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即失业?互联网大厂花式裁员瘦身

未来网北京4月2日电(记者 凌萌)“如果大规模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话,我们一半的员工今天是不需要的。但是京东还在发展,而且是不断地高速发展,未来还有十倍、二十倍的增长空间。所以我们还需要人,永远不会开除任何一个兄弟。”

  2018年5月,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抛出了这样一段话。

  然而,“打脸”来的太突然。近日,京东裁员的消息在网络上不胫而走。更有消息透露,京东此轮裁员的覆盖范围较广,多个业务部门都设有裁员比例。

  在社交平台上一片“东哥不要兄弟了吗”的感慨声之下,“裁员潮”正在席卷整个互联网行业,阿里、腾讯、哔哩哔哩等巨头几乎无一幸免。

  从曾经的高歌猛进到如今的大面积裁员,二级市场上也做出最直接的反馈。热门互联网中概股呈集体下跌之势,截止今年一季度,京东累计跌幅为16.69%,阿里巴巴跌7.06%,哔哩哔哩跌53.45%,腾讯跌15.46%,百度跌10.42%。

  京东、哔哩哔哩花式裁员,“毕业”即失业?

  “最开始,离职叫做‘炒鱿鱼’,后来叫做‘优化’,再后来叫‘给社会输送人才’,现在统一都叫‘毕业’了。从公司里毕业,恭喜你,可以出去找工作了。”近日,这样一条段子在社交平台上风靡,矛头对准的正是眼下京东、哔哩哔哩的“裁员风暴”。

“毕业”即失业?互联网大厂花式裁员瘦身

  (图片来源:@风闻社区)

  据社交平台网友爆料,京东、哔哩哔哩两大互联网巨头分别将出示给员工的离职指引文件冠以“毕业须知”和“毕业日各项事宜指引”之名,并预祝被裁员工“毕业快乐”。

  未来网记者注意到,在京东的这份“毕业须知”上,开头便附有“亲爱的JDer,毕业快乐,恭喜您从京东顺利毕业,感谢一路陪伴!”等字样,同时还涵盖离职人员的社保公积金、人事档案、党组织关系、离职证明等相关事项的处理指示。

  据媒体报道,京东此轮裁员覆盖业务线较广,包括京喜、京东国际、京东零售、京东物流、京东科技等多个板块。其中,大部分部门的裁员比例为10%—30%,京东零售商业提升事业部下设的全渠道广告业务部的裁员比例为50%,京喜板块在江西战区、广东战区的人员将全部裁撤。

“毕业”即失业?互联网大厂花式裁员瘦身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此轮裁员还涉及部分应届生员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道,“京东大规模裁员,我同学已经被裁了,应届生还没入职,直接打电话说不用来了。”

  对于近期的裁员事件,京东方面相关人士在回应媒体时表示,此轮裁员只是业务板块的正常优化,京东主体业务依然健康发展。

  无独有偶,“温情流露”的“毕业通知”同样被哔哩哔哩所采用。

  根据社交平台上网友晒出的一份“毕业日各项事宜指引”,开篇写道:“为帮助您离开B站后能够顺利的开始新的职业生涯,特此将有关手续办理程序告知如下。”

  看似“温暖”的文字背后,实则是冷冰冰的现实。有网友对此留言评论道,“如此‘高情商’的裁员表述,也只有大厂能想到了”“优秀的学生留级,差生却毕业了……”“能不能选择留级?”

  “裁员潮”愈演愈烈,互联网大厂几乎无一幸免

  眼下,“金三银四”的求职期已过半,互联网大厂却正值“寒冬”。

  社交平台上,关于互联网大厂裁员的动态此起彼伏:数不清的工牌在收纳箱内堆积如山,离职员工用过的显示器摆满了桌面,更有互联网企业近半层楼空无一人……

  实际上,今年以来,“裁员潮”席卷了整个互联网行业。据未来网记者不完全统计,采取裁员举措的互联网企业就有十余家。除了京东、哔哩哔哩之外,字节跳动、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大厂均悉数在列,呈现愈演愈烈之态。

