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个子矮,是“矮小症”还是“发育晚”,用3个方法就能辨别

你是否经常因为自己家孩子,比同龄孩子个子矮,而感到苦闷?

看到别人家孩子,长得又高又壮,而自己家孩子,不是又矮又瘦,就是“小胖墩儿”,每天看着又气又恨,但自己却无能为力。

有人说:孩子还小,以后还会长的,那谁谁谁,二十多岁上大学的时候还长了10公分,还有那谁谁谁……

当然,不排除有些孩子“发育晚”,18岁以后还会继续长高,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我们首先应该怀疑孩子是不是“矮小症”,如果排除了这种病症,那基本上就不需要太担心了。

目前,我国儿童矮小症并发率约3%,所有矮小人群中,需要治疗的4~15岁患儿,大约有700万人,但每年真正接受治疗的患者,不足3万名。

这个数据说明了,大多数家长根本没有意识到“矮小症”的危害,或者是对“矮小症”认识不足。

调查显示:90%的矮小症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抑郁、内向等心理或行为障碍,未来可能影响到升学、就业和婚姻。所以,作为家长,应该严加注意孩子的身高变化,早干预早治疗。

如何才能发现孩子是否得了“矮小症”?

1、对照标准身高表

如果你发现自己家孩子,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那就要引起重视。

给孩子测量身高时,应该让孩子不穿鞋子,身体靠墙站直,取脚后跟到头顶之间的垂直距离。

孩子个子矮,是“矮小症”还是“发育晚”,用3个方法就能辨别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主要检测3~15岁的孩子,因为3岁以下的孩子,还处于发育不稳定时期,而且是快速生长期,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15岁以上的孩子,身高基本上趋于稳定,而且就算发现了有问题,治疗的难度也会非常大。

2、检测生长速度

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化差异,生长发育的曲线速度不同,通过标准数据参考,也会存在误差。所以,定期检测孩子的身高变化,观察生长速度,如果发现孩子低于正常水平,就要怀疑是否存在生长障碍。

0~3岁:是人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平均一年长高7厘米;

3~9岁:生长速度相对恒定,平均每年长5厘米左右;

9~15岁:最后的长高阶段,平均每年长6厘米左右。

如果你的孩子在某个阶段,几乎一年都没有增长,说明身体已经出现问题。

孩子个子矮,是“矮小症”还是“发育晚”,用3个方法就能辨别

3、测孩子的骨龄

骨龄是以儿童青少年骨骺实际发育程度,同标准发育程度进行比较,从而得到的一种发育年龄。

这种检查需要到医院去做,检查方式为“拍片”。如果孩子身材矮小,但骨龄差在两岁之内,属于正常范围;骨龄落后于年龄2岁以上,则认为骨龄异常落后,有可能存在生长障碍,需要尽快带孩子去儿科内分泌门诊。

矮小症危害大

一、影响生活、学习。矮小患者在生活上面临着众多困难。同时常常受到同学的歧视和嘲讽,导致孩子对课堂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

二、影响心理健康。孩子因为矮小常常会受到同学以及同龄孩子的嘲笑,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自卑、自闭、孤僻等。

三、影响未来前途。矮小症打破了所有的期想,因为矮小许多职业将孩子拒于门外,对孩子的未来职业构成巨大的威胁。

孩子个子矮,是“矮小症”还是“发育晚”,用3个方法就能辨别

四、内向及情绪不稳定。因为身材矮小,90%以上的患儿有较为强烈的自卑心理,缺乏自尊,其情绪易受内外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个子矮是很多孩子的心结,家长和朋友一提到身高的问题,立刻会触动孩子的敏感神经,让孩子身心受到重创!

五、社交障碍。学龄期患儿,由于矮小,怕遭同学讥笑而耻于与人交往,产生压抑退缩而变得孤立、离群,在集体生活和社交能力方面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同学之间关系较差,并时有违纪行为,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响学习。

六、抑郁自闭心理。矮小儿童由于自卑的心理不愿与人交流,导致内心承受的压力无法宣泄、意愿无法表达,然后产生自闭,进而发展为抑郁。抑郁障碍可能导致孩子在青春期或成年后焦虑发作或躁狂发作。

如果你发现孩子存在“矮小症”的可能,一定要带孩子去正规医院进行专业诊断。医生会根据体格检查、骨龄测定、内分泌功能检测,来分析患儿导致矮小症的原因,并且给予科学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5

标签:矮小   孩子   自闭   个子   自卑   抑郁   生长   障碍   身高   速度   儿童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