脏会有变小的迹象(即好转)。

再说钙对于清除胆固醇的作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研究发现:胆固醇高的男性如果每天补充2000 的钙,那么总胆固醇水平将降低6%,低密度脂蛋白也会减少11%左右,保护心脏的高密度脂蛋白数量未改变。

为何年龄越大,越容易缺钙?如何才能合理补回?一文详细告知您

由此可见,人们如果将钙的价值从单纯的骨骼健康扩展到全身健康来看的话,将获得更多更大的好处,且受益终身。

现如今看来,老年人相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容易缺钙,所以老年人与补钙之间的话题成为了人们所重点关注的对象。

二、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缺钙?

人体内大部分钙的含量需通过食物补充,当你进食之后,经过胃肠消化,食物中的钙便被小肠黏膜所吸收。并由此进入血液,再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在全身各处。

人体的总钙量有一个由少到多、逐渐积累的过程。正常成人体中含钙量为1200 2400g,约占人体质量的1.5%-2.0%,是人体中最多的矿物质元素。

人们刚出生时钙在人体内的含量约为20-30克,直到成人期(20-25岁)增加到1200克左右(平均每天增加钙量0.13-0.16克)。

为何年龄越大,越容易缺钙?如何才能合理补回?一文详细告知您

钙在体内并非平均分布,绝大多数(99%)进入并储存于骨骼(约1100克)及牙齿中(约70克),极少量(1%)分布于全身各组织(约7克),包括血浆(0.3~0.35克)细胞内外液(0.65-0.7克)中。

简单来说,钙大多数是为骨骼健康服务,小部分则是参与全身细胞的一系列活动。所以说,摄入足量的钙虽然是骨骼健康的保证,但也是生命活动赖以正常进行的基础与前提。

与青壮年比较,人到老年的话,钙代谢会发生一些改变。

首先,以谷物类为主的饮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钙的摄入量,因为谷物类食物的钙含量本来就不高,且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也较少。

其次,维生素D还受到谷类食品中的草酸、植酸等成分干扰,造成钙吸收率大大降低。

为何年龄越大,越容易缺钙?如何才能合理补回?一文详细告知您

最后,加上老年期消化功能衰退,钙的吸收力下降(吸收率一般仅20%左右),明显低于中、青年时期,且钙的利用和储存能力也相应变差,所以缺钙现象在老年人身上较普遍。

相比于老年男性,女性尤其是绝经后更容易缺钙,并且缺钙程度也更严重

我们既然已经了解了钙对我们的神经健康的重要性,那么缺钙都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三、老年人如果缺钙,会引起哪些疾病?

钙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其与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成为人们探讨的重点话题。

1.骨质疏松

缺钙的人很容易患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骨脆性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主要是由于血钙水平下降使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导致骨吸收加速,骨钙流失,骨吸收超过骨形成所致。

为何年龄越大,越容易缺钙?如何才能合理补回?一文详细告知您

通常,人在20岁之前骨质处于增加阶段,35~40岁时人体的骨密度基本达到峰值,40岁以后骨钙逐渐流失。所以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最主要的人群,绝经后的妇女由于雌激素的降低也更易患骨质疏松症。

为了减少老年人骨质的丢失、维持骨量水平,一直以来,补钙被人们认为是经济且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及骨折的方法。

2.心脑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往往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早期表现,在此基础上的血管钙化现象,加速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

血管中层钙化多发生于老年人、糖尿病和尿毒症等患者的血管。中膜钙化使动脉血管厚度增加、弹性降低、顺应性下降,同时,使得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降低,从而影响冠状动脉的供血和供氧。

血钙浓度过高则会加速动脉中沉积物的形成使血管硬化,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

为何年龄越大,越容易缺钙?如何才能合理补回?一文详细告知您

相反,如果钙摄入量不足可能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骨骼钙溶解,这种代偿性血钙升高同样可引发心血管疾病

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钙摄入不足或过量对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影响。

