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每天和娃玩贴纸,妈妈担心娃学习跟不上,结果发现错了

闺蜜和她老公是校友兼邻居,同住在我们镇上出了名的状元楼里。两个人上高中时就谈恋爱了。他们属于相互成就的那种。闺蜜是文科状元,她老公是理科状元。

就这样令人羡慕的一对状元夫妻,在育儿上也有许多分歧。

闺蜜被教育内卷卷得焦虑了,早早让老公教儿子学数学,好为上小学打基础。老公很反对,让他买数学启蒙书,他一本没买,倒是买了一堆贴纸回来。每天回到家,父子俩就一头扎进贴纸中,玩得不亦乐乎。

爸爸每天和娃玩贴纸,妈妈担心娃学习跟不上,结果发现错了

闺蜜几次跟老公翻脸,埋怨老公太佛系了。还放话说以后儿子数学不好就找他。老公乐呵呵地点头答应。

直到儿子参加了数学竞赛,还拿了一等奖回家,她又惊又喜。

跟老师沟通时,老师也夸奖儿子的数感好,反应灵敏,数学思维超强,课上也特别专注。还问是不是给儿子报了啥培训班。

思来想去,培训班没上过。大概是和爸爸每天带他玩贴纸有关。玩贴纸真的这么神奇?我跑到闺蜜家,去向她老公求教。

爸爸每天和娃玩贴纸,妈妈担心娃学习跟不上,结果发现错了

闺蜜老公认为:学数学,尤其是数学启蒙,启蒙的方式很重要。机械地教孩子数字、数数、计算,那是填鸭式的教学。孩子没学两天就厌倦了,不适合上幼儿园的孩子。

幼儿园的孩子最感兴趣的就是玩游戏。玩什么游戏呢?他选择和孩子玩贴纸游戏。既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又能在玩中学数学。

说到贴纸,这个状元爸爸解释:选贴纸也是有讲究的,要选择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且有趣、好玩的。《趣味数学贴纸书》就是他家儿子天天玩还玩不腻的游戏贴纸书。

爸爸每天和娃玩贴纸,妈妈担心娃学习跟不上,结果发现错了

他还给我们分享了几点选择这款贴纸的理由:

数学玩着学,好玩到停不下来

孩子学数学,如果还靠着传统的方法,别说孩子能否学到知识,连兴趣都可能被破坏了。兴趣没了,数学就可能成为孩子一辈子的噩梦。

《趣味数学贴纸书》充满了数学元素,是孩子们喜欢的。比如:“认钟表”“按时作息”,让孩子对时间有清晰的认知,培养他的时间观念。

爸爸每天和娃玩贴纸,妈妈担心娃学习跟不上,结果发现错了

贴纸书也能满足孩子黏贴的喜好。一幅幅精美的图画,一张张色彩鲜艳的贴纸,一看就讨人喜欢。

孩子在一撕一贴中,不仅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事物,还学习到关于数量、顺序、图形等知识。孩子玩得兴趣很足,学习数学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爸爸每天和娃玩贴纸,妈妈担心娃学习跟不上,结果发现错了

游戏式设计,贴近生活实际

《趣味数学贴纸书》里设置了不同的游戏,用小故事的形式讲述,特别贴近生活,让孩子提前感受在生活中解题。这跟一年级的数学测试,有些类似。

比如:马戏表演。就是以马戏表演马上开始为场景,让孩子通过找数字衣服,帮忙找到上场顺序。再找出挨着小猴子的是谁?

爸爸每天和娃玩贴纸,妈妈担心娃学习跟不上,结果发现错了

孩子本来就对小动物感兴趣,加上能帮小动物忙,就会主动地找起来。找对了地方,孩子就会有满满的成就感,主动学习的欲望就更强烈。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比赛,看看谁先找到?整个撕贴过程,孩子必须专心地完成。这就训练了孩子的专注力,还有手眼协调的能力。

爸爸每天和娃玩贴纸,妈妈担心娃学习跟不上,结果发现错了

编排科学,远离数学启蒙误区

《趣味数学贴纸书》不止是一本贴纸书,还是一本受欢迎的学前数学启蒙书。儿子所在的幼儿园,已经是人手一本了。

爸爸每天和娃玩贴纸,妈妈担心娃学习跟不上,结果发现错了

书的编排是比较合理有序的。它从感知数量、感知顺序、认识图形到对应匹配等,设计了相对应的游戏场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

孩子的数学敏感期一般从2岁开始,而《趣味数学贴纸书》就是为2-6岁孩子量身定制的。利用2岁这个数学敏感期,开启孩子的数学启蒙,收获一个数感好、思维强的孩子,就不用发愁孩子以后的数学成绩了。需要的赶紧入手哦!

趣味数学贴纸书 39 购买

写在后面:

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见,数学在学科中的地位不可忽视。想要学好数学,培养数学思维是关键。

而数学思维的培养,如果能抓住2-6岁这个“数学敏感期”,效果事半功倍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贴纸   天和   状元   趣味   思维   担心   爸爸   儿子   老公   兴趣   妈妈   数学   发现   孩子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