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防治,中医防治越来越受重视

一、新生儿黄疸的西医防治方法有哪些?

客观讲,当代西医无预防新生儿黄疸之概念,生理性黄疸也不主张治疗。仅是病理性黄疸则会有如下的治疗方法:

(1)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是蓝光照 射。
(2)换血疗法:一般用于光疗失败时,采用换血疗法,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
(3)药物治疗:应用药物减少胆红素的产生,加速胆红素的清除或抑制胆红素的肠肝循 环,包括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 使用免疫球蛋白等。
(4)支持治疗:主要是积极预防和治疗缺氧、高碳酸血症、寒冷损伤、饥饿、感染以及高 渗药物输注等,防止血脑屏障暂时性开放,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新生儿黄疸防治,中医防治越来越受重视

图1

二、为什么中医防治新生儿黄疸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医中药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经运用了几千年的历史,经过了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国的中医无论是在治病、防病上,还是在养生上,都确凿有效可行。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而今,国家正大力提倡发展中医药事业,让中医药在新时代发扬光大。中医在预防及治疗新生儿黄疸中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有口服中药退黄疸,而且有外治敷药,推拿按摩均可解决新生儿黄疸问题,因而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如愈脐胎毒清)。

新生儿黄疸防治,中医防治越来越受重视

图2

加之新生儿乃为哑科,脏腑娇嫩,形气未冲,体质脆弱,对药物的耐受力与成人不同,而西药有一定的副作用,如照蓝光会有皮肤过敏、脱水、发热、腹泻、眼结膜及睾丸易损伤的副作用,故父母为儿求医寻药仍需谨慎小心。

中医有着标本兼治副作用小等优势,尤其是外敷用药,其副作用更是微乎其微,所以人们越来越青睐于中医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防治,中医防治越来越受重视

图3

三、预防新生儿黄疸的独特方法

1、时间上,抓住新生儿0-72小时黄金预防期,进行科学干预和预防
2、断脐前立即采用益黄宝抑菌洗液洗浴,洁肤祛污;断脐后,立即外用愈脐胎毒清Ⅱ型敷 脐,防止黄疸与脐部细菌感染。
3、降生时即可煎豆豉汁喂服。
4、出生后30分开乳。
5、采用益黄宝乳膏腹部抚触摩腹和上肢穴位推拿按摩,防止黄疸。
6、降生后,可选择避风处,给予适度阳光照射,注意不可长时间暴晒。
7、促进新生儿胎便的快速排出是防治黄疸之大法。
8、同天乐胎毒清综合预防法。

新生儿黄疸防治,中医防治越来越受重视

图4

四、同天乐胎毒清综合防治疗法之技术特色。

同天乐中医清胎清综合防治法是由欧阳恭华先生领衔,并由同天乐新生儿黄疸防治研究中心的全体专家共同研究开发的高新技术成果。

它秉承中医“治未病”“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中医发展思想,为了改变临床无预防黄疸的技术空白窘状,解放生理性黄疸不需治疗的守陈思想,弥补脐部暴露疗法的不足,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无黄疸的聪慧快乐生活,全面提高人口素质迈出踏实第一步,以中医外治胎黄的独特技术优势,从胎毒湿热病因深处解决防治新生儿黄疸的实际难题,开辟了医学领域防治新生儿黄疸的新途径,高效、安全、简易、无毒副作用。

新生儿黄疸防治,中医防治越来越受重视

图5

特色之一:清胎毒预防法:意义是治未病,防患于未然
(1)愈脐胎毒清Ⅱ型敷脐;
(2)愈脐胎毒清Ⅱ型敷脐加益黄宝洗液洗浴;
(3)愈脐胎毒清Ⅲ型加益黄宝洗液外敷涌泉穴;
(4)益黄宝乳膏对新生儿腹部实行抚触摩腹;
(5)益黄宝乳膏对新生儿上肢的脾穴、肝穴、胃穴、天河水穴实行清胎毒推拿疗法;
(6)愈脐胎毒清Ⅰ型加益黄宝乳膏外敷涌泉穴。以上疗法可单联使用,也可双联或多联使用;

新生儿黄疸防治,中医防治越来越受重视

图6

特色之二:清胎毒治疗法:意义在治已病,防止胆红素脑病,为时未晚
(1)愈脐胎毒清Ⅰ型加益黄宝乳膏外敷脐部(脐未愈合禁用)或涌泉穴;
(2)愈脐胎毒清Ⅲ型加益黄宝洗液外敷脐部或涌泉穴;
(3)益黄宝乳膏对新生儿上肢的脾穴、肝穴、胃穴、天河水穴实行清
胎毒推拿疗法;
(4)益黄宝乳膏对新生儿腹部实行摩腹疗法; (5)用益黄宝洗液沐浴。
以上疗法可如上选单联或双联或多联使用,详情见产品使用说明书。

新生儿黄疸防治,中医防治越来越受重视

图7


新生儿黄疸防治,中医防治越来越受重视

图:同天乐官方自媒体矩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黄疸   新生儿   胎毒   天河   中医   胆红素   上肢   西医   副作用   疗法   重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