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预言:未来30年中国房价走向何方?-


大预言:未来30年中国房价走向何方?

中国房价会不会下跌?未来30年都没有可能!


第一:中国房价会不会下降?

中国房价不会出现大面积下跌,房地产更不会出现崩盘的情况。未来25年至35年中国房价都会平稳上涨。

个别时间、地点下跌的房价,后期都会补涨。最近炒得很热的鹤岗低房价,现在其实已经在涨价了。但居民收入也会增长,涨幅在大部分时间会超过房价涨幅。

第二:现在买不买房?

现在如果压力不是很大的话,买房子是很好的选择。

如果现在买不了房,就不要着急,还有25至35年的时间去给你慢慢买房。随着地铁的普及,大城市的规模会不断扩大,周围中小城市规模也会变大,教育、医疗公平的推进,踏踏实实挣钱,会买到心仪的房子的。即使买不到房,30年后中国人的住房观念肯定会发生重大改变,租房环境和租房质量都会有很大改善。可供出租的房屋会增多,除了私人的,公租房的数量也会不小。到时租房也会是不错的选择。当然,租金也会平稳上涨。

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回答:

1、中国人需不需要买城里的房子啊?

当然需要了!2020年11月1日到12月10日,国家进行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结果都预示了中国人的城镇住房需求会进一步加大,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房价会进一步上升。

3.76亿人!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普查结果表明,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现象已相当普遍,2020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4.9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35%。其中,流动人口3.76亿人,十年间增长了将近70%。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这些流动人口都是些什么人呢?绝大部分是入城工作的农民工或者没买房子的农村学子。

从流向上看,人口持续向沿江、沿海地区和内地城区集聚,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等主要城市群的人口增长迅速,集聚度加大。

此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90199万人,占63.89%。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在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下,10年来城镇化率上升明显。“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至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在新型城镇化的带动下,未来10年城镇化水平仍将提高,房地产市场需求整体仍有释放空间。现在国家强调去库存,主要是想抑制投机炒房和房价过快上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村的机械化水平会持续上升。现在农村都鼓励种粮大户大面积承包农村土地,对种粮大户也有补贴。对种粮大户实行种植50亩以上(含50亩)至100亩以下和种植100亩以上(含100亩)两档。同一户在同一季种植补贴粮食作物2种以上,其补贴标准按照作物种植面积累计确定。种粮大户补贴实行动态调整机制,具体补贴标准按当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方案的相关规定执行。以后农村大型机械化耕作不可避免。在广大平原地区,类似美国农业耕种方式也会出现,例如:用飞机喷洒农药。

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去哪?到城里!住房需求是不是进一步提升了?学者推测现在农村劳动力比例占到28%,但随着现在这种小农经济逐步地走向那一种机械化的作业,按照这种高新科技的发展,30年之后的中国农村劳动力会下降到5%。也就意味着这么的多的人要到城里面来,未来30年中国的城市化并不是已经完成了,而是正在进行当中。将来这些进入城里的人,将来都要买房子。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还加上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毕业的高校生会有明显增长,他们也要进城。

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23339956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38768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基本持平。男多女少的现象,导致中国女性地位进一步提高,现在农村彩礼也在普涨,没房子结婚难的现象进一步加剧。没房子咋结婚呢?

中国人买房子,它是一种病。中国人买房代表着什么?代表着身份,代表阶层,代表家庭代表子女未来受教育,代表子女未来的生存空间和生存环境等等,这对中国人来说太重要了。房子是中国人的心魔,建房子、买房子更是上下五千年的一种习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很难改变。只要中国保持一直发展,有钱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有钱人就去去买那些好的地方的房子。中国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一个建筑。

2、房价为什么只会平稳上涨?

首先,这是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宪法第 1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另外,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也强调均等与和谐。马克思主义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创新。这导致了,我国对德国人的思维方式有天然的亲近感。今年以来,我国决策层反复提到“公平优先”以及“高质量发展下的共同富裕”;的确,这和战后德国的发展模式有诸多惺惺相惜之处。

具体表现就是大多数人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无后顾之忧。拿楼市来说,德国很可能是全球唯一没有被地产金融裹挟的发达经济体。德国房地产制度有个最明显的特征:租房为主、购房为辅。截止至2020年底,德国房屋自有率仅43%,这意味着接近60%的人都在租房住。你要炒房,最起码也得炒自己的,租来的房子去炒,房东首先就不干。从物理属性上杜绝了炒房的机会,这很德国;当然,这也弱化了房地产与金融体系的如胶似漆。那房东可以炒房吗?先别急,下面说的事,可能会颠覆你之前所有的房产观:(1)在德国购房。申请贷款时,放款机构会对购房人的收入情况、工作性质、负债及信用情况严查;这和国内十分相似,但不同点在于——如果你已拥有一套住房,无论是否涉及贷款,二套房放款就会非常谨慎了。(2)持有二套房产拥有第二套房产将被课重税,各州有细微差别,但大致维持在房屋评估价的5%上下。30万欧元的房子,每年须交税15000欧元,而德国最常见的年收入介于24000-45000欧元之间。而30万欧元,只相当于前东德城市德累斯顿的套均中位数,在前西德城市,很可能连套像样的房子也买不来。(3)关于房产相关税收。虽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房产税,但德国对租金收入的税收管制十分严苛。如果房屋租金超出地方指导价的20%,就会收到10-50万欧元不等的罚单;租金超出50%,牢饭直接安排上;一般而言,房租收入会并入个人或家庭收入计算:按照2020年的规定,年收入低于8354欧元不需要缴纳所得税,而如果年收入高于52882欧元,个人所得税可高达42%。总体而言,德国租金税依据地区和租金不同,可分为四档:0%、15%、42%、45%。这笔税收足以让二套以上房产变成烫手山芋。想躺着当包租公?倒不如多生孩子拿津贴来得理直气壮。大量土耳其移民就是这么在德国生生不息的。(4)关于卖房的相关规定德国对房产出售环节的课税让人胆寒:买入一套房产不满十年就卖,将被视作投机行为,差额部分将被征收25-30%的资本立得税。想坐地起价?同样是痴人说梦。我们2021年刚刚提上日程的二套房指导价,德国早就开始这么玩了;不同的是,房东在指导价基础之上可有一定上浮:但涨幅超过20%就会被重罚,超过50%一样要去坐牢。这条法令对开发商和二手房东同时奏效。

纵观德国房产模式,无外乎两个核心逻辑:(1)购买与售出房屋从严审核信贷资质、从严把控市场价格,无限压制炒房欲望;(2)房屋租赁以积极引导安居为出发点,全面站队租客利益,让劳动者轻装上阵参与社会经济生活。说白了,住房问题在德国人的脑回路里,既是民生,更是福利。

欧洲式的高福利社会或许永远不适合我们,但搬走住房、教育、医疗等的三座大山却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未来   德国   欧元   租金   中国   年中   住房   房价   人口   走向   房子   房产   何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