“毕业”即失业?互联网大厂花式裁员瘦身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今年1月,字节跳动、百度率先拉开大厂裁员的序幕。据媒体报道,字节跳动对战略投资部门做了整体裁撤,涉及员工约有百人。其中,战略投资部门负责人赵鹏远及相关员工放弃投资业务,并入战略业务,财务投资板块也被彻底解散。

  百度则被曝出对MEG(移动生态事业群组)及AIG(人工智能体系)下设的ACG(智能云事业群组)、TPG(技术中台群组)等多条业务线进行人员精简。根据百度内部相关员工透露,此次裁员比例在10%—15%,基层员工、中层、高层都有涉及。

  随后,百度对此次裁员传闻作出回应,称属于企业正常的人员流动和优化,员工如果绩效长期不合格,可能会面临被优化。而对于“人员优化”的比例,百度方面并没有给出回应。

  而后,有着“微信生态第一股”之称的中国有赞也步入裁员浪潮。据社交平台网友爆料,有赞此轮裁员中,中台部门的裁员比例高达70%,新零售部门为50%—60%。对此,有赞方面相关负责人于近日回应称,网传的裁员规模有所夸大,实际调整比例为20%左右。

  在此之后,“腾讯裁员”“阿里裁员”等话题也登上微博热搜榜,高达10%—30%的裁员比例也在社交平台上掀起舆论热议。

  据相关业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的此轮裁员包括MMC(社区电商)、飞猪等业务,腾讯裁员则涉及PCG(平台及内容业务事业群)、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被裁人员获得N+1补偿。上述裁员消息随后被相关媒体证实,但网传的裁员比例有所夸大。

  裁员“寒冬”之下,互联网大厂风光不再?

  如今的“裁员潮”之下,互联网大厂的光环已然渐褪。

  对于互联网行业此番密集性裁员,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经历高速增长之后,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降本增效的新阶段,眼下进行的裁员动作意味着,理性规划取代了过去以规模换增长的无序扩张,互联网也进入需要“精细化管理”的时代。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互联网行业经历过一段资本无序扩张的发展时期,导致整个行业泡沫虚高,业内薪酬水平明显超出合理性范畴。

  记者了解到,2021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多次对互联网巨头的反垄断行为予以强监管。2021年4月,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被认定存在“二选一”垄断行为,被处以罚款182.28亿元。同年10月,美团同样因“二选一”垄断行为,被罚款34.34亿元,并限期进行全面整改。

  此外,国家工信部也对互联网平台间的“屏蔽外链”问题进行重点整治。

  “基于一系列治理和监管,互联网行业的‘野蛮生长’态势被遏制,部分互联网企业的业务线受到监管影响收缩或者停滞,从而导致裁员。当然,也有部分是企业的正常人员淘汰。”张毅指出。

  除此之外,在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企业业绩的整体下滑或许也是此轮密集型裁员的原因之一。

“毕业”即失业?互联网大厂花式裁员瘦身

  互联网大厂2021年业绩情况(未来网记者根据各企业2021年财报数据整理)

  未来网记者梳理互联网大厂近日发布的2021年财报数据后发现,除有赞外,各互联网大厂2021年的营收情况总体处于增长趋势,但净利润却面临不同程度的亏损。

  其中,哔哩哔哩2021年的亏损额高达67.89亿元,同比下降125.43%。京东次之,亏损额为36亿元。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京东的净利润为494亿元,由盈利转为大幅亏损。有赞的亏损额为32.93亿元,同比下降503.5%。

  而即便阿里在2021年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其净利润的增长幅度也仅有2%。财报数据显示,在有“双十一”加持的第四季度,阿里的净利润却同比下降75%。

  另外,根据财报数据,腾讯在2021年的净利润高达2248.22亿元,同比增长41%,但这一增长幅度却为其近十年来最低。

  行业监管之下,互联网企业不得不“勒紧裤腰带”,采取裁员等“瘦身”举措。二级市场上,投资者们也开始“用脚投票”。截至4月1日美股收盘,阿里巴巴、腾讯控股、京东、哔哩哔哩、百度、中国有赞的总市值较最高点分别蒸发705.7亿元、1.04万亿元、344.52亿元、65.74亿元、110.45亿元、63.26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网大   腾讯   阿里巴巴   阿里   净利润   社交   瘦身   员工   未来   人员   业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