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深度(62)探迹西山:金八大水院之双泉寺

接上篇“茶棚遗址与宝胜仙桥”。从满井村西茶棚出发,继续沿慈善寺进香古道前行,一路下坡,已看不出古道的遗痕,代之的是沿途单调乏味的水泥大道。


北京深度(62)探迹西山:金八大水院之双泉寺


一路来到双泉村,村口又见到那座万善桥,多年前翻越西山,从南马场水库沿小路出来路经于此,水嫩嫩的天气,拍摄的万善桥至今仍散发着灵气!


北京深度(62)探迹西山:金八大水院之双泉寺


北京深度(62)探迹西山:金八大水院之双泉寺


万善桥始建于金代,初名双泉桥,只是专供金章宗驾临双泉寺的一座木桥。明弘治年间,重修双泉桥,改为石桥。清光绪年间,青龙山福惠寺主持刘诚印,再次重修双泉桥。重修后的双泉桥,呈曲线优美的拱形结构,桥名也由双泉桥改为万善桥。所谓“万善”,应是佛教求善的至高境界!


北京深度(62)探迹西山:金八大水院之双泉寺


北京深度(62)探迹西山:金八大水院之双泉寺


在这深山僻静之处,端详着这座历经沧桑的古桥,青石栏外的“万善桥”三个大字清晰可见。弯弯曲曲的拱背,宛如驼背,尽管在没有灵气的季节里略显沧荒,但依然保持着一种彩虹横空出世的气度!


北京深度(62)探迹西山:金八大水院之双泉寺


万善桥北,两株高大的古柏中间,一尊石佛造像立于金色琉璃瓦的佛龛中。旧时每年阴历三月十五,双泉寺香火旺盛,人们经万善桥到双泉寺上香,然后一路向西,去天泰山慈善寺朝拜。法力无边的接引佛手持莲台,总是在万善桥头接引众生!


北京深度(62)探迹西山:金八大水院之双泉寺


拜过桥头石佛造像,进到村里打探着双泉寺的去向,爬上山坡,双泉寺在村的西北,仔细看有路标指引。双泉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但直到成为金章宗双水院行宫时,这座饱经沧桑的古刹才名声大噪。


北京深度(62)探迹西山:金八大水院之双泉寺


溪水潺潺的大西山,共有八座金章宗的行宫,被称为西山八大水院,双泉寺是其中之一,名“双水院”。金章宗是个在金代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尤其是他的文艺情怀,堪与唐后主及宋徽宗相提并论。酷爱山水的金章宗,看中了双泉山的旖旎风光,遂重修双泉寺并作为自己的行宫。


北京深度(62)探迹西山:金八大水院之双泉寺


双泉寺曾几度兴废。明宣德二年(1427年),双泉寺奉旨与大能仁寺弘善妙智国师为下院;成化五年(1649年)赐名香盘禅林;嘉靖元年(1522年)重修,并立碑作记;清光绪年间再次修缮,近代曾一度为生产大队的队部所在。


北京深度(62)探迹西山:金八大水院之双泉寺


北京深度(62)探迹西山:金八大水院之双泉寺


2010年,北京灵光寺方丈常藏大和尚来此重兴道场,当时的建筑大部荒废,仅余清碑二方,塔铭一块,石佛造像两尊。历经三年修建落成,并使有着悠久历史的双泉寺重见天日!


北京深度(62)探迹西山:金八大水院之双泉寺


北京深度(62)探迹西山:金八大水院之双泉寺


遗憾的是疫情期间寺门不开,但好像也没有多少想闯进去的冲动!宗教建筑大同小异,尤其一切皆是新建之物,已看不出多少古韵沧桑的味道。只好顺着寺外慢慢地游览,寺前广场及寺门一新,两只大铁狮威风凛凛,佛旗与五星红旗共舞,墙壁展板诉说着这座千年古刹的旧貌新颜!


北京深度(62)探迹西山:金八大水院之双泉寺


北京深度(62)探迹西山:金八大水院之双泉寺


双泉寺因双泉而名,相传古时双泉山丛林茂密,山间有一条深谷沟壑,叫做黑龙沟,有两股清泉从山林间涌出,一为阳泉,一为阴泉,一年四季长流不断,在黑龙沟中段合二为一,双泉寺就坐落在这双泉汇合处!


北京深度(62)探迹西山:金八大水院之双泉寺


双泉村到慈善寺,只隔着一道山岭,停车场一侧的山间小道,看到不断有游人下来。双泉寺地处慈善寺进香要道,昔年双泉寺前设有茶棚,过往香客及行人,可在这里喝上一杯清香的双泉茶!


北京深度(62)探迹西山:金八大水院之双泉寺


眼看时间将晚,只好把游览慈善寺作为下一次的行程。一切皆有缘分,佛自在心中。能亲眼见证当年金章宗来过的这个地方,并了解这段历史情怀足矣!顺黑陈路,到达黑石头村返程。


北京深度(62)探迹西山:金八大水院之双泉寺


寻迹双泉寺,门闭寺不开;

猎猎塞马疾,金帝入梦来!


北京深度(62)探迹西山:金八大水院之双泉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西山   石佛   造像   古刹   行宫   大水   山间   古道   桥头   灵气   北京   慈善   深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