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那年,我带10个人夜登泰山,像昆虫趋光一样,追逐光亮而行-

#青春回忆杀# 在某种情势下,人类的趋光性丝毫不亚于昆虫。正是一路追随光亮,才夜爬泰山!

那天,山道周围是一片墨黑。两侧尽是黑黢黢的峭壁,行进在登山路上,我们顿感十分的阴森和恐怖,就像有无数头巨兽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们。

30岁那年,我带10个人夜登泰山,像昆虫趋光一样,追逐光亮而行

“灯光!”忽然有人惊喜地叫了起来。果然,在我们右前方那黑而高的山尖上,倏地出现了一星灯火,明明灭灭,闪闪烁烁,极像坟地里飘忽不定的鬼火。我们很快认定,那肯定是泰山顶峰——玉皇顶。

为了观日出、看云海,我们一行十人是晚上八点半坐火车从济南出发的,十点到达泰安站。出了车站,随着人流来到了泰山脚下,这时约摸十点半钟。一切都顺其自然,看到人们都在买登山用的竹棍,便也觉得有备无患,就来了一根。夜里爬山,一切都笼罩在黑夜里,能见度差。好在没过多久便升起了一轮圆月,一片清辉尽洒山中,但还是看不到旅游图中所指示的“摩崖”、“石刻”等历代迁客骚人的题字、诗咏,倒也省却了许多留连。心里说,回程时再看看罢。

不知走了多少时辰,只觉得游人越来越多,络绎不绝,摩肩接踵。摸黑上坡、下坡,上台阶、下台阶,心里嘀咕,不知几时才能到中天门、南天门,更不要说山顶了。只觉得腿很沉,脚很痛,这时有了灯光……有人看看表,才凌晨一点多。

这时,大家来了精气神儿,一齐迤逦着向灯光奔去。哪知走了半晌,却一下没了光亮。正疑惑,拐弯处又出现了几点繁星似的灯光,似在向人们招手,一群人又撒腿追去。可追了一个时辰,灯光又隐没了。也不知追了多少回,失望了多少回,反正是追了没,没了追。正不知所措,终于到了南天门。

此时的南天门,已是万头攒动,挨挨挤挤,举步维艰。事后听新闻媒介说,那晚游人达十七万之强。我们经过一番攀登,到达山顶时,已经是清晨四点多钟了。泰山极顶,云海沉浮,游人如织,蔚为壮观。风撕扯着人们的衣裳,云摩挲着大家的面颊。好不容易选了一处山坡等待日出,不想有人喊了一声:方向错了,人们顿时又蜂拥而起,另选他处。寒冷、饥馁、劳累一齐袭上来,我们背靠背取暖,咬紧牙关挺住。

六时许,太阳终于出来了,山上腾起一阵阵欢呼声。然而在我看来,那太阳也许美丽,也许憔悴;也许辉煌,也许平常。望着欢呼雀跃的人群,平素的坎坷一下子涌上了心头。我扪心自问,为了这劳什子,奔波劳累了整整一夜,是否未免太傻了?

30岁那年,我带10个人夜登泰山,像昆虫趋光一样,追逐光亮而行

我们这帮人是否颇像古代神话中的夸父?夸父逐日,至河口,口渴而死,掷杖化作邓林……我们也逐日了,很累,但没有死,手中的竹棍扔在山顶,能否化作棵棵纤竹呢?

说回来,这是1986年的事了。那年,我整整三十岁。

诚然,我们也有昆虫的习性——趋光。回首三十年的生活历程,我们曾以至纯、至爱、至诚、至真的心灵去殉我们的事业,一路跌跌撞撞,一路伤痕累累,像夜登泰山一样,一会儿兴奋,一会儿沮丧;一会欣喜,一会彷徨。在行进的征途上,因了太多的曲折,太多的痛苦,产生过片刻的犹豫,片刻的怀疑,但毕竟一路柳暗花明,踉跄着抵达了终点。想到自己,一路觅光,一路逶迤,个中滋味,酷似夜攀岱宗的感受。以后的生活,苦辣酸甜,真是难以言喻。

夸父——你这个古代堂堂七尺男儿,我真怀疑你手中真的拄过什么拐杖,倒是你的遗骨化作了一座山丘却很令人艳羡。

我深知,今后的路仍会很崎岖,要全身心地投入生活,不希求用什么来框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遭际、忿懑,都要效仿夸父的伟岸和坚忍,膜拜夸父投杖成林、傲骨成丘的壮举……

30岁那年,我带10个人夜登泰山,像昆虫趋光一样,追逐光亮而行

于是,便有了信心,有了灵感,文思得以通畅,才气得以充溢,开掘生活的底蕴,奉献生活的绚丽,彻夜秉烛,奋笔耕耘……

我珍视那次夜登泰山的经历,难以忘怀我们那可贵的趋光精神,直到永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泰山   南天门   昆虫   光亮   云海   时辰   游人   会儿   山顶   灯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