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大腾挪,李嘉诚退英归中?


资产大腾挪,李嘉诚退英归中?

一个月内,李氏家族已两次大笔抛售旗下英国资产。3月4号,有消息称李嘉诚家族将出售旗下英国最大配电公司。估值高达15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260亿元。预计赚取超过两倍的收益。一周后,李嘉诚家族又宣布抛售其位于伦敦的写字楼。3月14号,李嘉诚家族旗下的长实集团回应出售英国伦敦相关物业的消息。三年半以来的总回报约为4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9亿元。如若进展顺利,这两笔交易下来,李嘉诚家族将在英国收获超过800亿人民币的收益。几天前,网上开始流传一则消息说香港首富李嘉诚日前已经由英国籍转为中国籍。这些都让人们想到过去十年来他陆续从中国内地和香港撤资的场景。

现在买下半个英国的李嘉诚又要从英国跑了?那么,为何李嘉诚这时候大手笔抛售在英国甚至欧洲的资产?他到底有没有改国籍?他这轮资产大挪移的目标选择会是哪里?李氏家族会再次将香港和内地作为投资重点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好好探讨一下。

有关李嘉诚回来了的猜测,首先源自他改回中国国籍的传闻。最近有消息说李嘉诚在英国亏掉了千亿,然后退出了英国国籍,而被迫改回了中国国籍。

为此李嘉诚还交了500亿的税,而作为证据呢?有人翻出了百度百科有关李嘉诚的词条。国籍一栏显示的是中国,在此之前,有关李嘉诚改国籍的传闻隔段时间就会热闹一阵儿。最近一次是去年八月,当时中国各大社交媒体上就流传着李嘉诚改国籍的消息。不过我们来细细解读的话,李嘉诚退掉英国国籍,改回中国国籍其实是一个悖论。因为李嘉诚从来就没有取得过英国国籍,也没有放弃过中国国籍。李嘉诚目前是双重国际身份,一个是加拿大国籍,一个是中国香港籍。

不管是维基百科还是福布斯富豪榜上的资料都很清楚地显示了李嘉诚的国籍。除了加拿大和中国的国籍,公开的资料还显示,李嘉诚目前并没有获得英国国籍。根据英国国家档案馆2017年解封的档案。1989年3月21号,李嘉诚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英国伦敦会面。会议记录显示,撒切尔夫人知道李嘉诚有兴趣取得英国公民的资格。并将则称英国内政大臣韩达德与李嘉诚进一步商讨。但是资料并没有显示李嘉诚死后是否曾向英国政府申请入籍。


资产大腾挪,李嘉诚退英归中?

没有公开出来的,我们也就不能妄下定论。退一步讲,李嘉诚即便把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等所有发达国家的国籍都申请了一遍。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中国香港籍,也没有恢复中国籍一说了。不过,就算李嘉诚改回中国国籍只是传闻,但是他大笔抛售英国资产却是实锤。资本逐利而动,就像候鸟,随气候的变化不停迁徒。李嘉诚无疑是全球最精明的商人之一。他就像一只敏感的候鸟,感知着全球市场的冷暖变化,进而操盘旗下庞大的资产全球流动。纵横商场70年鲜有失手。李嘉诚每当全球经济环境或者政治环境出现剧烈变动之时他都能提前应对。预感到环境开始变暖时,他便伺机而动,大举抄底,当风向刚刚开始出现问题时,他又能在高位精准套现。

2013年到2018年,撤资大陆后的长江实业大举进军英国,而在风云突变的2022年却突然调转船头。大笔抛售英国资产,可以说这是俄乌局势恶化以来,全球范围内企业所做出最早的最大规模的资本转移决策。关于李嘉诚,类似的最早例子其实还有很多,英资设立时最早接盘相关资产,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最早出手通讯公司资产。中国进行房地产调控之前最早大规模退出市场等等。11号,李嘉诚家族的长江实业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出售全资附属公司持有的英国伦敦写字楼5Broadgate。

全部股权作价7.29亿英镑约合60亿元人民币。对比2018年购入时的10亿英镑价格,这笔买卖其实卖亏了2.7亿英镑。不过长实集团说,综合近四年来的物业出租等综合因素,预计仍能从这里出售中获得1.08亿英镑。这是短短一周时间内李嘉诚家族对在英资产的第二次大手笔抛售。彭博社4号报道,李嘉诚已将旗下英国配电公司UK Power Networks摆上了货架,估值是150亿英镑。对比2010年买入时的58亿英镑,现在它的售价达到了近三倍。


资产大腾挪,李嘉诚退英归中?

有望成为今年业内最大的交易之一。可能在未来几周内就与竞购方达成协议。加上更早时候出售旗下英国电信公司Three UK等等。李嘉诚家族在英国的一系列大规模资产处置又被外界视为一次资产大腾挪。大概十年前开始,李嘉诚出售在中国内地和香港持有的物业和地产项目。引发了舆论有关他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刻撤资,甚至逃跑的猜测。这次呢,便轮到了英国舆论大喊着说别让李嘉诚跑了。

加大在英资产的处置那李嘉诚下一个选择又在哪呢?长实集团负责5Broadgate写字楼出售事宜的一位高管对媒体说,全世界都是我们的潜在市场。他说,长实将会继续在世界不同的市场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其中也包括香港和内地。过去两年李嘉诚布局香港。这个消息就不断。去年年初耗资102.8亿元买下了香港启德机场附近的一块地皮,同年8月又在元朗花上了71.6亿元买下了一块土地。

