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体质的乱进补,小心补出一身病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了身体健康,很多人都追求对身体进补。对于无病也不虚的人,根本不需使用药物,他们的养生以非药物为主。中医强调进补的原则是“虚则补之”。不是虚症患者是不能吃补药的。而虚症又分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

不分虚实诸症,乱用补药,只能越补越糟。中药滋补大忌就是不辨体质随意进补,盲目跟风。

不分体质的乱进补,小心补出一身病

现在很多人越来越过分地依赖医生和药物,我觉得这是一个误区。老百姓说人是吃五谷杂粮长大,可不是吃药长大的。五谷杂粮是养人的,没有说谁生下不吃东西,就吃药,只吃营养素就能长大的,这样是不行的。

我们再看看我们的孩子,只要一感冒,一发烧,到医院肯定就给打点滴,好像不打点滴,这个病就好不了。我们要知道,是药就有三分毒,药是不能乱吃的,医也是不能乱投的。

无论食补、药补,人体都必须经过脾胃吸收才能利用。胃口不好,将导致体虚还不能进补的恶性循环。有人形容健康人体状态就像走得很准的钟表,没有必要人为地干预它的运行,切不可做那些“无病吃药,花钱买病”的傻事。

不分体质的乱进补,小心补出一身病

“不要整天想着吃鱼翅、燕窝去补,还不如先出去跑10圈,让气血流动起来,经脉都通畅了,吃窝窝头都补。这才是正确的‘补’的原则。”

不少人对养生的认识可能存在一些误区。比如随意进补膏方、阿胶等保健品,或者盲目补肾,专吃冬虫夏草等名贵药材。之所以会有这些误区,原因在于不了解医学的基本原理,不了解自身状况,也不了解药物的药效、毒性等。

现在人营养过剩的比较多,真正需要进补的并不多,一定要掌握一些中医学基本知识,辨清自己的身体症状,然后对症选择进补及养生方式。

进补先分症状

按照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人生病时有寒证、热证、实证、虚证等多种症状。其中寒证、热证不需要进补,虚证需要进补,实证不能补。即便是需要进补的虚证,也分阳虚和阴虚两种,进补的方法也不一样。

不分体质的乱进补,小心补出一身病

阴虚体质外在表现为消瘦、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不耐春夏、舌红少苔、少眠,在养生上要注意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远离肥腻食物;阳虚体质外在表现为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怕冷,四肢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胖,可以通过食用羊肉、狗肉、鹿肉、韭菜等食物来调理。

补肾也要分型

补肾要分清自己需要的是补肾阴还是补肾阳,或者是阴阳互补。如果是补肾阴,可以选择玉竹、石斛、肉苁蓉、山茱萸、枸杞等药物;补肾阳可以选择鹿茸、肉桂、附子、肉苁蓉等药物。阴阳互补最好是用龟鹿二仙胶。

不分体质的乱进补,小心补出一身病

不要迷信名贵药材,因为药分寒凉温热四气和甘酸辛咸苦五味,分别对应不同的体质和病症,不能随便食用。比如冬虫夏草,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儿童、孕妇、感冒发烧及脑出血的人就不能用;阿胶可以补血止血,滋阴润燥,但它有碍消化,有让人不思饮食、脾胃虚弱、腹胀便溏的副作用。

中医将人体体质大略分为5种,包括:气虚者、血虚者、阴虚者、阳虚者、燥热者,根据不同的体质选择不同的食物来进补。

进补分5体质 气血阳虚热

1.气虚者:容易有精神不振、易感冒、面色苍白、易疲倦、四肢无力、说话短气懒言、食欲差、声音低微、容易出汗、头晕等现象,可食用黄耆、党参、白朮、大枣一类补气药。

2.血虚者:面色不华、唇淡、指甲苍白、头晕心悸、神疲气短、心悸失眠、皮肤干燥、月经量少等症状,宜食用熟地、白芍、当归、龙眼肉等补血药。

不分体质的乱进补,小心补出一身病

3.阴虚者:口干咽燥、心烦焦躁、遗精盗汗、腰酸疲乏、手足心热、面红、眩晕、耳鸣、睡眠不安、身体消瘦、两眼干涩、失眠多梦等现象,可食用生地、麦冬、玉竹、枸杞子等药材滋阴润燥。

4.阳虚者:怕冷、四肢不温、腰膝酸痛无力、精神不振、大便溏薄等现象,可常用有干姜、肉桂、补骨脂、肉苁蓉等补阳药。

5.燥热者:从中医来看,可分为虚热、实热,这类的体质比较不适合自行冬天进补,如姜母鸭、羊肉炉等,因容易造成上火的现象,如火气大、口苦咽干、嘴巴破、睡不着等症状,如果在冬天需进补的话,比较适合凉补。凉补指性寒凉的食物来进补,能调和体内虚阳微升所导致的燥火,有降火解热,凉补药材包含薏仁、西洋参、玉竹、百合、茯苓、麦门冬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体质   肉苁蓉   名贵药材   血虚   玉竹   面色   药物   食物   小心   现象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