3.糖尿病

当钙摄入不足时,一方面影响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导致血糖升高,另一方面可使人体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素释放增多,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

而糖尿病患者由于尿糖使尿液呈高渗状态,大量的钙、磷随之排出,且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下降,使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负钙平衡,同时也增加了骨质疏松症的患病风险。由此看来,低钙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

为何年龄越大,越容易缺钙?如何才能合理补回?一文详细告知您

缺钙的后果如此之多且严重,如何摄入足够的钙,这一问题便自然地摆到了我们面前,如何有效健康的补充钙成为我们所关注的重点话题。很多人想到可以通过吃钙片来补充钙的不足,但是吃钙片难道就是人们补充钙的唯一选择吗?

四、吃出来的钙让我们身体更加健康!

对于老年缺钙人群,我们首先提倡的就是通过食物来补充,也就是食补。

1.食补:

医学专家强调:食物应是满足人体钙摄入量的最佳选择,最大优势在于通过食物补充的钙相对于药物补充来说,可防止药补带来的副作用,例如:药物服用过量有患高钙血症,诱发血管钙化、尿结石的风险。

食补成败的关键之举在于食物的品种,以钙含量高,草酸、植酸(可降低钙的吸收)等含量低的品种为第一选择

为何年龄越大,越容易缺钙?如何才能合理补回?一文详细告知您

而各种食物对比之后,发现补钙冠军非乳类及其制品莫属。这些食物不仅含钙多,人体吸收率也高,包括牛、羊奶及奶酪、酸奶、炼乳等。

亚军、季军则为豆类及其制品与绿叶蔬菜,它们的含钙量虽不输于奶类,但却含有草酸和植酸。故豆制品的吸收率仅为奶类的一半左右。而菠菜的钙吸收率则更低,只有奶制品的1/10左右。

前者包括黄豆、毛豆、扁豆蚕豆、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豆腐乳等,后者有芹菜、油菜、胡萝卜、萝卜缨、芝麻、香菜、黑木耳、蘑菇等。

此外,水产品(诸如鲫鱼、解鱼、鲜鱼、泥鳅)、肉类与各种蛋(例如羊肉、猪脑、鸡肉、鸡蛋、鸭蛋等)、水果与干果类(诸如柠檬、枇杷、苹果、黑枣、杏脯)等,亦可列入食谱之中。

2.药补:

如果食补难以如愿,或缺钙较重者,就得劳驾药物了。目前的药物钙剂很多,主要分为三类,各有优势。

为何年龄越大,越容易缺钙?如何才能合理补回?一文详细告知您

第一类为无机钙,包括碳酸钙、氧化钙、磷醉氯钙、氛化钙、氯氧化征等,优点是含钙量高。

第二类为有机钙,包括葡萄糖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枸酸钙等,优点是溶解性较好,吸收率略高于无机钙产品,缺点是含钙量稍低且价格偏高。

第三类为分子型有机钙,又称氨基酸钙,优点是吸收率明显高于前两类产品,生物利用度也高,不良反应小,唯一不足是价格较高。

权衡利弊后,老年人当以分子型有机钙为首选,次为有机钙。

友情提示:具体情况需要医生帮助判断,一般来说:胃酸缺乏者尽量不要选择碳酸钙(属于碱性盐)、肾功能不全者最好任何钙剂都不用,以免增加肾脏负担,加重病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则不适合吃含有较多的钠、糖和防腐剂类的产品。

为何年龄越大,越容易缺钙?如何才能合理补回?一文详细告知您

总结

钙虽然对人体来说十分重要,但补充过多过少都不可取,适量为宜。

哺乳期婴儿一般不需补钙,儿童每天钙的摄入量应该在500mg以上,成人、绝经妇女和中老年人如果缺乏奶制品摄入,应每天补钙400mg左右。另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是我们健康的基础,人们应该更加地关注自己身体的健康,为我们的身体健康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甲状旁腺   吸收率   骨骼   老年人   含量   心脏   食物   年龄   人体   发生   健康   详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