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孩子自我管理这项“软实力”?这些方法建议家长收藏-

许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时间概念,学会自我管理。但是,孩子头脑里的时间感和我们是不一样的,他们没有自我管理的想法也是很正常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孩子逐渐学会时间管理和自我整理,怎样做呢?一起来看。


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我们常常会觉得小孩子没有“时间概念”,其实小朋友是真的意识不到,因为他们的“时间感”和成年人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总觉得小时候的时间过得更慢一些,为什么呢?


在10岁孩子的眼里,一年是有生以来的1/10,而在50岁中老年人的眼里,一年是有生以来的1/50,也就是说,孩子眼中的一年与成年人眼中的一年是不一样的。


另外,人类的时间感是由大脑的海马体决定的。海马体对一件事发出‘要记忆’指令的次数越多,在事后回忆时,我们就会感觉时间过得越慢。


小孩子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新鲜事物,海马体也频频发出记忆指令,所以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而且小孩子没有精确的时间概念,对于过去的时间,小孩子分不清什么是“刚刚”“昨天”“前天”“之前”“很久以前”。


正因为小孩子的眼里只有“现在”,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所以小孩子往往会毫无意义地打发时间,在成年人眼里是浪费时间,可是小孩子却乐此不疲。

如何提升孩子自我管理这项“软实力”?这些方法建议家长收藏


01

从钟表开始,认识时间


在教孩子们认识时间之前,要先教孩子们认识“时钟”。为了让自己更好地管理时间,不妨在每个房间都放置一个时钟吧。这样一来,孩子就更容易理解时刻的概念。


相较于直观的电子时钟,时针分针的钟表通过长短针的位置变化,能让孩子更容易感受到时间。


过去,很多家庭里都有报时时钟。孩子数着时针,盼到“玩耍时间”会开心不已。时钟的每一次报时,都会引发孩子不同的想法。所以我极力推荐大家使用这种能“听出时间”的时钟,让孩子从声音来感受时间。


02

要让孩子意识到,

管理时间是自己的事


要想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时间,就要让孩子自己去思考:为什么要守时?在这件事情上,可以让孩子“碰碰壁”。

比如很多家庭都会因为早上叫小朋友起床而犯难,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反倒是是家长在一边干着急。事实上,让孩子按时起床、准时到校并不是爸爸妈妈的责任,而是孩子自己的事。

如果孩子总是拖拉,不如“放任”他迟到一两次,自己承担后果。只要让孩子意识到守时是“自己的事情”,那么就会自发地行动起来。


03

除了珍惜自己的时间,

还要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


给大家讲一个妈妈的例子,她对自己的孩子说:“当妈妈坐在‘妈妈的椅子’上时,无论是读书,还是织毛衣,都是属于妈妈自己的时间哦。”


于是乎,每当这位坐在那把椅子上时,孩子们都不会来打扰她。因为孩子们明白了,妈妈也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要耐心地教导孩子,不仅要珍惜自己的时间,还要珍惜父母的时间。只要让孩子明白珍惜他人时间的重要性,孩子就会自发地守时守信了。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要让孩子懂得,像珍惜自己的时间那样去珍惜。


04

建立“时间”与“行动”的关联:

It’s time to…


聪明的家长经常会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孩子:It’s time to (现在是做什么事的时间)。


“现在是学习的时间哦。”“现在是老师讲话的时间。”“现在是可以好好休息一下的时间。”父母在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事儿的时候,要把具体的目标明确告知孩子。


时间是看不见的,如果我们无法做到有意识地划分时间,时间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溜走。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现在是做什么事的时间”,借此养成划分时间的习惯。


父母可以帮孩子,把孩子一天的行动通过一个圆形图表表现出来,这样一来,孩子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一天到底是怎么过的了。


05

会计算时间,带孩子找到时间

都去哪儿了?


