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感是童年创伤最严重的后遗症~不要做以爱为名的恶魔父母

在与上百孩子的故事中,你会感受到各种伤害,尽管你非当事人,却也能感受的来自心脏的颤栗与毛孔紧张导致的汗毛竖起来的麻酥寒冷的感觉。

当某个人是儿童虐待或漠视的受害者,就会莫名升腾起一种愧疚羞耻感,它会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自信心、自尊心、身体意象,到理解并共情他人的能力、经营亲密关系的能力、做好父母的能力,再到工作能力、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以及关心自己的能力。

无数的个人问题都可归咎于羞耻感,这其中包括:

。自我评判和自我责备;

。自我漠视;

0自毁行为(如使用食物、酒精、毒品或香烟虐待自己的身体;自残;易出事故等);

。自我破坏行为(如与自己爱的人挑起争吵或打架等);

。完美主义(怕别人发现自己的失误);

。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美好的事物;

。相信别人真正了解自己后会不喜欢或讨厌自己;

。讨好他人;

。对他人非常挑剔(试图摆脱羞耻感);

o暴怒(时常与他人发生肢体冲突或路怒);

。反社会行为(违法乱纪);

。通过受虐或施虐行为重复虐待循环。

我们姑且把这类经历创伤性过程的人称之为受害者。

儿童虐待的受害者通常会被自身的经历所改变。这不仅是因为他们遭受了创伤,还与他们自觉丢失纯真、尊严并背负着沉重的羞耻感有关。

儿童情感虐待、身体虐待和性虐待造成的羞耻感足以压垮受害者,甚至会决定受害者的性格,并阻碍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他们的心智会一直停留在受害时的水平,而他们在余生也会不断地重复虐待行为。

羞耻感是各种虐待的核心,它深深地贯穿于施虐者和受害者的行为中。

羞耻感以多种方式驱使着虐待循环。

这就解释了那句广为流传和认同的话:我终于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它使曾经的受害者不相信自己值得被关爱、善待和尊重,从而导致他们一直停留在虐待性的关系中。

羞耻感会使曾经的受害者认为自己活该被轻视和蔑视。这让人感到很无助和挫败,如同深陷沙漠中的绝望。

羞耻感会让人羞辱、贬低自己的伴侣或孩子。

施虐者通常是父母的角色,靠施虐来摆脱自己的羞耻感。

羞耻感会导致人情绪失控,激起愤怒并引发虐待行为。

童年时期受虐带来的羞耻感几乎总是一种或多种方式体现出来。

羞耻感会导致受害者用以下方式虐待自己:充满批评的自我对话、滥用酒精或药物、不良的饮食模式,以及其他自虐行为。

据报道,在因滥用药物而接受治疗的人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曾在童年时期遭受虐待或漠视。

羞耻感会导致受害者做出只有受害者才会做出的类似行为,即期待并接受常人无法接受的虐待行为。

在受虐妇女收容所中,有90%的女性说她们在童年时期遭受过虐待或漠视。

羞耻感会使受害者产生施虐倾向。在童年时期遭受过虐待或漠视的人中,大约有30%会虐待自己的孩子。

曾经一个我的孩子,他的家庭很富裕,可是却有暴力倾向,经常仗势欺人,欺负同年龄的小伙伴,在与这个孩子的相处中得知,孩子稍有令父母不满意的地方,父母便是动辄辱骂鞭打,紧接着就是各种满足各种哄宠惯,孩子那么小,哪里分辨出正确与否,渐渐以为这就是正确获取伙伴关系的打开方式,最后父母更是以这种变本加厉的恶性循环方式与孩子相处。

哪里有孩子彻头彻尾的坏和原始的恶疾,都是来源于后天的“馈赠”,当看到孩子身上有各种闪光点给予肯定的时候,孩子有一个多月没有犯过事,孩子说他的父母从来没有表扬过他,即便是表扬也是那种“你是我的宝贝儿,亲爹亲妈都是为了你啊”等等,孩子说他听的都恶心。

后来与孩子父母深度接触,才发现是真真的具有人格障碍,母亲对待孩子喜怒无常加无原则溺宠,父亲从小就打架,他的父亲也从小打他,而他就是靠打架混的现在比较厉害,而且以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遇到敢欺负你的就打,孩子可想而知一言不合就开打,直到约束不了了才想到求助。

其实孩子怎么可能不懂不知不识?孩子在伙伴里面内心羞耻感是缺乏的,当正当行为得到认可鼓励的时候,孩子的愧疚羞耻感扑面而来,孩子愿意得到被认同,被看到存在,并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羞耻感是童年创伤最严重的后遗症 不要做以爱为名的恶魔父母

可是当接收到来自父母循环性行为时,孩子精神世界又将迎来不被信任的攻击,以往的防御机制就会自动弹出,其实要制裁的真正是父母本身的行为,力图改变认知度的前提条件一定是感受到了来自生活的报复,所以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有缘的父母和孩子都有所感悟和收获。

虐待分为精神虐待与身体虐待,也就是精神暴力(语言暴力和冷暴力)和行为暴力(家暴),通常两者并存的可能性会更大。

再次强调虐待行为的遗传性,而如何直面因隐藏深植内心的羞耻感,它给生活带来的各种问题,的确不是一篇文章所能论述和解决的。

那么,该如何克服因遭受虐待产生的羞耻感呢?对此不是束手无策。

而进行求助!求助!寻求帮助,寻求心理干预,寻求多路径的探索,通过专业咨询师的引领进行自我成长,让自己的世界变得透彻清晰起来。

教你用一双不同的眼睛看世界,不被“我低人一等、残缺不全、毫无价值、不值得被爱”的观念所蒙蔽的眼睛。

拥有一个具有意志和精神的新世界,从过去造成的阴影里走出来,培育爱人和被爱的能力,接受尊重与赞赏,拥抱属于自己的温暖,追求幸福的权利,让幸福环绕。

人生很长,在于截止苦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羞耻感   童年   父母   后遗症   受害者   创伤   恶魔   暴力   时期   自我   能力   方式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