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说大陆离不开富士康,结果被“打脸”,郭台铭认清现实了?

在小米、华为等手机品牌崛起之前,中国手机的半壁江山,曾被苹果牢牢占据。十年前,一部苹果4的价格相当于一台电视机的价格,尽管贵,但在一部分年轻人的心中,,拥有一台苹果手机,象征着走上了国际潮流的最前沿,身份和地位也更上一层。


但是,很多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动不动就卖几千上万的苹果手机,其实大部分是在中国代工生产的,甚至有一种说法:全球每7部苹果手机,就有一部生产自富士康。

郭台铭说大陆离不开富士康,结果被“打脸”,郭台铭认清现实了?

富士康的崛起

说到富士康,大家应该不陌生。这家从手机零配件生产起家的湾湾企业,在创立之后的短短3年时间,营收就超过10个亿,几年光景就垄断了包括苹果在内的全球手机代工行业。


当年富士康来到中国大陆建厂后,正好赶上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又获得苹果这个“大金主”的青睐,再加上大陆当时的劳动力成本又比较低,天时地利让富士康占尽了,于是富士康开始中国大陆深度扎根,相关数据显示,全球超过80%多的iPhone手机都在富士康郑州工厂生产,富士康郑州工厂有90条生产线,能同时容纳35万名工人,平均一天能生产50万部手机。


依靠着中国大陆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低价的劳动力,富士康在过去十多年赚得盆满钵满。

郭台铭说大陆离不开富士康,结果被“打脸”,郭台铭认清现实了?

郭台铭:大陆离不开富士康

然而,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却并不这样认为,甚至还放出狠话:大陆离不开富士康,富士康在大陆一日,大陆就“有饭吃”。郭台铭认为,富士康能够成为全球电子代工行业的领先企业,主要原因是傍上了苹果这个“大金主”。富士康可以说拿下了苹果近乎垄断的代工权,从苹果1代开始,几乎每发布一代新品,都会引起哄抢。苹果高频率的发布新机,为富士康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高收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国内制造产业链越来越完善,随之而来的是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加上华为、小米等品牌手机崛起,这时候,苹果的销量开始出现下滑,销量下滑,就意味着富士康的“苹果”订单在减少。


于是苹果考虑将自己的生产线转移动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方去,作为苹果的“御用代工厂”,富士康积极响应苹果号召,开始外迁产能,撤离大陆。


2018年左右,郭台铭认为,富士康最好的出路在东南亚,因为那里拥有庞大的市场和低廉的劳动力。所以,这边在大陆撤出,另一边富士康砸下10亿,开始在越南和印度一带马不停蹄建厂。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郭台铭这一次押错了宝。

郭台铭说大陆离不开富士康,结果被“打脸”,郭台铭认清现实了?

富士康撤离大陆后,郭台铭很快被“打脸”

首先,郭台铭以为只要将中国那一套管理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工厂,加上劳动力成本低,富士康可以重新复制在中国的辉煌。


谁能想,印度虽然人口基数庞大,但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管理难度很大,想要这些工人服从纪律兢兢业业工作,非常难。据业内人士透露,在中国一个周期的培训,到印度得花上两倍的时间,效果还得打折一半。很显然,郭台铭忘了,富士康在国内很成功,主要源自于中国人本身的吃苦耐劳。


其二,富士康将工厂搬到印度后发现,其加工的原料、配件依然要依赖中国大陆进口运出去,这其中的物流、税费、管理等成本都在相应的增加。而在国内,拥有完善而全面的产业链体系。富士康在大陆只需要扮演产业链中某一个环节就可以。


再加上疫情的爆发,富士康在东南亚的工厂面临着大面积停产的境遇,超过50%的产能被砍掉,这无疑直接影响到富士康为苹果代工的订单了。

郭台铭说大陆离不开富士康,结果被“打脸”,郭台铭认清现实了?

一连串的问题摆在郭台铭面前,富士康在东南亚苦撑了8个月后,郭台铭开启了“自救”模式。


2021年,富士康带着大量产能返回郑州,并开启高薪招聘,还给郑州工厂的工人前所未有的额外加薪。


通过一系列的事件,郭台铭也应该明白大陆工厂的重要性,


现在,富士康近半成收入来自苹果,可苹果的代工厂不单有富士康,还有和硕科技、广达电脑、比亚迪等等。所以,郭台铭也该清醒了,仅仅只抱紧苹果“金主”的大腿,跟着苹果随波逐流显然是不靠谱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大陆   东南亚   印度   郑州   代工   劳动力   中国   工厂   现实   苹果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