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扼杀孩子的好奇心了

我们是支持你的

人活着的目标就是快乐地生活。 要定位孩子不同的人生阶段,必须从孩子现在的生命需求开始思考,这才是父母要留心的教育重点。因为人生的成就本是依赖每一个不同阶段的学习累积而来的,没有人可以跳跃成长。现阶段失去的,在未来某一段的人生里,总要补回来。我们就不要再打击孩子的心灵了,以正确的心态来对待他们。

孩子的父母最重要的工作不是赚更多的钱,而是尽快寻找专家,协助检视自己成长过程的哪一个阶段出现了问题。 从内在的觉悟去了解,将受伤的心灵修补后,才有能力用新的智慧协助孩子活出自信。

不要再扼杀孩子的好奇心了

父母应该允许孩子自由地探索和研究。如果你经常说 “不”或“不许碰”,孩子就会失去探索的勇气和热情,他 甚至会认为好奇是个不好的品质。相反,如果改变家庭的环境,让孩子自由地去探索,那么他的探索精神就会最大限度地实现发挥

11岁的小杨是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小杨学习从来不主动,总是靠人监督,平时与小朋友游戏时也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老师的评价是,“小杨对人、对事不感兴趣 比较冷漠,问话时一语不发,为此小杨的父母很着急,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一天小杨的妈妈回家刚打开门,就听见厨房里传来一声杯子破碎的声音。妈妈急忙跑进厨房,看见小杨正拿着扫帚手忙脚乱地收拾着,地上满是玻璃碎片,水和摔碎的鸡蛋流了一地。看着一地狼藉的样子,妈妈问道: “你在做什么,是饿了吗?”看见妈妈进来,小杨小心翼 翼地说:“不是,妈妈,我是怕你责怪我,所以一着急才 打碎的。妈妈询问后才知道,原来小杨看见书上说:用玻璃杯盛满清水,拿一个鸡蛋放进杯里,然后把食盐一点点往杯里放,并且用筷子搅动,刚开始沉入杯底的鸡 蛋,就会慢慢地浮到了水面上。听完儿子的话,妈妈笑 着说:“我明白了,原来你在做“鸡蛋浮起来了’的小实验啊。你的想法很好,妈妈支持你这样做,现在我们一 起重新做一遍怎么样啊?”

听妈妈这样说,小杨立马欣喜地动起手来。随着盐的增加,鸡蛋浮到了水面上,小杨高兴地叫起来:“浮起来了,浮起来了!”随即,妈妈给小杨讲了水里加入盐后 浮力增大的道理,还告诉他在水里放入其他东西溶化后也可以使浮力增大。这以后,小杨常常会给父母演示一些科学小实验。

父母往往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糟糕的是,你以 为孩子是个空桶,给什么,装什么;孩子是张白纸,画什么,是什么。进而忘记了,孩子是一个有个性、有思想、有追求的主体。他们的个性、思考能力,以及对未知世界追求的欲望和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爱迪生什么大学也没有上过,小学也总共上了三个 月。爱迪生的老师就是他的妈妈南希。南希看到爱迪生特别喜欢物理、化学,就买了本《派克科学读本》给他。 这是当时的一本著名书籍,里面讲了许多物理和化学实验,有简单扼要的说明和详细的插图。小爱迪生更加入迷了,凡是能够做的试验,都要自己做一做,做不成就不罢休。

不要再扼杀孩子的好奇心了

爱迪生不厌其烦地努力,反复实验,不断地总结教 训,终于登上了科学的巅峰,发明了电灯,发明了留声机 ,发明了电影放映机,完成了1300多项发明,成为举世闻名、令人敬重的大科学家。

父母应该对孩子有创造性的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尽可 能让孩子经历成功的喜悦和体验,产生“自我激励”的心理状态,提高自信心。这样,在父母的鼓励下,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还能锻炼他的动手能力,以及应对挫折和失败的韧性,这些都是考试成绩无法带来的。

由此可见,培养一个孩子的创造力是很重要的,以下几个方面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十分重要。

(1)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好奇是幼儿的特性之 一,是探索知识奥秘的动力。好奇心越强,想象力越丰富, 创造性就越高。孩子对许多事情都感到好奇,凡事都想弄个明白。手电筒为何发光?不倒翁为什么推不倒?孩子想要弄明白,会把手电筒和不倒翁拆开。父母千万不能指责、制止。孩子平时动这碰那,全是好奇心所致。好奇是探求、 创造的动力源。

不要再扼杀孩子的好奇心了

(2)让孩子具有创造性思维。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 候,要善于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求知兴趣。 要放手让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给他尝试的自由。即使孩子做错了,也要因势利导,让他不怕失败,勇于进取。

不要再扼杀孩子的好奇心了

(3)多和孩子沟通。父母可以找一些通俗有趣的故事和童话多念给孩子听并讨论其中的情节。 孩子的脑子像是一部录音录像机,你若注意教他语言和思考,让他聆听好的作品故事,讨论故事的情节,他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一定会有惊人的提高。

不要再扼杀孩子的好奇心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爱迪生   浮起   好奇心   孩子   浮力   好奇   鸡蛋   父母   能力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