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X”孩子的口咋这样“脏”?

三岁半的涛涛入园已二周了。

小家伙的适应能力太好了,吃饭从没让喂过,饭量也好,会主动跟老师要加饭。入厕不会擦屁股,也会叫老师帮忙。

可就是有一点,孩子缺乏礼貌,不仅不会礼貌语言,从他的嘴里时不时还会冒出脏话。

“傻逼,还哭”“神经了”“傻蛋”……

老师教育孩子,你说这些是不好听的,骂人是不对的。

孩子却头一偏,手一插腰,“我又没骂人了,神经了”

奶奶接孩子时,老师和奶奶做沟通,进行了解。

奶奶一拍大腿,啊呀,“这小崽子,在麻将馆学的”

原来孩子父母工作忙,平常奶奶照顾的多。

奶奶爱打麻将,经常会带孩子去麻将馆玩。在那里玩的人里面,有一个人特别爱骂人、说脏话,孩子听多了,便学会了粗话。

通过沟通,奶奶也意识到了孩子说脏话的后果。表示以后不领孩子去了,并且还要纠正孩子的行为,学会礼貌。

年幼的孩子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也爱模仿他感兴趣的事。脏话也是如此。

其实孩子并不知道这些脏话好与不好,他就是好奇,觉得好玩,说的带劲,所以,孩子学的非常快。

这不由让我想起“孟母三迁”的典故。

孟子小时,父亲去世了,孟母和他住在墓地附近。

孟母发现孟子常玩跪拜,哭死人的游戏,便带孟子搬到了集市旁边住。

很快,孟母又发现孟子玩起了商人间的游戏。作揖迎客,讨价还价等等。

于是孟母又带孟子搬家了,这次搬到了学堂附近。

孟子在这里学到了礼貌,守秩序,还喜欢上了读书。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于孩子而言是多么的重要。

环境就犹如生活老师,会带给孩子很多,教给孩子很多。其中,有对孩子有利的、健康的,也有对孩子不利的、不健康。

做为家长要会替孩子分辨是非、好赖,帮孩子摘去不好的、不健康的环境,这样孩子的成长才会更加健康,向上。

友友们,你们说对不,

在你们的周围有这样的家长、有这样说脏话的孩子吗,欢迎一起分享了,共同引以为戒。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私聊删,谢谢)

“我X”孩子的口咋这样“脏”?


“我X”孩子的口咋这样“脏”?


“我X”孩子的口咋这样“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孟子   孩子   脏话   礼貌   奶奶   好奇   神经   家长   老师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