父母可以让孩子估算一下,自己做的事儿,大概会花费多少时间。


比如,我们经常感觉早晨时间不够用,其实就可以带孩子把早上要做的事情列出来,一件一件的计时,看看早上出门前的准备时间究竟需要多长,哪些事情最费时间?


具体做法:


决定好早上要做的事情,排好序,写入表格。


早上一起床,就把起床时间填入表格。


每做完一件事,把完成的时间依次填入表格。


在父母的帮助下,计算出每件事花费了多少时间。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着表格,聊聊感想。


06

带孩子列清单,

分清“想做”和“该做”的事


要想高效地利用时间,必须分清楚,什么事是“必须做的”,什么事是“想要做的”。


父母要引导孩子思考一下,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想要做的”,然后让孩子把这两项分别列出来。

如何提升孩子自我管理这项“软实力”?这些方法建议家长收藏

孩子刚开始写清单的时候,可以把家长的意见“放到一边”,完全按照自己想的来写。“必须做的事情”并不只限于今天要做的事,父母可以让孩子把要做的事情全部写出来。


列出清单之后,父母可以问问孩子,在所有“想做的事”和“该做的事”中,哪些事是无论如何必须要做的,然后把这些事标记出来。试着和孩子一起按照优先级排序。


07

时间是有限的,

引导孩子学会取舍


想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计划,就需要我们能够根据事务的重要程度决定“哪些事该放弃”。孩子排序的时候,父母可以适当地做出提醒:“首先要保证完成作业。”

现阶段的孩子,首先要保证完成作业和学习的时间。学生必须要完成作业,父母要告诉孩子,制定计划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做作业的时间。父母要向孩子说明,完成作业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如果时间不够充裕,父母要引导孩子舍弃游戏时间:今天虽然没玩儿,但是可以“攒起来”,周末的时候痛痛快快地玩儿,怎么样?

如何提升孩子自我管理这项“软实力”?这些方法建议家长收藏


让孩子学会“自己整理”


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会整理。但是,在孩子的头脑里没有想要把屋子收拾整洁的想法,其实是很正常的。


据我所知,孩子喜欢乱七八糟的环境。房间里堆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简直是令人心情舒畅的天国乐园。孩子不想收拾,这是很正常的事。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帮他们学会整理吧!


01

学会整理的前提是学会分类


可以利用超市宣传单,为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布置一项作业。

我们常会从外边拿回来各种各样的宣传单。可以把上边的商品剪下来,按照面包、饮料、蔬菜,或者是服装、鞋、家电这样的分组进行分类,再贴到纸板上。


如此一来,这个有趣的作业就变成了收集同类项的游戏。孩子们通常很喜欢这样的分类游戏。在家里也会兴冲冲地加以实践。这虽然是为了提高孩子思考能力而设置的训练,但是也能提高孩子整理时所需的分析能力。


具体做法:


用剪刀把宣传单上的商品剪下来。


把饮料、肉、蔬菜、鱼、干货等,按照类别分开。


把中分列好的图片贴到纸板上,用记号笔写出这个类别的标题。


除了简单分类之外,还可以让孩子对同一类的两个东西进行比较。比如,利用图示法或通过表格进行比较:

如何提升孩子自我管理这项“软实力”?这些方法建议家长收藏

分类训练其实潜藏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垃圾分类。和孩子一起把收集的瓶瓶罐罐扔到该扔的地方,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锻炼。

如何提升孩子自我管理这项“软实力”?这些方法建议家长收藏


02

让孩子充分参与,

才能真正养成好习惯


家长独断专行,当然会比和孩子一起做轻松很多,也能节约更多的时间。但是,在和孩子沟通之后再决定,什么东西放在哪里,尤其是孩子的物品和孩子的玩具,沟通后的结果反而更便于今后的整理和收拾。


同时,这个沟通的过程,也是孩子向父母学习整理方法的机会,因此千万不要小看这个过程。


在和父母一起商量、一起思考的过程中,孩子会产生一种参与感,之后做起事来,更不容易犯错。沟通不当而导致孩子没有把东西放到合适位置,还要重新收拾,这种情况也就可以避免了。

