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2021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四川一高校“硬核”成果入选!

近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发布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郎咸国与甯濛两位研究员的研究成果《雪球地球冰期结束后全球古海洋环境的精细刻画》成功入选。这是郎咸国研究员继2018年入选该榜单之后再次获此殊荣。

权威发布!2021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四川一高校“硬核”成果入选!

(“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涉及年代)

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于1929年,是国内成立最早的自然科学学术团体之一。“中国古生物学年度十大进展”旨在激发古生物学者的科研热情,展示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古生物学各个分支方向上所取得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研究成果。自2017年始已举办六届,每次评选受均到学界、社会广泛关注,极大促进了我国古生物学的发展。

距今6-7亿年前,地球经历了最严酷的全球冰室气候灾难,被冰封长达数千万年之久,称之为“雪球地球”。火山的及时救援,释放了大量的CO2,造成强烈的温室效应,才终结了这亘古极寒。雪球地球之后,地球生物圈迸发变革,单细胞统治的地球生态系统发生瓦解,复杂的多细胞生命占领地球。然而,由于冰河时代的消融十分迅速,在遥远且漫长的前寒武纪,如白驹过隙,除了厚厚的冰川混杂堆积岩,并未留下其他印迹,导致重建当时的地球环境变得十分困难。

权威发布!2021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四川一高校“硬核”成果入选!

(6.35亿年前雪球地球结束后复杂生命与动物快速出现)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郎咸国与甯濛两位研究员,在珠峰科学研究计划的支持下,联合北京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单位,对我国雪球地球冰川融化记录开展了高精度的沉积学与地球化学分析。研究发现,雪球地球结束时,全球海洋甲烷菌活跃、碳循环剧烈波动。研究提出,海洋中CH4的大量生产和巨量碳埋藏是全球海洋碳循环波动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利用碳循环盒子模型,对该时期的碳埋藏量进行了估算。结果发现,在海洋微生物光合作用驱动下,大约1.56Í105—5.64Í105亿吨的有机碳被埋藏到海底沉积物中。这一过程造成了约3.8%—13.4%PAL(现代大气浓度)的氧气升高,全球海洋也由大面积缺氧硫化向次氧化发生转变。

权威发布!2021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四川一高校“硬核”成果入选!

(Marinoan冰期盖帽碳酸盐岩之下的纹层状粉砂岩)

上述研究精细刻画了6亿年前雪球地球结束时的地球环境剧变,揭示了大气圈的增氧机制,回答了雪球地球之后为何出现复杂生命与动物起源这一重要科学问题,为认识地球宜居性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对于揭示早期真核生物辐射演化的古环境背景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相关成果已经于2021年发表在《自然通讯》《地球科学评论》《全球与行星变化》等高水平期刊。

拓展阅读:

权威发布!2021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四川一高校“硬核”成果入选!

郎咸国,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四川省地质学会古地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四川省地质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沉积学家学会(IAS)会员、美国地质学会(GSA)会员、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会员。获2019年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优秀成果奖,2018年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等多项荣誉。主要研究领域为沉积学与沉积地球化学、古海洋与古气候学。

权威发布!2021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四川一高校“硬核”成果入选!

甯濛,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碳酸盐岩沉积学及沉积地球化学相关研究,目前研究方向主要为利用镁同位素示踪白云岩成因及碳酸盐岩的沉积-成岩过程。已围绕碳酸盐岩的镁同位素体系开展了系列研究,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等多项国家级课题。

欢迎关注"成都理工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第一时间获取关于成理的最新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成都理工大学新闻网、中国古生物学会官微、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官网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中国古   碳酸盐   地球化学   雪球   成都   生物学   理工大学   地质   进展   成果   地球   海洋   高校   权威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