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玛射线暴,可能决定地球生命的未来,它如何产生及怎样预防

一、伽玛射线暴

伽玛射线(γ射线)暴又称伽玛暴,是来自天空中某一方向的伽玛射线强度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强,随后又迅速减弱的现象。

伽玛射线,是原子核释放出的射线,是波长短于0.01埃,频率高于1.5 千亿亿赫兹的电磁波。伽玛射线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及带有高能量,对细胞有杀伤力。

伽玛射线暴,可能决定地球生命的未来,它如何产生及怎样预防

伽玛射线暴是宇宙中发生的最剧烈的爆炸,短至千分之一秒,长则数小时,会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如果与太阳相比,它在几分钟内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万亿年太阳光能量的总和。

1997年12月14日发生了一次伽玛射线暴,它距离地球120亿光年远,在50秒内所释放出伽玛射线的能量,相当于整个银河系200年的总辐射能量。

2004年,来自宇宙深处的高能伽玛射线暴轰击了地球大气。那一次轰击在小于一秒的瞬间发出的能量,相当于太阳在50万年内发出的总能量。

伽玛射线暴,可能决定地球生命的未来,它如何产生及怎样预防

伽玛暴发现于1967年,虽经数十年研究,但人们对其本质了解得还不很清楚,但可以确定是发生在宇宙学尺度上的爆发。

二、伽玛射线暴的危害

强大的伽玛射线暴能够杀死一定范围内的宇宙生命,伽玛射线暴还有定期发生的规律,可以阻止宇宙生命向高级物种进化。最新的评估认为,它可能清除了大约90%的星系空间。

宇宙中伽玛射线暴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而且方向是随机的,如果某个拥有生命的行星不幸处于伽玛射线暴的释放路径上,那么这颗天体上的生命将遭遇灭顶之灾。

伽玛射线暴,可能决定地球生命的未来,它如何产生及怎样预防

普遍认为,在四亿多年前的奥陶纪发生的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当时地球曾被伽玛射线爆袭击,70%的大气被破坏,致使海洋生物链被破坏,75%的生物从地球上消失。

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从黑洞释放的伽玛射线暴能够在人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摧毁地球生命。

虽然观测到的所有伽玛射线暴来自于遥远星系,但也有小概率在距离地球较近的区域出现,如果出现,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将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消亡。

伽玛射线暴,可能决定地球生命的未来,它如何产生及怎样预防

三、目前认为伽玛射线暴产生的原因

目前认为:伽玛射线是因核能级间的跃迁而形成,另外原子核衰变和核反应均可产生伽玛射线。在太空中产生的伽玛射线是由恒星核心的核聚变产生的。

恒星爆发产生的能量首先是转化为了物质的动能。那么后来的伽玛射线是怎么产生的?有两种代表性的看法,一种是加速后的物质存在很多不同速度的成分,相互之间碰撞将动能再次转化为辐射。另一种认为,磁能在加速物质的同时,还通过磁力线的重联,产生部分内能,导致发光。这两种看法目前都没有定论。

关于伽玛射线暴的成因,有猜测它是两个致密天体如中子星或黑洞的合并产生的,也有观点认为它是在大质量恒星演化为黑洞的过程中产生的。

伽玛射线暴,可能决定地球生命的未来,它如何产生及怎样预防

大多数天体物理学家认为,强劲的伽玛射线喷发来自恒星内核坍塌导致的超新星爆炸而形成的黑洞。

四、“旋理论”对伽玛射线暴的成因分析

伽玛射线暴对人类的生存如此重要,有必要进行重点关注,并提出了解认识它的见解,供专家借鉴,也许有助于保护地球和人类。

我在“电磁波是兄弟姊妹”“物质的认知”等文中对电磁波的产生进行了详细分析,这里不再分析,只说结论。

一是物质基本粒子“旋子”的特征:一是强烈旋转,二是有巨大能量,三是能量态,是像线团一样的丝,没有固定的结构。

二是质子、中子的三个夸克“旋子”旋转时切割磁,像发电机一样切割磁力线,磁力线被打弯拉伸,折弯的片段互相连接,形成了有振动频率的强旋电磁环,成为一个个很小的电子。

电子断开是电磁波,不同的位置的电子振动频率和波长不同,断开时形成的电磁波也不一样。

伽玛射线暴,可能决定地球生命的未来,它如何产生及怎样预防

伽玛射线是夸克内层电子β粒子飞出,衰变过程中电子断开,成为γ射线,属于核内电子,频率非常高,有很强的辐射。

中子因电子的产生与停止机制,内部存在产生伽玛射线的超高频率电子。

黑洞是致密的暗物质中心,暗物质像丝线一样排列一致并强烈旋转。

如果两个致密的天体相遇,其暗物质或物质“旋子”先互相切割,生成频率非常高的电子,同时在高温高压下,达临界值后发生爆炸,断开后生成了大量的伽玛射线释放,形成伽玛射线暴。

伽玛暴有两类,短暴(小于2秒)与长暴(大于2秒)。

长暴是两个黑洞或中子星与黑洞的相遇碰撞,并互相切割。在这一过程中,因切割时间长,并在初期有高压维持,持续一定时间的产生超高频电子,然后再爆炸,即使在暴发的同时还延续切割,形成了长暴。

有理论认为,黑洞连光都无法逃脱,不产生伽玛暴,但实际观察中发现了黑洞合并时伴随伽玛暴。黑洞是致密的暗物质结构能够更合理地解释产生伽玛暴的原因。

短暴起落时间非常短,应是由超致密的中子星与中子星碰撞产生的。因为中子星碰撞后,随即核内电子发生爆炸断裂,中子星的夸克结构,不容易再产生高频电子,因此就只形成了短暴。

伽玛射线暴,可能决定地球生命的未来,它如何产生及怎样预防

恒星内核坍塌导致的超新星爆炸,因恒星内核致密程度不同,多数内核中存在的超高频率电子数少,只产生微弱的伽玛射线喷发,有个别的恒星没有致密结构,甚至不产生伽玛暴。

伽玛射线暴爆发的同时,因疏密不同的“旋子体”相互切割,会产生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也会观察到其它波段的辐射,称为伽玛射线暴的余辉。

探索宇宙的奥秘促进了人类科学进步。伽玛射线暴的能源机制至今依然未解决。我的这个观点,希望有助于这些谜团的解开。

五、预防伽玛射线暴

伽玛射线暴,可能决定地球生命的未来,它如何产生及怎样预防

因为伽玛射线暴不能早期发现,看到时已到达眼前,因此只能做提前防范。

一是无害高频电子拦截。伽玛射线,它是超高频率电子断开后,生成的超高频电磁波,因此它会与物质的电子发生反应,像光电效应一样,反应后就减少了到达地球表面的量。需要在外层空间进行电子拦截,布置高频电子云。可以将高频电子储存在卫星中,发现即引爆,这个引爆技术人类已经基本掌握。

二是爆炸偏转。卫星中储存高能炸药,由伽玛射线作为引子,发现即爆炸,使伽玛射线偏转,但这个办法对长暴作用有限。

科学地认识并采取措施预防伽玛射线暴,对人类来说至关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夸克   射线   中子星   致密   电磁波   恒星   黑洞   频率   能量   地球   未来   生命   电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