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疼痛难忍,医生为何那样喜欢用四妙散加治疗?这个科普很详细

痛风疼痛难忍,医生为何那样喜欢用四妙散加治疗?这个科普很详细

要想远离痛风反复发作的烦恼,你必须改掉下面三点

第一点: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是痛风发病的主要病因:

有粉丝确实问过,脾胃不好能导致痛风。

我想对于这个观点,就不做再怀疑了,不管是脾胃先发生问题,还是其他疾病或脏器秧及导致,尿酸高的最始动因素,就是因为脾胃运化失司,导致脾之升清降浊功能异常,水谷精微运化和输布出现问题,水湿内停,湿聚郁久化热,湿热下注流注于关节筋骨组织,发为痛风。

导致脾胃不好的原因,比较主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当今之人的饮食习惯(尤其是男性)太过嗜食辛辣肥甘厚味醇酒,一两次还行,频繁如此,则会耗损脾胃之气,导致运化失司,则聚湿生热。

另一方面,是本来就脾虚,再加上恣食辛辣肥甘,脾运呆滞,食滞不化为精微,反导致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湿热痹阻经络关节发为痛风。

所以,脾胃健运失司,酿生湿热,所导致的热痹的内在病因,和现在的西医认为的嘌呤代谢紊乱的部分原因,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第二点:肾脏蒸腾气化功能障碍,湿浊排泄不畅,是痛风致病的病理基础。

这个解读,与西医认为的90%的尿酸高和痛风患者存有(或并发有)尿酸排泄障碍的观点惊人的相似。

在水液代谢过程中,各个脏腑器官所形成个浊液(其中就包括尿酸),需要借助于下焦的水道输注到肾,在肾的气化蒸腾作用下,分清泌浊,开阖有序,就像西医解读的大部分营养物质、蛋白质、尿酸等通过肾小球滤过和重吸收过程,对人体有用的作为中医中的“清”而重新吸收进入人体而重新参与代谢,这叫分清(或升清);对人体没用的,像二氧化碳、含氮化合物、部分尿酸等,溶解在尿液里,作为终尿而排出体外,在中医里这叫“泌浊”(也叫降浊)。

但是,惟有肾的阴阳平衡,这个气化蒸腾作用才能正常发挥,肾气一旦受损,不管是肾阳亏还是肾阴亏,都会导致升清降浊功能,浊阴不降,对于痛风,就是尿酸排泄障碍,而留在体内,导致尿酸高,结晶沉淀在关节、肾脏等处,发为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性肾病等。

所以,对于痛风的致病原因,除了饮食不节导致的脾运不健的因素外(其实就是嘌呤代谢异常导致的尿酸生成过多),更主要的原因(约90%的患者)主要责之于肾脏的降浊功能异常(尿酸的排泄异常)。

再者,我们还要知道,脾运不健和肾的蒸化开阖功能异常,还存在互相影响,脾运不健日久可导致肾的蒸化开阖功能异常,而肾的蒸化开阖功能异常日久也会导致脾运不健。

其实这就是先天不足导致后天不足,而后天不足也会导致先天不足的关系。最终脾肾皆伤,导致病邪窃据体内,痛风反复发作。

介绍到这里,你可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西医认为痛风的致病原因是因为高蛋白高嘌呤饮食(因为通常高蛋白饮食就意味着高嘌呤饮食,很难将二者严格的分开),以及肾脏排泄尿酸障碍导致的高尿酸血症的机理不谋而合。

第三点:外感风寒湿邪是痛风发作的诱因

虽然痛风的内因在于脾肾亏虚,降浊功能异常而导致体内湿热内聚,但外感毒邪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因为每次痛风发作,不是在前晚的饮食不节(饮食、深入鱼虾海鲜等)发作,就是痛风患者不小心受到风寒湿邪侵袭而诱发。

比如金元时期,不管是李东垣认为的痛风内因是嘘嘘,还是朱丹溪认为的痛风石血热,都认同了痛风内因的重要性,以及外协触发,内外合邪的致病观。

而清代医学家林佩琴认为的“足心为少阴肾经涌泉穴所注,足心及踝骨热痛者,为肾虚湿着”,

强调了肾虚为痛风致病内因,复感湿邪,则湿邪循经流注于足心和踝关节发病,解释了足心和踝关节的好发部位。

痛风疼痛难忍,医生为何那样喜欢用四妙散加治疗?这个科普很详细

为什么加味四妙散,是治疗急性期痛风的最常见中药呢?深度解读

从上面的分析,如果一个中药,能针对性的同时改善脾失健运、肾蒸腾气化、清除外邪侵害,那这个中药,就可以成为痛风急性期的通用方,就像朱丹溪上中下痛风通用方一样,在所有的中药中,四妙散(丸)在古今中医用于治疗急性期痛风的最为常见,甚至比丹溪上中下通用方还多。

这里面有着什么高深的道理吗?我们先从四妙散的发展历史说起。

朱丹溪,作为中医滋阴派创始人,确实很厉害,同时还是痛风这个疾病的发起人,朱丹溪痛风上中下通用方就是他的,治疗湿热蕴结或痛风初期的四妙散其实也出自他手。

先来说二妙散,原名苍术散,在于元代危亦林所著《世医得效方》,后来朱丹溪在《丹溪心法》里改为二妙散,由苍术、黄柏二药组成;苍术,辛、苦、温开,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解表邪的功效;而黄柏,苦、寒沉降,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特别擅长清除下焦湿热如脚气、足踝部痛风急性发作等。