如何提升孩子自我管理这项“软实力”?这些方法建议家长收藏

除此之外,让孩子参与整理还有另一个优点,也就是当孩子一个人的时候也能拿取自己需要的东西,不会因为不知道东西放在哪儿或够不着而引发困扰。


03

通过整理,

培养孩子的空间意识


在整理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保持一定的余裕空间”。但是培养孩子的空间感并不容易。


平常收纳整理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帮孩子建立空间意识,比如买东西的时候,可以问孩子“这个能放进去吗?”借此引导孩子培养空间感。如果在收纳整理时,能很好地把握空间感,将来肯定能在其他方面派上用场。


可以通过让孩子为旅行做准备,来培养孩子的空间感:要用多少东西,要把这些东西放到多大的包里。


04

学会断舍离,

让孩子学会珍惜


如果把厌倦的东西和曾经喜爱但是旧了的东西简单归为“不要的东西”,想到它们要变成垃圾了,心里恐怕会不舒服。实际上,这是让孩子学习如何与这些东西相处的大好时机。

在孩子不知道的情况下,把那些东西直接处理掉,可能更容易些。但是,扔东西时的心情,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有了之前和自己拥有的东西分别的经验,下次买入新东西的时候,就会认真思考这个东西的必要性。

如何提升孩子自我管理这项“软实力”?这些方法建议家长收藏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在处理不需要的东西时,不是简单地把不用的东西当成垃圾扔掉,可以卖到跳蚤市场……或者寄给回收再利用的公益团体和志愿者团体,继续发挥那些东西的价值。


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想想,该拿那些包含美好回忆的东西和纪念照片怎么办。在不得不处理不再需要的物品时,要教导孩子记得心怀感激:到现在为止,谢谢你的帮助和支持。


05

从小地方开始,

培养孩子的信心


收拾整理,要从整理小地方开始。把那一处小地方整理干净,体会到整洁带来的好心情,就相当于成功迈出了整理的第一步。


就算是狭小的地方,收拾得干净整洁,也会让人产生不小的成就感。从小地方开始感受整理的乐趣,才能让接下来的整理顺利进行。


在树立自信的时候,积累微小的成功体验至关重要。孩子凭借从这里获得的自信,下次就会自信满满地主动出手。


06

制定规则之后,

一定要严格执行


制定规则的时候要和家庭成员一起讨论,不能随意决定,只有这样大家才会共同遵守。另外,制定的规则中还要包含如果没有遵守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提出规则之后,父母要问孩子“这样可以吗?”,来征求孩子的意见。征求孩子意见这个过程非常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来考虑这个规则合适不合适。让孩子遵守规则的诀窍,就是要让孩子认可责任、承担责任。如果制定好规则之后,父母能够重视规则,那么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重视规则。


一旦制定了规则,就要遵守。孩子能看得出父母是不是真的下定决心这么做。如果父母没有这样的决心,就算威胁孩子,也不会起到理想的效果。最后所有的约定只能变成“说说而已”。

如何提升孩子自我管理这项“软实力”?这些方法建议家长收藏

制定规则的过程,也是对父母的一种考验


自我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有时候对大人而言都是个难题,想要让孩子做到自我管理,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当孩子觉得一件事有趣,他便会乐此不疲地一直做下去,在这过程中不断挑战自己。


刚刚列举的一些办法,既让孩子觉得有趣,又能让孩子自发地去做一些事。


在孩子未养成良好的习惯之前,我们要有耐心,一旦养成了好习惯,之后的事就会自然而然地轻松起来。


如何提升孩子自我管理这项“软实力”?这些方法建议家长收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孩子   空间感   作业   什么事   时钟   自我管理   小孩子   家长   实力   父母   规则   东西   建议   时间   收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