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幼小衔接 别让你的焦虑影响了孩子-

“孩子识字不多,加减法还不会算,一年级能不能跟上课程进度?”“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要不要提前学拼音和算术?”“怎样才能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3月18日记者了解到,眼下虽然还没到新的开学季,但已经有不少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家长们陷入了幼小衔接的焦虑中。


幼儿园“去小学化” 家长们喜忧参半

去年以来,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零起点教学、去小学化、 家校(园)共育等,新规落地,有不少家长担心幼儿园不教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孩子上小学后会跟不上。“听说一年级的学习进度很快,如果孩子不提早接触,刚上学的孩子真的会非常吃力。”家长陈女士表示,“班里有接近一半的孩子都学了拼音,不知道我们该不该也给孩子报个班学习?”

陈女士的焦虑并非个别现象,记者采访发现,面对幼小衔接的事儿,家长们喜忧参半。“别的孩子在幼儿园时提前学了拼音、汉字、算术,我的孩子不学,上小学会不会跟不上?”这个是很多家长关心的普遍问题。不少家长感叹,让孩子零基础上小学确实有点慌。但也有家长认为,这样孩子就不用再提前“抢跑”了。

据了解,幼小衔接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此前,教育部发文就要求就幼儿园“小学化”情况开展专项治理,治理范围包括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以及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等。


幼小衔接已贯穿于学前教育始末

其实,近些年来,很多幼儿园都在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有着或多或少幼小衔接的尝试和实践,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而小学也在同步开展双向的“小幼衔接”。

面对幼小衔接 别让你的焦虑影响了孩子

记者了解到,在西安高新区第十五幼儿园,“幼小衔接”融入幼儿的三年幼儿园生活中。作为西安市幼小衔接试点园,该园坚持“两个零起点”,一是“幼小”衔接“零起点”,通过9月份小班新生幼儿家长见面会,借助“三年之约”等主题,和家长达成三年“衔接”共识,避开“抢跑”误区。二是“小幼”衔接“零起点”,借助幼小统筹联动,家、园、校三方交流研讨,优化游戏化教学方式,为幼儿搭建“衔接”缓坡。

在该幼儿园,已经形成了幼小衔接制度、课程、环境、评价、共育五个方面的科学衔接幼小衔接生态,大班扎根,小学发芽、开花,在这个过程中,环境、教学和家长均是儿童成长的“养分”所在。

面对幼小衔接 别让你的焦虑影响了孩子

将幼小衔接贯穿于学前教育始末的,还有西安高新文理幼儿园。该园从小班起便开始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及行为习惯,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及未知领域的探究兴趣,实施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为其顺利步入小学做好准备。“多年教育实践证明,幼儿自主能力培养是无法一蹴而就的,必须从日常生活点滴着手,循序渐进缓缓而行。”西安高新文理幼儿园园长吴丽英表示,可喜的是,经过师幼的共同努力,中、大班时幼儿已形成了一定的秩序感,其自主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

在高新区第二十四幼儿园,也把幼小衔接融入平时的课堂教学,在游戏中丰富幼儿有关小学和小学生生活的经验,为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和物质准备。除了经常对老师进行培训外,该园还分期分批组织幼儿参观小学,参与小学升旗、入队仪式,熟悉学校环境,了解学校生活,请一年级的学生与大班孩子进行交流、游戏,讲一讲自己入小学的感受。通过幼小互动,引起幼儿对升入小学的热切期待。

面对幼小衔接 别让你的焦虑影响了孩子

“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幼儿在快乐的学习生活中感知两阶段的不同,萌发对小学生活的兴趣。而不是‘揠苗助长’,通过无谓的‘衔接班’,大量的专项习题去增添孩子的学习压力。”在西安高新区第二十四幼儿园园长马艺萍看来,相较于超前学习,关注幼儿内部精神及内部心理的转化,实现幼儿精神的内在发展,培养幼儿健全人格,才能培养其好的学习习惯,使孩子在终身学习的过程里立于不败之地。


家长如何“去焦虑化”? 与您分享三个“与其”

面对幼升小,家长的焦虑如何缓解?如何恰当地幼小衔接?

在高新文理幼儿园园长吴丽英看来,幼儿教育尤其是幼小衔接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多方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更要求彼此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家长应理性看待孩子上小学的问题,做到多交流、多陪伴、多鼓励,因势利导地使其成为小学生活主动入学的准备者,积极愉快地做好入学准备。社区也应切实履行自身职能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做好家、园、校三方的协调对接工作。任何一方的缺席,都可能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

面对幼小衔接 别让你的焦虑影响了孩子

西安高新第一小学校长刘英明与家长朋友分享了三个“与其”:与其焦虑不如反观、与其加码不如提质、与其要求孩子不如要求自己。在她看来,“当你转变了心态、更新了观念,相信‘幼小衔接’对家长、孩子而言都会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首先,家长朋友要搞清楚幼小衔接“衔接”的是什么?深层次的理解是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生活技能、心理准备等多方面来调试以适应小学生活,建议处于茫然和焦虑中的家长,静下心、好好反观孩子还欠缺哪些方面的能力,而后有针对性地加以弥补。

刘英明校长说:“很多家长在幼小衔接时都走入了误区,认为幼小衔接就是提前进行小学化教育,其实做好幼小衔接绝不是让知识储备越多越好,而是习惯越好越优秀、思维越强越出彩、方法越佳越顺利。这就要求在幼小衔接时,不是简单、疯狂地给孩子加码补课,而是要‘提’培养孩子好习惯、好思维、好方法的‘质’!尤其是身教的力量永远大于言传,家长与其要求孩子不如要求自己,做个学习型的父母,以身示范的榜样肯定会感染孩子,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面对幼小衔接 别让你的焦虑影响了孩子

“在幼小衔接阶段,我认为,充分的信任是成功的一半!”西安高新区第十七小学校长金梅直言,幼小衔接是教育关键期,也是教育课题。孩子跨进小学的大门,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旅程,作为家长,心中有祝福也有期待,难免带有一些紧张与担心。家长不妨与孩子一起列一个购物清单,提前帮孩子准备上小学的书包、文具等一些必需品,让孩子体验即将成为小学生这个快乐的过程,同时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为孩子过度做好充分准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程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幼小   焦虑   孩子   园长   西安   高新区   幼儿园   幼儿   家长   小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