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胰腺脆弱又棘手

来源: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上海曙光医院消化医学部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 龚 彪

近年来,我国儿童胰腺炎发病率逐年提升,平均每100个儿童中有3人患胰腺炎。“但国内对儿童胰腺炎,尤其是急性复发性、慢性胰腺炎的认识、关注均不足。”上海曙光医院消化医学部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龚彪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目前,儿童急性胰腺炎发病率已接近成人,但治疗更为棘手。

胰腺是人体消化系统里的化工厂,分泌的“胰液”会经过专门的管道排入小肠,与胆汁、小肠分泌的液体混合后对食物进行消化。如果胰腺发生炎症,也就是化工厂遭到破坏,胰液便四处泄露,周遭重要脏器都会被“烧伤”。

儿童的胰腺脆弱又棘手

胰腺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绝大多数急性胰腺炎有自限性,是可逆的。其中,轻度急性胰腺炎通常可在一周内缓解,但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慢性胰腺炎则是一种慢性、破坏性、炎症性疾病,病程不可逆,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而且患儿遭受的疼痛往往会由轻到重,由偶发变持续;随着胰腺进一步受损,甚至可发展为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和糖尿病。

“儿童的胰腺更脆弱,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龚彪表示。

一是危险因素比成人广,但不够集中。成人患胰腺炎多与胆石症、暴饮暴食、饮酒相关。但儿童胰腺炎除这些因素外,感染腮腺炎病毒、肠道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糖皮质激素、丙戊酸等药物影响,先天性胆道畸形、高甘油三酯血症等因素均可导致。此外,由于儿童腹部肌肉系统不发达,比成人更容易出现因自行车把手伤、机动车交通事故、运动损伤等外伤导致的创伤性胰腺炎。龚彪表示,目前,临床中仍有约20%的儿童急性胰腺炎病因不明,让人防不胜防。

二是症状不典型、确诊时间长。急性胰腺炎通常以急性腹痛、呕吐、胰酶升高等为突出表现,其中,腹痛是患儿的最主要临床表现。比起放射痛、腰部束带感等特异性症状,多数患儿仅出现“上腹痛”,婴幼儿则以呕吐、腹部紧张等更为多见,症状不够典型,而且他们很难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感觉。此外,儿童的腹痛发作与淀粉酶、脂肪酶升高的相关性差,导致确诊时间通常较长,胰腺受创伤的时间更长。

三是治疗过程很“持久”。因其发病早、长期反复,儿童慢性胰腺炎的治疗常是一场“持久战”,不仅经济压力让不少家庭难以为继,中重度腹痛、过度限制饮食还可能导致患儿营养不良。“患儿的饮食中不允许出现一滴油,发病期甚至需要禁食,所有的营养供应由鼻饲管直接进入肠道,完全失去了咀嚼的‘权利’,更别提口感与味觉。这种痛苦,很少有人能切身体会。”龚彪说。

龚彪表示,儿童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重点在于针对病因治疗,现有方式是手术治疗或保守药物控制。其中,最有效的是微创“逆行胆胰管造影”手术,简称ERCP,通过在胰管中放置支架,将胰液顺畅引流至肠道,减少胰腺炎的发作次数和时长,可使患儿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正常饮食,保证生长发育。

针对胰腺炎,治不如防。为预防儿童患上胰腺炎,首先要避免各类感染、外伤、暴饮暴食等,积极治疗与之相关的各种原发病。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急性腹痛、呕吐或反复腹痛,应考虑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如无明显腹痛,但出现“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落后”“消瘦”等信号,也需及时就医。

如果曾发生过胰腺炎,首先要明确患儿的病因,避免再次暴露在危险因素下,并定期检查。如存在胆道或胰腺结构畸形,建议及时处理,同时完善基因检查,明确有无遗传问题。如今,基因突变引起的胰腺炎,已被列为儿童复发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的首要原因。此外,家长需在医生指导下为儿童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胰腺   医学部   胰液   儿童   胰腺炎   生长发育   肠道   棘手   病因   成人   脆弱   主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