再早一点2020年,李嘉诚旗下公司先后收购成都晶融汇、上海三林印象城,年底又与吉电股份合作投资,共同商讨电力能源合作计划。

对于李嘉诚的新动态大动作,凤凰卫视评论员何亮亮认为,李嘉诚现在英国或是其他地方进行资产转移或者处置,都是投资行为。进行相关操作的原因无非两点:盈利和避险。这次的一系列操作,地缘政治避险的可能性是最大的。相关人士普遍认为,李嘉诚老谋深算,对地缘政治有他的看法和精准的判断。不过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富人的海外资产遭到了西方的围剿。即使是所谓永久中立国——瑞士也冻结了俄罗斯有关个人和机构的在瑞资产。法国、意大利等也扣押了俄罗斯富豪的游艇。英国也不例外,冻结了七名俄罗斯商人的资产,其中便包括英超球队切尔西的老板。罗曼阿布拉莫维奇等人,他们在英国的总资产总值是约为150亿英镑。值得注意的是,英国现在还在考虑没收俄罗斯人的私人资产。和亮亮说,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一般认为,私有财产只要是合法取得的就神圣不可侵犯。特别是在英国这样自诩法治的国家,如果没收财产的话,也需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现在呢,英国似乎在仅仅因为这些人从俄罗斯来就要肆意剥夺他们的财产,几乎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是开了不好的先例。

资产大腾挪,李嘉诚退英归中?

这个角度去考虑李嘉诚在英国的决策,他肯定是不会无视这种情况。在中美博弈加剧,伦敦又被认为是华盛顿主要追随者之一的背景下,富豪肯定会想考虑资产安全和重新配置。最大可能避开风险。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说。李嘉诚这一动向只是碰巧遇上了俄乌冲突,它本身分析员政治无关。此外,他与英国经济发展状况有关,英国很多房地产项目投资里都有香港人的身影,投资者偏好于买自己熟悉的资产。

李嘉诚主要还是出于利润和收益的考虑。他之前在中国出售房地产时,应该也是判断当时到了阶段性的高点。而现在英美等西方社会实行量化宽松政策,肯定会导致房地产以及股市资产价格有泡沫。所以呢,李嘉诚及时出手也是明智选择。

不过,李嘉诚出售英国资产的速度之快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其抛售的范围之广也超过了预期。作为香港主要四大地产商之一,李嘉诚近年来也一直因为香港持续高起的房价而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另外,2019年修例风波期间他说的一些话也可能引起了爱国爱港人士的不满。李嘉诚当时没有为自己辩解的事情,后来也不了了之了。战火纷飞时白手起家,风雨动荡之际,力挽狂澜。长江实业创立以来,鲜有失手,也铸造了李嘉诚的商业传奇。

作为前华人首富有人评价李嘉诚为稳健有余而创新不足。掌舵长江实业期间他没有像乔布斯那样创立苹果开启移动智能设备的新篇章。没有像埃隆马斯克创办特斯拉改写汽车行业,也没有像阿里京东那样改变人们的消费和生活方式。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曾这样评价李嘉诚,他说,李嘉诚可有制造一件营销世界的商品吗?没有。他投资地产,收购港口电信公司,全靠垄断和结盟。所以他十分成功,然而他不过是顺势而行,什么行业当红便进入该市场。这话可谓是一语中的直击要害,纵横商场70载,无论风云变幻,无论市场多么凶险。李嘉诚总能在危机中大赚一笔,他成功的真正原因除了高瞻远瞩的目光和杀伐决断的魄力。更多的是李光耀口中的垄断结盟。纵观李嘉诚的投资谱系,流量和管道构件的垄断思维使其投资的重要逻辑。尤其是对电信牌照和港口的钟爱就是印证。1993年,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斥资80亿港币收购了英国2G电信品牌orange。此后持续投资扩大至欧洲大陆市场,1999年李嘉诚在互联网热潮之际以1180亿港元出售。六年间升值了12倍之多,于是在该年度的财报上,从这一笔交易中获得了1180亿港元的收益,这是香港开埠以来的企业最大的盈利记录。随后李嘉诚开始决定下一代移动网络,此次计划出售的英国电信运营商ThreeUK就是又一电信牌照交易的典型案例。李氏家族在香港将垄断结盟演绎得淋漓尽致。他在地窄人稠的香港搞房地产,收港口,布局基建、零售、电力、能源等。与民生百态息息相关的产业李家帝国占据了香港1/7的私宅,获利70%的生鲜零售,俨然是一座“李家城”。他给港人发薪水,然后从港人的日常消费中赚了回去。


资产大腾挪,李嘉诚退英归中?

他号称爱做慈善,创办了汕头大学长江商学院。到了2021年,李嘉诚基金会捐款超过300元。李嘉诚在内地的房产开发遵循着土地——银行的模式。也就是大手笔超低价囤地,但是却不急于开发房地产项目。只是坐等土地升值之后再转手卖掉,赚取高额的差价。经历了近一个世纪,李嘉诚几乎踩准了香港乃至全球经济等每一次跳动。透过对流量垄断,积累了巨额财富。近40年来像候鸟一样。在全世界寻找投资机遇,凭借着高超的交易技巧,屡屡获胜,全身而退。李嘉诚常年恪守着不赚最后一个铜板的经营原则,却又总能在别人之前赚到第一的铜板。庞大的李氏商业帝国由此常盛不衰,70多年来几无敌手。李嘉诚名誉满身,被华人商界推崇备至,金钱永不眠。时至今日,李嘉诚和他的长江实业仍像候鸟一样,永不停歇。财富的雪球越滚越大,但是社会舆论对其的赞誉和认可越来越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资产   长江   俄罗斯   英国   香港   英镑   国籍   中国   旗下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