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下肢发凉”,二百余剂中药搞不定,我只需要三剂

有个人,说他双下肢发凉3年时间了,这期间补肾壮阳、益气和血等中药,至少有二百余剂了,但是一点用都没有,这是什么原因,又该咋办?

“双下肢发凉”,二百余剂中药搞不定,我只需要三剂

中医是如何看待双下肢发凉的?

1、双下肢发凉——阳虚

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犹如自然界的太阳,阳气亏虚,身体内部环境就会处在一种“寒冷”的状态,双下肢就会非常怕冷。

“双下肢发凉”,二百余剂中药搞不定,我只需要三剂

2、双下肢发凉——脾虚

脾虚,气血生化不足,肌肉就得不到充足的滋养,阳气,无法通过血液来温煦四肢,这个时候,就可能下肢发凉。

“双下肢发凉”,二百余剂中药搞不定,我只需要三剂

3、双下肢发凉——淤血

血为气之母,血属阴,气属阳,阳,离不开阴,血流到哪儿,卫气跟着输布到哪儿,血液流不到的地方,气的输布也随之欠缺,淤血阻滞于内,严重影响血液的运行,自然也就影响到了卫气的输布,从而双下肢发凉。

“双下肢发凉”,二百余剂中药搞不定,我只需要三剂

4、双下肢发凉——肝郁

肝气舒畅,一身气机升降正常,肾阳的升发才会顺利,反之肾阳升发受阻,自然双下肢发凉。

肝郁日久,木克脾土,损及脾胃,脾胃不能运化输布水谷精微给肾,这就导致肾精不足,肾精亏耗,肾阳拿什么升发呀?

“双下肢发凉”,二百余剂中药搞不定,我只需要三剂

那么,这个双下肢发凉的病人,是什么问题呢?

病人双下肢发凉,冷感向上至腰部,向下则冷至足心,如赤脚立在冰上面,寒冷彻骨,同时伴有下肢麻木,痒如虫行,小便余沥与阳,身体健康,面部丰腴,两目有神,睡眠不佳,且多乱梦,而时心烦,容易汗出,舌尖红如杨梅,脉来又数。

所以,判断是阴虚于下而心火独旺于上之证。

“双下肢发凉”,二百余剂中药搞不定,我只需要三剂

方:黄连,黄芩,白芍,阿胶,鸡子黄,以水三碗,先煮三物,取一碗,去滓,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分2次下。

为什么不用四逆散呢?

《伤寒论》第303条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说明水火阴阳不相交通的治则。

“双下肢发凉”,二百余剂中药搞不定,我只需要三剂

此证因心火上炎,无水以承,是以心烦少寐、多梦汗出;火盛于上,阳气不能下达,使下肢不得阳气之温,上下阴阳不相顺接,是以为厥。

四逆散疏气通阳而不能泻上盛之火,是以服药无效,乃疏下方。

3剂后,病人下肢寒冷麻木之感逐渐消退,心烦、汗出、失眠多梦等,均有明显好转,小便余沥和阳也有所改善。

“双下肢发凉”,二百余剂中药搞不定,我只需要三剂

我看他舌红赤而少苔,脉弦而微数,方:

黄连,阿胶,黄芩,白芍,鸡子黄,牡丹皮,煎服法同前。

随访一年,没有复发。

黄连、黄芩——直折心火,导火下行而交于肾水;

鸡子黄——甘寒以润胃;

芍药——酸收以交阴阳;

阿胶——甘温以滋血,合黄连则滋补而不腻;芩连得阿胶、鸡子黄清热而不燥。

牡丹皮——清热凉血,治血中伏火而除烦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牡丹皮   白芍   黄芩   心火   阿胶   阳气   黄连   下肢   心烦   阴阳   中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