到了明代,医学家虞抟在二妙散基础上增加了牛膝,牛膝,苦苷酸,具有活血通经、滋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的功效,不但增强了清利湿热功效,而且让二妙散增加了补益肝肾的功效——痛风人的内因难道不是因为肾脏蒸腾气化功能衰弱导致的吗?这是四妙散的妙处之一,三妙散比二妙散的清热利湿效果更强,所以能够调理两脚麻木、或更为严重的活络之热(热更盛)。

到了清代,医学家张秉成在三妙散基础上,又添入一味薏苡仁,这就成了四妙散。我们知道薏苡仁,甘淡微寒,具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的经典药物。

这样,四妙散就成为专注清解湿热下注、滋养肝肾、强筋骨、健脾、利湿的药效平和的经典方剂。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疾病特点——

痛风在急性发作期,主要是病患关节红肿热痛,可伴有身体乏力等,痛风年头长的还会有排尿困难、血尿等,这是因为高尿酸血症长期持续伤及肾脏引起的,这就有最初的病患关节红肿热痛的实证,进展为伤及肾脏的虚证——肾虚。

病患关节的红肿热痛,可以归结到中医湿热的实证范畴,但到了排尿困难、血尿时期,则已经到了由实至虚的虚实兼杂阶段。

高尿酸血症形成的尿酸结石,则是从湿热蕴结进展到痰浊阻滞的更进一步表现。

痛风疼痛难忍,医生为何那样喜欢用四妙散加治疗?这个科普很详细

再进一步,中医根据西医对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临床表现、病因和理化指标的相关研究,结合中医脏腑辩证、六淫、七情等病因、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等病机相结合,认为高尿酸血症进入到痛风性肾病阶段,其病因病机与饮食不节、七情内伤、湿热瘀阻、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亏虚、浊毒瘀结、瘀浊内停及脾肾升清降浊功能紊乱密切相关。且可以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互相转化,最后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理特点。

反过头来,我们看看四妙散能不能针对痛风急性期的“痰湿热痹阻、脾肾亏虚”的外在表现,起到令人信服的作用。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四妙散中黄柏长于清利下焦,性利下而祛湿,主入肾经,能清泻相火,可用于治疗阴虚火旺、湿热痹阻的症状,作为君药。

苍术,燥湿,而脾虚正是因为喜燥恶湿的脾遭遇湿困而虚,所以苍术能健脾,健脾土可以治水,则水湿内停的痰饮以及外溢的水肿,就非苍术来补益脾胃燥湿化痰不可,可为臣药。

薏苡仁,利水消肿,健脾补中,可导利湿热从小便泻出,为佐药。

牛膝,可以引药下行,与黄柏一样都有沉降趋下之性,同时还可以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特别擅长用于关节疼痛,配合前三味,可兼补脾肾、利尿通淋,为使药。

虽然四妙散既能治疗痰湿热痹的标,还能调理脾肾亏虚的本,但仅仅依靠主方还不够——

挑一肝脾肾的力度似乎不够,所以临床常加黄芪、土茯苓、萆薢等强化清解湿热利湿,健脾滋肾的功效,黄芪是最著名的补药,味甘性平温,有补气升阳、利尿、脱毒排脓生肌的功效。土茯苓,味甘淡性平,有除湿、。通利关节、解毒的效果,抗炎镇痛效果明显,可缓解痛风性关节炎症状。萆薢味苦性平,有利湿去浊、祛风除湿的效果可降低血尿酸、减低血肌酐,减轻肝脏负担,保护肾脏作用。急性期萆薢的用量可大。

当然,在临证过程中,还可以患者的实际情况加减治疗——

如果热毒较盛,可以加连翘、忍冬藤、栀子来清热解毒;

如果关节肿痛明显,可以加络石藤、徐长卿、威灵仙、延胡索等通络止痛;

如果病情严重、病程日久的,出现邪气久羁、气滞血瘀、痰瘀胶固、经络闭塞的,就不是草木药可以解决的了,这时可以加入血肉有情之品的全蝎、蜈蚣、地龙等通络透邪、止痛;

如果疼痛偏于上肢关节,可加入桑枝、威灵仙、片姜黄等;

如果疼痛偏于下肢的,则可加独活、防己、豨莶草、海桐皮等;

如果瘀血明显的,则可加入桃仁、红花、泽兰、益母草、鸡血藤,以活血化瘀。

如果有热盛伤阴的,可以加入麦冬、知母、石斛、生地来滋养阴液治疗。

今天的科普就这样了,有点长,感谢阅读。明天我们详解一个用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急性期的医学对比研究。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风不会犯,远离痛风石。


一年多的头条科普,与粉丝沟通得越多,就逐渐把科普重心放到了代谢病尤其是痛风这个疾病上,是因为感同身受的深刻体会到痛风者的喜怒哀乐。所以姜医生在2022年有个愿望,想招募1000位多年痛风患者和我一起正确降尿酸远离痛风桎梏,可以一对一解答。想报名的可关注 @中医姜医生聊痛风 后私信回复“报名”留言。


本文参考文献(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1.2017年第34期《中国国药导报》邓成龙等文章《基于“靶态辩证”分析四妙散加减对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作用》。

2.2019年第4期《现代中医药杂志》宗晓明文章《四妙散在湿热证痛风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给高高在上的“六高之人”:

高尿酸/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体重

送上觉得有点用方法想用用的温暖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黄柏   痛风   苍术   燥湿   尿酸   内因   脾胃   湿热   肾脏   关节   疼痛   医生   喜欢   详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